朱立萍
摘 要:前几年,欧美等国家频繁对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采取“双反”贸易调查政策,给整个光伏产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在经历了2012年重新整合洗牌之后,我国光伏出口开始出现回暖增长态势、海外直接投资设厂、转向亚太新兴市场并呈多元化发展等新的变化。在新的变化形势下,我国光伏出口仍面临光伏产能过剩苗头显现、高端装备供应不足以及国外“双反”重新抬头等诸多新困境。本文从防止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重新陷入困境的视角,探讨如何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光伏产品;出口贸易;贸易壁垒;新困境
2011年之前,我国光伏产业在短短几年之中快速崛起,出口海外市场约占90%以上。但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欧美光伏市场需求疲软,加之美欧对我国光伏产业出口发起“双反”贸易调查,致使我国光伏产业出现雪崩式垮塌,绝大部分企业倒闭。进入2012年以后,我国光伏产业开始进入产业整合阶段,在国家光伏产业政策引导下,逐步从非完全市场化向完全市场化过渡,光伏产品出口也开始出现新的变化和面临新的问题。当前,如何防止光伏产业出口再次陷入困境,是摆在我国政府和光伏企业面前的问题,这对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发生的新变化
(一)光伏出口急剧下滑但具有明显的回暖态势
受全球经济深陷低迷以及美国、欧盟先后启动“双反”贸易调查影响,自2012年起我国光伏产品出口贸易额出现急剧下滑,在2013年受国际市场复苏及日本、韩国、越南、印度等亚洲市场迅速发展带动作用下,我国光伏产品出口贸易开始出现回暖上升迹象和态势。2012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贸易额为233亿美元,同比下降35%;2013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仍在缩水,但开始出现新的复苏迹象,出口贸易额约123亿美元,同比减少17%。其中,亚洲光伏市场需求代替欧洲成为我国光伏产品出口第一大海外市场,约占出口贸易额的45%,而欧洲则从原来的70%下降为30.26%。2014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达162亿美元,同比增长31.7%;2015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达156.3亿美元,同比下降3.6%;2016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为140亿美元,同比下降10.4%。
(二)光伏出口转向亚太新兴市场并呈多元化发展
我国对欧美等传统光伏出口市场份额持续下降,亚太新兴市场国家呈高速增长态势,成为我国光伏出口的主要市场,光伏出口从单一的依赖欧美市场逐步演变成亚太、中西亚、南非和非洲等全球多元化市场格局。从国际市场结构分析,2016年,光伏出口日本、印度、中国台湾、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贸易额为84.14亿美元,约占光伏出口海外市场的60.1%,而欧美传统市场出口贸易额比重由过去的70%左右变为30%以下。从出口国家市场分析,2016年,日本、印度和美国位居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市场前三位,其出口贸易额分别为26.88亿美元、25.06亿美元和13.72亿美元,分别占出口贸易总额的19.2%、17.9%和9.8%;其次,是中国台湾、韩国、马来西亚、荷兰、泰国、澳大利亚和巴西,分别占出口贸易额的7.8%、5.3%、4.6%、4.4%、2.9%、2.5%和2.4%。其中,2016年,巴西光伏出口市场增幅最大,同比增长832.1%;其次是马来西亚和印度,分别同比增长132.2%和79.9%;而日本和美国光伏出口市场下降最快,分别同比下降28.4%和24.8%。
(三)为减少或规避贸易摩擦负面影响在海外直接设厂
伴随我国光伏出口频繁遭受海外市场的贸易保护调查,我国光伏出口一度受阻。为进一步减少或规避“双反”贸易调查等摩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光伏企业紧抓“一带一路”机遇拓展海外市场,向沿线国家输出清洁能源技术,助推沿线国家电力发展,积极开拓东南亚、非洲、南美和中西亚等新兴市场光伏产能国际应用合作,在海外直接投资设厂,加速光伏“走出去”步伐,提升我国光伏产业在全球的国际竞争力。据商务部对外直接投资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晶科、天合光能、阿特斯、昱辉等光伏企业在海外投资直接设厂涉及马来西亚、印度、巴西、智利、土耳其、巴基斯坦、泰国、波兰、南非等20多个国家,已建成产能超过5GW,以规避“双反”和靠近终端市场,有效地减少了美欧“双反”贸易壁垒的影响。
二、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面临的新困境
(一)传统强国需求减少,新兴市场后劲不足
欧洲、美国和日本一直是全球光伏产品市场的领先者,但近几年,受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政治更替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传统光伏强国的国内需求正逐步减少,优势正逐步萎缩。据欧洲太阳能组织公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欧洲大陆太阳能新增装机量为6.9GW,同比下降20%;从全球太阳能迅速发展趋势来看,欧洲已不再是全球光伏产品需求的最强劲市场。然而,与传统光伏领域老牌强国需求减少相比,印度、智利、巴西、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在光伏产品需求市场上表现不稳,光伏产业发展后劲不足。2011年之前,我国光伏产业借乘全球光伏产业兴起之风获得迅猛发展,但进入2012年之后光伏出口海外市场需求却出现大幅下降。2012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贸易额同比下降35%;2015年同比下降3.6%;2016年同比下降10.4%。据彭博新能源財经预测,2017年智利新兴市场因受到电力价格暴跌、银行融资退出等因素影响,新增太阳能装机数量将下降60%。
(二)对外出口依存度高,国内市场火热但仍有障碍
我国光伏产业自诞生以来,就定位于出口海外市场,在光伏产业发展低谷时期,我国95%以上的光伏产品用于出口,基本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处于原材料和销售市场“两头在外”的格局。随着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对我国启动“双反”贸易调查,我国光伏产业遭受重大打击,对外出口贸易额在2012年开始就大幅下降,同比下降35%,但目前我国对外依存度仍较高,光伏出口产品占据了全部产品的40%。曾经,欧洲占据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市场的八成,由于我国光伏产业频繁遭受美欧等国家的反倾销、反补贴贸易调查,迫使光伏发电产品转向拓展国内市场,使我国国内太阳能发电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新问题,诸如出口过于集中于江苏、浙江和江西等省份;建设成本高、融资难、投资回收期长;并网、弃光、拖欠补贴等困境。
(三)出口市场结构波动较大,新兴市场贸易保护抬头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又频遭欧美国家贸易摩擦受阻,出口市场波动较大,新兴市场国家开始替代欧美传统市场成为最主要光伏出口目的地。2013年,由于受到美国第二次“双反”贸易调查、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光伏产品贸易预警案件,以及欧盟价格承诺限制等因素影响,我国光伏产品出口贸易额连续下滑,同比下降17%。但2014年,由于我国光伏产品转向出口新兴市场国家以规避贸易摩擦,对外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31.7%。依据WTO协议规定,我国本应在2016年12月12日被赋予“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但至今,美国、欧盟和日本仍然坚持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不愿意放弃“替代国”标准,欧盟以违反价格承诺条款为借口,取消了20多家中国光伏企业的价格承诺并对其征收“双反”税,这些光伏企业出口占据我国出口量的90%以上。据权威专家估计,近年来,我国遭受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土耳其等国家贸易摩擦案件影响,共涉及金额250亿美元,造成数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四)行业盲目扩产明显,产能过剩苗头显现
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在政府光伏产业政策激励下,各地政府纷纷将光伏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加以扶持,投资上出现“潮涌现象”,但疏忽了光伏的能源产业属性和发展规律,盲目上项目和扩张情况严重,导致产业过剩现象。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位居全球第一,装机容量分别为34.54GW和77.42GW。其中,多晶硅產量约19.4万吨,同比增长17.6%;硅片产量超过63GW,同比增长31%以上;电池片产量超过49GW,同比增长19.5%以上;组件产量约53GW,同比增长15.7%以上,并连续10年世界第一。与此同时,在我国基础设施和输电能力较弱的西部地区甘肃和新疆等省区却出现严重的弃光问题,2016年上半年,新疆和甘肃的弃光率分别为32.4%和32.1%,甚至在2015年第一季度新疆弃光率曾达到52%。另外,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6年原本已濒临倒闭小型光伏企业在订单超负荷刺激下,通过代工、贴牌等方式重新挤占国内外市场,太阳能光伏电池出口额达百万美元的企业超过400家,存在潜在的光伏产能过剩。
(五)光伏产品质量粗糙,高端装备供应不足
过去,我国光伏产品出口依靠价格低廉比较优势获得较快发展,但长远看,没有自主核心技术和高质量产品,靠打价格战并非长久之计。2015年5-6月,国家质检总局共抽查了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等13省区55家光伏生产企业55批次光伏并网逆变器产品,发现其中的14批次的光伏并网逆变器质量不合格,不合格比例高达25.4%。我国光伏产业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占据海外市场并扎稳根基,提高光伏产品质量和技术,增加供给高端光伏装备是必经途径。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布局分散,出口企业基本处于江苏、浙江、江西、上海等光伏产业规模较大省份,在对外出口贸易中以光伏电池及组件为主,忽视光伏产品制造端,高效电池、金刚线切硅片、黑硅制绒能等产品产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造成我国光伏高端设备稀少,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仍需依靠进口,光伏产业链空心化困境。
三、防止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重新陷入困境的对策
(一)加强光伏政策联动,推动光伏制造业转型升级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政策联动不足,存在与《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和光伏补贴政策要求不符的企业享受补贴、金融支持、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现象,不利于光伏产业优胜劣汰和提升市场竞争力。为促进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统筹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上下游光伏产业链的协调、国内外产业供需平衡等因素,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融资难、补贴拖欠等现实困境;应贯彻落实国家系列文件精神,加强部门联动配合,推动光伏电站、并网、税费、补贴发放等政策协同效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光伏产业兼并重组、结构调整、优化布局、优胜劣汰和开发应用等领域的基础支撑作用,推动优质品牌和质量光伏企业脱颖而出;另外,还应继续发挥行业规划统领作用,制定《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规划,统筹政策和资金资源配置,支持光伏关键工艺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引导企业加速智能制造升级,提升光伏制造核心竞争力,促进光伏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推动国内市场和海外建厂协同发展,优化光伏贸易分布格局
当前,受全球经济深陷低迷、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影响,我国光伏产业出口市场结构波动较大,过去单一依靠欧美市场已转向印度、日本、巴西、韩国等多元新兴市场,市场“去中心化”趋势明显,未来光伏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方向更加显著。在国外,2016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贸易额出现增加,中国光伏企业海外直接设厂所作出的贡献较大。例如,巴西光伏出口市场增幅最大,同比增长832.1%;马来西亚、印度分别同比增长132.2%、79.9%;在国内,2016年,我国光伏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规模均在全球一半以上,位居全球第一。为改变我国光伏海外产能集中状况,优化我国光伏产业布局,实现国内市场和海外建厂协同发展,弥补海外市场需求不足,我国应建立振兴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促进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另外,在流通业领域建立分布式发电项目,为光伏企业国内外项目交流提供合作平台,鼓励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尤其是拓展新兴市场,实施本土化光伏生产战略,通过直接设厂、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优化光伏产业国际分布格局。
(三)多举措助力拓展新兴市场,推动优质企业和产品“走出去”
新兴市场已替代欧美传统强国,成为我国第一大海外光伏产品出口市场。2016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贸易额虽然同比减少10.4%,但巴西、印度、日本等新兴市场强劲需求,成为我国光伏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重要引擎和新的增长点。目前,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正在推行各自国家的太阳能计划,我国驻外使馆、商协会等机构或组织应密切关注新兴市场光伏产业动向,通过产业援助项目及金融、保险机构共同构建光伏风险投资资金运行方案。另外,光伏企业应紧抓这一潜在政策“新生”市场契机,发挥“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合作平台优势,加快推进国家光伏产能和应用合作进程,鼓励我国优质光伏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开拓中西亚、南美等新兴市场,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全球布局。
(四)构建出口贸易摩擦预警机制,缓解国际贸易摩擦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品遭受国外市场的贸易调查案件日益增多,给中国光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有损国家形象。以美国为例,出口美国的光伏产品约占我国光伏产品出口份额的10%,美国单一光伏产品出口市场,就给中国光伏企业带来近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为此,我国应建立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抱团联合应诉机制,并吸收以往贸易摩擦案件经验,依据行业动态构建光伏出口市场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密切关注贸易摩擦案件进展和裁决情况,积极同贸易调查发起国开展对话磋商合作,共同面对海外市场贸易摩擦,保留在WTO贸易争端框架下进一步采取应对措施的权利,维护中国企业经济利益和国家形象。例如,以建立反倾销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为例。我国已是WTO组织成员国,可以利用WTO贸易争端解決机制,来维护我国光伏出口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五)设立光伏标准认证中心,推动光伏应用多样化
我国光伏产品标准未能达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标准,是造成贸易摩擦的主要因素。为减少贸易摩擦所带来的损失,提升我国光伏产品的商业信誉,应由光伏行业协会牵头,成立光伏标准认证中心,并由其委托光伏检验检测国家级或权威级机构,制定相应领域产品的出口标准条件,推动我国光伏出口产品强制绿色认证和国际互认,通过市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和企业,规范光伏产品出口秩序,形成一定规模符合出口标准的光伏出口企业,提高光伏国际市场竞争力。另外,为统一光伏产业出口标准,应由光伏标准认证中心研究制定光伏出口示范基地新能源应用评价方法,发挥绿色光伏能源在工业园区、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体育场馆、居民社区等区域应用多样化发展。
(六)加强光伏技术创新,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由于国家光伏产业扶持政策对上游产业链支持的不足,忽视了上游制造终端的生产和研发,使我国光伏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端光伏装备产品供应不足,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关键技术仍依靠进口,与发达国家光伏先进水平相距甚大,我国仍处于劣势地位,尤其是光伏新型薄膜、并网发电技术等基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今后,国家应加强光伏技术资金支持力度,重视对光伏专用材料和关键装备技术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尤其是对“高效、低成本晶体硅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新型高效低成本光伏发电关键技术,多能互补分布式发电和微网应用推广,大型太阳能热发电关键技术,多能互补分布式发电和微网应用推广,光伏组件用高分子材料开发及应用,晶硅太阳能电池的银电极浆料技术”等领域的研发及推广,掌握光伏核心技术,提升光伏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出口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红.从光伏产业看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趋势[J].对外经贸实务,2012(11):对外经贸实务.
[2]姜书竹.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危机的原因与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13(11):91-95.
[3]胡越,陈丽珍.我国光伏出口受欧美“双反”的影响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1):31-32.
[4]西蒙·J·伊文奈特,朱振鑫.中欧光伏贸易争端:说辞与现实[J].国际经济评论,2013(5):172-174.
[5]徐忆斌.光伏产品反补贴贸易争端透析—兼析WTO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J].现代经济探讨,2013(6):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