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水文明

2017-05-26 18:35
丝绸之路 2017年8期
关键词:展厅文物设计

为了推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进一步做好免费开放工作,提升服务水平,完善服务功能,贯彻落实好中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镇原县博物馆陈列展览在甘肃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共镇原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于2008年5月18日正式免费对外开放。但由于旧馆基础设施差,展厅面积狭小,不能满足观众需求,2009年底建成了新博物馆一座,重新进行了布展提升。共展出文物300多件,辅助展品及图片150多幅,复原場景5个。整个展厅主题为“茹水文明——镇原历史文物展”,展览共设四个展厅,即“人文肇启”展厅、“秦汉雄风”展厅、“佛教瑰宝”展厅、“古瓷遗珍”展厅 。

镇原县博物馆陈列展览引入省内外博物馆展览的成功理念,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手段,使用了现代化的声、光、电以及场景复原等多种形式。展览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涉及到各个不同层面。选题上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紧扣时代脉搏,从实际出发,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原创性。展览内容和展品组织上,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有机结合。展览形式设计上有新的探索式突破,与内容设计和谐统一。整个展览的组织策划,设计审定都是在甘肃省文物局和镇原县委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陈列内容和形式设计均由甘肃省文物局专家组审定通过,形式设计邀请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设计师设计,由西安百合装饰公司施工制作,共历时10个月,耗资200多万完成了布展工程。展览制作精良,工艺精细,展示效果良好,对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合理运用,科技含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对陈列展厅的安全防范采用了现代技术手段和措施。整个展览突出精品意识,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使陈列展览品位、档次和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展览内容丰富翔实,主题突出

“茹水文明——镇原历史文物展”全面展示了镇原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的馆藏文物,内容丰富翔实,主题突出,地方特色明显,全面展现了镇原悠久灿烂的历史。展览共分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人文肇启”。反映了早在10多万年前的蒲河流域,手持石器从事狩猎采集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翻开了镇原历史的第一页;其后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以常山遗址命名的常山下层文化先民,以农业为生,以窑洞为居,首创陶水管,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文化成就。

第二单元:“秦汉雄风”。反映了秦灭义渠戎之后,镇原境内修筑了长达41公里的战国秦长城屏障。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首置临泾县。以秦诏版为代表的秦汉文物印证了这一时期社会的安定与经济的发展。

第三单元:“佛教瑰宝”。反映了唐宋时期佛教在原州大地广为流传,石空寺石窟气势宏伟,玉山寺石窟历史悠久,散存的金石造像不乏稀世珍品。

第四单元:“古瓷遗珍”。展览通过琳琅满目的宋元明清瓷器,不仅展示了镇原灿烂的历史和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而且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繁荣和风貌。

展出文物弥足珍贵,引人入胜

相比于一般的县级博物馆,镇原县博物馆陈列展出的文物相对集中,品质上乘,内涵丰富且数量较多。展览展出的300多件文物均为馆藏珍贵文物,强化了展厅内容,把历史真实地还原呈现给观众。展品中部分文物都是首次公开亮相。例如“人文肇启”展厅中的国家一级文物“人头形器红陶盖钮”和“圜底红陶钵”均是仰韶文化的代表作,极为珍贵。属于常山下层文化的国家一级文物“夹砂红陶水管”是我国时代最早、数量最多的重要考古发现。“秦汉雄风”展厅中的国家一级文物“秦始皇二十六年铜诏版”,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少的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弥足珍贵,为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东汉南阳宛造铜弩机”印证了镇原是“北控大漠、南屏关中”的战略要地,是汉代远射兵器中的珍品。“佛教瑰宝”展厅中的国家一级文物“唐镏金一佛二菩萨铜造像”,反映了唐代造像婀娜多姿、造型优美、细腻传神、富于动感的全貌,显示了镂空铸造方面的高超技艺,是唐代造像中的稀世珍品。

文字精练飘洒,概括点题

整个展览文字力求准确、精练、概括,使观众看了通俗易懂。序厅中的“茹水文明”四个大字突出了全展的主题,说明从远古时代来到镇原大地的先民,越过原始洪荒的考验,走过刀耕火种的艰辛,承受了战争的磨练,也经受了时代变革的洗礼,他们不屈不挠,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

《前言》说明文字言简意赅,准确全面地概括了整个展览的主题思想。

展览的每个单元文字说明及小组说明语言朴实简洁、生动贴切。如“人文肇启”单元说明“在20多万年前镇原就有多处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地点,进入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以后发现大量的仰韶文化、常山下层文化遗存,表明镇原及陇东地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使观众一看一目了然,就能领悟到这个展厅展出的是什么时代的文物及内涵。

展览形式大气新颖,协调精致

展览在形式设计上,无论是展板、展柜的选择还是色彩的处理,灯光及装潢材料的运用,均可谓精致考究,别具匠心。

一是构思寓意深刻。展览以不同具体手法,根据展厅的面积大小,设计展板、展柜、颜色。文物摆放错落有致,展托高低有别,支架大小得体,使整个展柜内文物协调一致、明快、高档。如在“佛教瑰宝”展厅中设计的形象墙为“莲花”形,寓意深刻,突出了佛教的主题。

二是色彩丰富和谐。陈列展览在色调处理上,“人文肇启”采用灰色,象征着原始社会人类正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秦汉雄风”采用金黄色,象征着秦汉时期社会已达到早期文明的繁荣昌盛,展现了秦汉帝国的一代风采;“佛教瑰宝”采用暗红色,象征着佛教艺术的神秘之感;“古瓷遗珍” 采用青灰色,象征着瓷器多彩多姿,缤纷绚丽,体现了中国瓷器的高雅及精美绝伦。

三是材质精美讲究,形式变化多样。展览采用了高级防火展板、钢化玻璃展柜、优质灯具、上等大理石墙面、喷绘写真说明牌、条形铝制展顶,还用了海基布、塑胶地板、亚克力等质感材料。立体多变的展墙、交互装饰的地面与结合视觉要求布置的展顶,强调大气、庄重、简洁、明快,合理分割展厅空间,分配展线布局,在追求真实的基础上,按展线的间距,观众的流向,节奏恰当地设置大型场景烘托气氛、营造环境,设计出张弛有度、静闹有序的参观流程。在保持色彩的连续性时,充分注重色彩的转换,视情节、节奏变化适度安排灯光的亮度和柔度,达到灯光与展览内容的相通相融。图片制作力求新颖变化,采用照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方法,用对比、放大、叠加、剪影、满裱、全包、高地悬挂等多种方式强调变化,在变化中找统一。根据内容的需要,展板板面有厚有薄,有大有小,结合场景、文物、图标、油画作品设计板面。按内容的需要,对一些重要文物做重点陈列处理,同时为强化效果还结合展厅空间做特殊集中组合处理,设独立柜,展出馆藏一级文物,以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突出精品意识。场景油画创作强调特色,根据场景内容需要,创作大型油画9幅,这些作品较好地把艺术的真实和历史的真实有机地结合起来,用鲜明的艺术感染力有力地烘托了场景氛围和展厅氛围。

四是场景逼真动人。为烘托气氛,增强历史真实感,展厅内复原了5个场景:一是镇原远古旧石器时代人类打制石器生活场景,用玻璃钢塑造了三个远古人类,他们身体健壮,肌肉发达,神态各异,和现代人的特征有一定差别。背景油画为蒲河两岸森林成片,植被茂盛,并配有打制石器声、动物叫声、狩猎声。二是新石器时代常山下层文化人类制陶和窑洞式房子场景。院子的大树下坐着一男一女正在制陶,旁边一年轻男子从远处的茹河用陶罐打水走来,远处为陇东黄土高原沟壑纵横,茹河水由西向东常年流淌,河两边人们正在劳动生产。一侧为常山人类的居住环境,为窑洞式居室,与考古界发掘发现的房子不大相同,独一无二,具有地方特色,是陇东窑洞的雏形。三是属于常山下层文化的墓葬复原场景,葬的是距今4900多年的一名45~50岁的男性,人体骨架保存完整,实为罕见,陪葬品多达70多件,右手拿一件蛇紋玉环,反映了氏族社会后期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男子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作用。四是战国秦长城复原场景,用大型油画和地景相配补,展现了2000多年前秦长城的残貌,并配有长城沿线的风声,突出了镇原是古代的边塞重镇之一。五是镇原境内现存宋代气势宏伟的石空寺石窟复原场景,使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佛教艺术文化源远流长。这些复原的场景,活跃了展览形式,使观众深感又回到了远古和过去。

五是科技含量较高。大量使用现代化的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使展览充满着时代感和现代气息。如常山下层文化人类居住窑洞式房子内,采用光、电制成原始社会人类用火场景,十分逼真。打制石器场景制作的敲打声、动物吼声等使人们身临其境。整个展览展板经电子处理十分清晰,在与展览内容相应位置安装了电视机和多媒体触摸屏,极大地拓展了陈列展览的信息量。

六是人性化设计,注重观众参与和互动。展览无论是文物图片尺寸的大小,文字的疏密,展柜的高矮,都蕴含着人文关怀的理念。在序厅电子触摸屏中,充分列入电脑中“菜单”概念,将一般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不太关注的历史文化内容设计成触摸式菜单,让观众自己了解展览概况及相关历史文物知识。还设置了循环播放的音像资料满足观众的需要。根据一般观众视线的高度,设计展板上方的照片偏大,下方的文物略小或较精致。低展柜均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恰到好处,独立柜适合人们近距离观看文物,与观众视线相符合,展线流程空间舒畅,让观众参观觉得轻松不疲劳。展厅外走廊均设置了观众休息条凳,还在馆内设置了水冲式及残疾人卫生间。

大型石材浮雕,增强了展览气势

走进展厅,即步入序厅,迎面尽收眼底的为一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大型浮雕,采用了高档石材做成四根浮雕,凸显了展览的主题。整个浮雕为镇原版图,浮雕背景为奔腾不息的茹河和广袤起伏的黄土高原,河流和黄土高原即是古代镇原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镇原历史文化孕育、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浮雕内容为四个单元的主题,其上的“茹水文明”四个篆书大字既古朴又豪放,突出了展览的主题,加之灯光的配补,序厅显得气势磅礴,雄伟恢宏,增强了展览气势。

展览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自2010年10月正式开馆以来,观众如潮,人头攒动,至今接待观众30多万人次,仅开放的第五天一天观众就多达5000人。展览受到省、市、县媒体的广泛关注,《甘肃日报》、庆阳市电视台、镇原县电视台、《陇东报》等媒体均进行了相关报道。展览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许多观众感慨地说:“展览大气、简洁、和谐,使人能够在这里感悟历史,回味无穷。”整个展览设计体现了精品意识,内容设计生动翔实,形式设计大气新颖,突出了地方特色,再现了镇原历史文化的灿烂和辉煌。2011年,该展览入围甘肃省陈列展览精品奖评选最佳形式和最佳内容设计奖。

猜你喜欢
展厅文物设计
文物的栖息之地
不断改变,不断进步 参观KEF展厅后随笔
BESPOKE ROMANCE展厅
GAB展厅
NORHOR成都展厅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