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中的“在宥之道”

2017-05-25 21:18吴聪灵
风流一代·青春 2017年2期
关键词:摩梭窦靖童王菲

吴聪灵

庄子的另类洒脱:

世上本来没有她

《庄子·外篇·在宥》开篇曰:“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

开篇直接表达观点:反对刻意有为的待人处事方式,提倡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理念,并指出,正是刻意有为、造作矫饰,使得天下人迷失了本来面目。

庄子本人,果然言行一致。妻子亡故时,朋友惠子前来吊唁,却见他坐在地上敲着瓦盆在唱歌。惠子恼了:尊夫人与你共同生活这么多年,为你操持家务养儿育女,如今不幸辞世,你不哭也罢了,竟然敲着瓦盆唱歌,这也太过分了吧!

庄子回话说,其实她刚去世时,我也是难过的,但后来一想,就不难过了。“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至乐》)

什么意思?这世上本来没有我妻子这个人,无生命,无形体,无气息。后来一系列因缘变化,有了她这个人,有了和我的结缘。如今她死去,又复归于虚无,不复存在,这个变化过程就像四季流转一样。既然她是由本来的不存在,回归到不存在去,我为此哭泣不是太不通达了吗?所以想到这点就不难过了。

依此逻辑来看,非但亲人亡故不必难过,就连相恋的人失恋了,也是不必伤怀的。星云大师一次公开讲座,曾有姑娘就失恋一事相问,说很痛苦。大师回复颇为幽默:他不爱你了,还能称之为恋人吗?

姑娘说不能。

一个不爱你的人离开你,你有损失吗?

没有。

没有损失,就不能叫失恋。不能相悦的人走了,给你腾出空间来等待今后的缘分,这不是“失恋”,而是做好了“得恋”的准备呀!

于是,庆祝单身吧!看看树,年年秋天洒脱地把叶子给风带走,毫不担心来年新绿。若世间男女谈情说爱,都可以此心态待之,又何来这不同版本的纠结怨怼故事。

蔡元培征婚:

夫妇不合可离婚

别以为庄子境界非同凡人,后人较难追步。唐朝时期留下的一份“离婚协议”就诠释了一对夫妻在情缘已逝时,互道珍重的豁达与友善。

自敦煌山洞出土的唐朝人“放妻协议”(所谓放妻,即今之离婚),协议书的正文部分是:“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为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冤家,故来相对;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婵鬓,美扫峨眉,巧呈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亦即好聚好散之意。咱俩过不到一块去了,就分开吧!分开之后,彼此的天地都更宽了,心地也会更宽,但愿我们都能更为幸福吧!

莫说这位祝福离婚妻子的唐人心地宽敞,还有比他更宽敞的——中国现代最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国民党监察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既是清朝的进士,又是美国纽约大学名誉法学博士、法国里昂大学文学博士,同时也是位勇于改革的先驱。在任中西学堂监督时,夫人王氏病逝,很多人来做媒,蔡直接变被动为主动,开出择偶条件:一、须不缠足;二、须识字;三、男死后,女可再嫁;四、婚后男不娶妾;五、夫妇如不合可以离婚。

这标准一宣布,朋友圈炸锅了。尤其是后面三条,在当时简直是离经叛道。

不过人家有充足能量耍个性,成功地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伴侣。婚后两人感情很好,可谓相敬如宾。就连婚礼,也是别开生面的——取消闹新房,开一场演讲会说几句就可以了。

王菲亲友圈的新式姻亲关系

蔡元培征婚时所称:双方不合可以离婚,并未成为现实。但双方都有此心理准备时,显然是增进了彼此相敬相惜的成分。

对于那些不能长久相伴的人,分别之后如何相处,如何体现“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之襟怀?女神王菲的亲友圈种种和谐状态,堪称典范。

从窦唯到李亚鹏两任前夫,再至现任男友谢霆锋,王菲的个人情感经历之变化,始终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但这些说到底是人家的私事,合拍而聚,缘尽而散,也没啥可说道的空间。倒是情缘尽后,其他关系成员的相处并未受影响,甚至依然无碍相亲,着实令人感佩。

李嫣的庆生会上,窦靖童的奶奶,亦即王菲前婆婆现身祝贺;窦靖童成为歌手后内地首秀,亲生父母都没能到现场,同母异父的妹妹李嫣和继父李亚鹏却亲自到场了。

身为长女的窦靖童,遭遇的媒体环境并不友善,遇人以“三个爸爸”话题调侃的事也发生过。而她十分坦荡,提及生父窦唯境况时给予充分的理解尊重:“我觉得挺好的,只要他开心就好。如果他追求的是被人喜欢,肯定也不会这样了。他就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挺好的。”

由是可知,虽然父母情感经历各种分合变化,但孩子在期间感受到的是接纳度很高的尊重与友善,简直就是一幅“各生欢喜”的现实版画面。

世上缘尽分手的夫妻们,若也能以同样襟怀互送祝福,不以拉拢子女为斗争手段,则于彼此、于子女,都是幸事。

摩梭族走婚制:未来婚恋趋势

在人类各种婚恋制度中,一度被人误解而又过度神秘化的,当属中国云南摩梭族的走婚制。

早期媒体渲染与不当宣传,让人误以為走婚制就是随意性极高的“一夜情”,是不负责任的儿戏。近年来,摩梭族人走婚制的实际情况终于被真正看到,人们也从最初的猎奇回归理性,探询这一建立在母系氏族社会形态上的婚恋方式,竟发现诸多闪光点。

摩梭族把情侣称为“阿夏”。一对男女两情相悦,则可建立关系。若任一方情意消逝,则可一语解除之。看似简单,其实有其原则:有亲戚血缘关系的严禁走婚;不可同时结交多个阿夏:感情消失则关系结束;若女方有了孩子,关系就稳定下来。

同时,阿夏关系初期是不公开的,几个月后两人感情稳定,男子才逐渐与女方家人接触。有了孩子,男子为子女办过满月酒后,走婚也发展为公开阶段。

之后,男子仍住自己家中,孩子则由女方兄弟协助抚养。传统摩梭文化中,并无私有财产之概念,一切财产由家庭成员共享。因而摩梭男子没有成就功名、成家立业的社会压力,女人也不需要把自己的价值或生活来源依附在男人身上,人格与精神都是完整独立的。男女大多一起劳动,大家在共同劳动中发展并稳固亲情、友情与爱情,彼此互相关心、无拘无束、和谐自然。对这一切发自人类深处的本能,摩梭族人都毫不掩饰。

这种不分彼此、尊老爱幼、自在相亲的氛围,恰与庄子《在宥》中提倡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相合,与孔子倡导“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社会形态亦很吻合。所以近年来,有些学者专家指出,摩梭族的婚恋形态,昭示了人类未来的婚恋方式——自由独立,和乐相亲,杜绝了依附与掌控带来的僵化窒息感。

诚然,作为母系社会的活化石,摩梭族传统形态随着旅游业的开发与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走婚制也在冲击中逐渐被主流文化同化。但这一制度带给摩梭人的幸福生活场景,暗含着爱情保鲜之道:真正长久且相互滋养的关系,最核心的元素不是证书财产地位之类,而是双方都要全面完善,全方位不断更新——有本事让自己活色生香,爱人来时锦上添花,爱人走时我自芬芳。整个生命,那是随时都值得歌唱了。

猜你喜欢
摩梭窦靖童王菲
王菲:我很有趣,别崇拜我
Mosuo on the move
浅论摩梭族群姻观的演变
浅论摩梭族群姻观的演变
那英王菲互帮成歌后
情歌对唱
“好多人!这个场面很吓人啊,你不觉得吗?”
港媒曝王菲为复出而离婚 可能接拍电影
李亚鹏:我只有一点比王菲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