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新形势 开创新思路2016年辽宁草原保护建设取得新成效

2017-05-25 00:37卫草源
中国畜牧业 2017年7期
关键词:牧草全省草原

文│卫草源

顺应新形势 开创新思路2016年辽宁草原保护建设取得新成效

文│卫草源

2016年,辽宁省草原监理站紧紧围绕草原保护建设中心任务,突出重点,抢抓机遇,勇于创新,取得实效,全面推进草原生态建设项目,认真做好草原执法监督,扎实推进“粮改饲”试点指导督察,积极开展草产业科研创新,有力推动了辽宁草原生态文明建设。

不断提高草原执法监督能力

——加大案件查处力度。2016年,全省草原违法案件发案16起,破坏草原面积10.4亩,立案10起,结案9起,申请强制执行1起。其中2起为开垦草原案件,均立案并结案;破坏草原围栏设施案件9起,立案5起,结案4起;立案并结案;非法征收征用使用草原案2起,立案并结案;违反禁牧休牧规定案3起,立案并结案1起。

——强化草原执法体系建设。

目前,省、市、县三级共有监理机构53个。草原监理人员606人,有执法证人员共293人,同时各地积极完善草原管护制度和管护队伍建立,聘用草原管护人员1263人,基本形成了配套较齐全的监理体系。

——创新草原普法宣传形式。

通过媒体、网络和送法下乡等多种形式开展草原普法宣传。2016年4月13日,省草原站联合朝阳市、县草原站在二十家子乡集市广场,举办了一次大规模现场宣传活动,开展了“致广大农牧民朋友的一封信”、赠送了一批象征希望的绿色种子、上一堂“爱草原尽义务担责任”公益课等现场活动。全省累计出动宣传人员3300人次,宣传车辆500多台次,制作宣传展板350余块,印发宣传台历2000册、宣传资料18万份,悬挂条幅800余幅,张贴标语3000余条,解答咨询10万人次,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开展宣传活动45次。

扎实开展草原防火减灾应急处置

——扎实开展监测预警。对草原防火重点区域现场督查,严格火源管理,及时排除隐患,有效提高应急防控能力。强化监测预警。关键时段24小时巡查值班,确保火情信息传输渠道全天候畅通,对农业部卫星火点迅速核查并及时处置,全年共核查反馈火情20次,热点103个。

——强化应急处置能力。举办了第三届全省草原防火知识和实战技能大比武活动,全省11个市、9个县共20只代表队150余人参加本次大比武活动,全面提高了草原队伍的防火实战技能和技战术水平。全省在建的市、县级草原防火物资库(站)项目为7个,建成后省市县三级防火物资储备机构达到17个。

——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协助农业部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在朝阳市建平县举办了主题为“增强防火减灾意识,守护绿色生态家园”的草原防火减灾宣传现场活动。省草原防火办在朝阳县乡镇举办了全省草原防火现场宣传活动。在阜蒙县开展了以“普及应急知识,构建平安家园”主题的草原防火安全知识和应急措施现场宣传活动。3次活动共发放《草原法》《草原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政策法规汇编》及《草原防火减灾知识明白册》等材料1万余册,现场咨询答疑2000余人次,广泛普及草原防火法律法规和防灾避险知识。

——科学防控草原生物灾害。《辽宁省草原生物灾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得了辽宁省畜牧科技贡献一等奖。2016年,全省共开展草原鼠虫害防治面积469万亩。加强鼠虫害监测预警,强化技术培训,做好物资储备,推进生物防治,全省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比例达到了65.7%,鼠害防治比例达到95%以上,全面完成农业部下达的任务指标。开展毒害草防治。组织开展利用人工刈割和化学药剂进行菟丝子防治示范,完成示范面积4.7万亩,防治效果90%以上。利用物理、化学、生态等措施进行少花蒺藜草防控示范面积为2万亩,防治效果91%以上,探索了毒害草有效防控措施,为指导全省大面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全面实施草原生态建设项目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全面落实。研究制定落实方案,确保了项目平稳推进。全省5个国家半牧县(市)共落实草原禁牧面积500.6万亩,惠及牧户50669户,禁牧补助经费3755.5万元。将草原生态补奖地块信息全部上图管理。配合省财政厅、畜牧兽医局对5个补奖县(市)2015年禁牧补贴、牧户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发放情况进行绩效考核。

——退牧还草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指导各项目县完成2015年人工种草实施方案和2016年退牧还草工程方案,制定了《工程管护资金使用办法》。全年累计开展生态项目督查指导4次,确保生态建设项目管护督查到位。对2015年度国家退牧还草工程进行全面核查。完成国家退牧还草工程任务6万亩,涉及23个乡镇30个地块,高质量完成农业部下达的建设任务。

——种草养畜试验示范项目成效显著。2016年组织在北票、义县和清原3个县(市)分别开展了种草养肉羊、奶牛和绒山羊生产试验示范,在各示范点组织开展优良牧草种植管理、刈割、干草贮制、牧草青贮等牧草加工技术示范及草食家畜牧草科学利用技术示范等,共建设种草养畜示范户6户,每个示范点2户,全面推进种草养畜示范效果。

——草品种试验项目进展顺利。一是规范实施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承担国家下达的20个牧草品种区域试验任务,其中紫花苜蓿品种13个,高粱-苏丹草杂交种7个。为确保试验项目保质保量完成,组织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按要求精细整地,适时播种,科学管理,规范操作,认真测试,确保数据准确。为国家草品种审定登记和优良品种示范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科学实施省级牧草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项目。在辽阳、北票、宽甸和彰武组织开展了牧草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项目,共引进国内外优良苜蓿品种15个。辽阳、北票、彰武、宽甸4个试验点均完成了三次测产工作,通过连续多年对牧草产量、高度、干鲜比等指标测定,筛选出适合不同气象区种植的苜蓿品种。义县新增10个青贮玉米品种筛选,通过测定茎粗、高度、鲜草产量、茎叶比、青穗比等指标,对各品种品质进行排序。

圆满完成草原资源与成效监测工作

——完成全省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任务。在温性草原、温性草甸草原、暖性灌草丛、暖性草丛类、低地草甸草原等5个主要草原类型上,完成117个样地、327个样方、230个牧户的监测调查任务。在北票市、阜蒙县、建平县和彰武县的国家级固定监测点内开展植物群落特征及生产力、辅助区草原利用、草原生态状况和草原灾害情况定期监测。

——完成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成效监测任务。在2009——2015年治理区共设置监测样地120个,获得监测数据720组。对工程内外草原植被盖度、高度、产草量、物种变化及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和会商。

——完成草原生态补奖成效监测。国家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第二轮继续在辽宁省实施,对实施政策的彰武县、阜蒙县、北票市、建平县、喀左县生态效益进行了监测与评价。政策落实5年来,草食畜牧业发展方式发生了转变,草原生态得到保护,各县(市)综合植被盖度较政策实施前均提高了20个百分点以上,草原植被进一步恢复,草原生态水平有效提升,生态安全得以巩固。

——编制草原生态监测报告。

对各监测数据进行逐个筛查、详细分析,以确保监测结果科学、规范。在此基础上应用“草原监测地面管理系统”软件,建立了全省草原资源与生态数据库,正在编制《2016年辽宁省草原监测报告》。

扎实推进“粮改饲”试点指导督察工作

——组织开展青贮饲喂肉羊试验。按照试验方案要求,确保饲喂试验效果,在试验关键环节派专家赴现场蹲点指导,整个饲喂试验从配方设计、饲料配比、混合饲喂、日常管理等均由试验技术人员亲自操作,取得了理想的试验效果。对育肥羊来说,通过综合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分析,日粮以添加青贮比例为40%的效果最好;在添加小苏打的前提下,日粮中最多可以添加青贮100%,没有产生腹泻、酸中毒等现象,但增重较慢。对妊娠后期母羊来说,将青贮比例添加到90%时,对羔羊的初生重和体高有显著影响。

——开展“粮改饲”试点督察和验收。重点督察义县“粮改饲”试点工作,根据方案要求,重点核查了青贮玉米及优质牧草种植、协议(合同)签订、档案建设情况等,对建平县、义县2016年“粮改饲”试点项目进行了验收,其中建平县56个试点单位共完成青贮9.8万吨,义县17个试点单位共完成青贮22.6万吨,全面完成省局任务指标。

猜你喜欢
牧草全省草原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