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博++张蔓++李军++郜云波++张晶
摘 要: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一直是各个学校十分重视的课程教学之一,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应按照认知的客观规律组织教学,根据知识点的特点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手法,同时应在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培养方式也应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做到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够很快适应社会需求。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研究;教学创新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工科学生尤其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绘制和识读工程图纸的能力,充分掌握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同时学生也要熟悉对学生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体现课程的价值,如何能够从教与学当中获得乐趣和收获,是每一个从事工程图学教学老师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根据认知的客观规律组织教学
机械制图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识读图纸的能力。 传统教学教师大多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教师往往把授课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讲解、分析投影理论和方法上,忽视了学生将模型、机件绘制成三视图和零件图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最后导致学生读图难、绘图难。
改革实践中,在画图环节上,学生需根据已知模型或机件测量尺寸,“轻画”草图,完成后结合模型检查图正确与否,正确后加深所绘视图。在读图环节上,增加根据组合体图形做出模型的内容,学习过程从“物到图”,又从“图到物”。在学机件表达章节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机件模型,并且用不同的方法表达,比较各种表达方法的优劣。
二、根据课程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的重要特点是与工程实践结合密切,实践性强。在零件图章节,摒弃过去单一由教师采用“讲”的方式,而是让学生采用“做”的方式。具体做法可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机械制图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工程实践经验,对机械加工没有概念,因此,可以选择诸如轴类,盘盖类典型零件,让学生仔细观察机械零件的加工过程,工艺结构和机器零件的组成,认识零件的结构特点,了解哪些是标准件,哪些是常用件,各零件之间如何装配等等,利用齿轮泵让学生完成部件的拆装。其次,在机件表达部分,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在这部分,可以发教学模型给学生,先让学生自己思考表达方法,将共性问题和个别学生绘图中出现的错误一一解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出每个人画图的不足。
三、根据教学目的培养自学能力
大学的教育其重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中进行教学的理论,他认为学生的水平不尽相同,低水平时学生可以独立学习,在高水平时,任务难度超过了学生的能力,因此即使设计了各种教学方法,学生也很难领会掌握技能。“最近发展区”就是介于两端的中间地带,在这个区域内,优秀的学生和水平一般的学生配对,尽管任务稍稍超出学生能力,但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制图课程的教学既要求教师要讲的精彩,更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根据各章节内容,需安排在课堂完成的至少四次的大作业,,每次四学时。做大作业时,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四名同学,其中一名同学担任组长,负责检查其他三名同学的绘图错误和标准化错误,组长不固定,每一次大作业要更换一次组长,四次大作业保证每名同学都担任过组长。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先自我检查,尤其是担任组长的同学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并且要熟悉标准以及规范的作图方法才能给其他同学纠错。
四、结论
机械制图教學方法的研究和创新方法在课堂上的实施,极大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原本枯燥无味的制图课变得鲜活起来了。制图课程在各个高校的工科专业都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各个高校的从事制图研究的教育工作者都应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借鉴兄弟院校好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不断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东超.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探索[J].工程图学学报,2007(2c).
[2] 王伟冰,张东梅,李玉菊等.基于CDIO理念的新机械制图教学模式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
[3] 冯冬菊,王丹虹,徐占国.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J].实验室科学,2012(3).
[4] 王伟冰.深化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J].图学学报,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