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雪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第三小学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内容提要:实施“快乐学习”,使学生从被动地“要我学”转向发自内心地“我要学”,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坚持学生是主体,增加实践内容。
关键词:思品 趣味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94-02
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教学理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老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学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我认为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在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上下功夫,实施“快乐学习”,使学生从被动地“要我学”转向发自内心地“我要学”,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各种形式直接参与教学,发挥学生主动性、自主性,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时教师设计了一个问题:“我所遇到的新鲜事”,让学生自由发表感受。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的第一次接触就建立在了一个自由的氛围中,使学生感受到了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赢得了主动权,也就提高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参与活动和参与课堂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也逐步地增强了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
二、变“空洞宽泛”为“实践生活”
思想品德课与社会生活、时代节奏紧密相连,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性,如果思想品德课只是一味地说教,脱离现实社会,就会非常的枯燥、乏味。尽管有许多学生不是很喜欢思想品德课,但是他们对身边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和社会热点问题却很感兴趣。比如西藏事件、美国大选、伊拉克问题、北京奥运会、金融危机等等,都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把他们想学的、爱学的内容搬进课堂,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好处。如在学习“珍爱生命”这一框时,我给学生介绍了几年前发生的“马加爵杀人案”,让学生明白“马加爵之变”有一个从“自信”到“自卑”,直到心理变态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讨论怎样珍爱生命;最后让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自身的现状,谈谈珍爱生命的重要意义。另外,也可引出“自我保护”内容:“如果你们遇到马加爵,会怎么做?”有的说:“马加爵是杀人犯,我们不能硬拼,应讲策略,善于用智慧与他斗争。”有的说:“先跟踪他,伺机报案。”又如在学习“学会合理消费”这一框时,我把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问题——世界金融危机的由来向学生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利用視频说明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也正在反思自己的消费行为。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同学们的日常消费是怎么做的,应注意什么?有的同学说:“我有多少钱,就买多少东西。”有的同学说:“我在食堂就餐时,把吃不了的饭菜随手就倒掉了。”也有同学说:“我在购物时,会选择一些绿色环保的商品。”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点拨。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消费时要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消费时不忘节俭;选择绿色环保的商品。同时,也懂得了合理消费的重要性。这些事例,贴近生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启迪和教育。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因此,在课前或课后,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如教材中讲到如何正确对待上网问题,我首先让学生做了一个社会调查:让学生去调查社会上或身边经常上网的人,调查他们上网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如何看待上网,上网的后果等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调查采访的资料,写一篇《我们如何正确上网》的调查报告。学生通过实际调查采访,使他们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更清醒地认识了上网的利与弊,从而也明确自己今后该如何去上网,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为自己所用。这样处理教材,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
三、变“枯燥乏味”为“活泼生动”
情景式教学是教学工作中应该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因为它是学生获得深刻感知的最佳方式,它的直观性、形象性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尝试探索并采用各种新教法和新学法,强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切实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如采用多媒体教学、讲授、活动、讨论等各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使课堂教学由单一、封闭走向多元、开放。如在学习“少年能自强”这一框时,请学生讲有关中国童话大王郑渊洁扬长避短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如果郑渊洁不扬长避短,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吗?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你的长处和短处是什么?怎么办?在激烈讨论中,师生最后归纳得出结论:人有短处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找到自己的长处,确定自己的方向,做到扬长避短。又如在学习“感悟青春”这一框时,联系校园生活,教师设计了一个小菲与异性交往的小品:小菲的同学李宵的成绩特别好,特别爱帮助别人。小菲有什么问题都喜欢问他,他也很高兴为她解答。没多久,同学在他们背后指手画脚,于是小菲便躲着他,他们也彼此疏远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异性同学的正常交往,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男女同学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营造一种和谐、合作团结的氛围,有积极作用。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德育理论课,单凭教师的说教,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便会觉得乏味,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恰当采用角色表演、游戏等生动活泼的活动,有助于激发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只有以我们的激情、智慧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使学生好学乐学,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