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怡萍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教会学生做人。传统课中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老师教,学生学,历来如此,天经地义,根深蒂固。以人为本的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就促使语文教学也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第一”的理念注入教学过程中。
情境教学法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个主张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由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提出来了。1962年,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提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又把这个主张再次加以阐明。
那么,何为“情境教学法”呢?在语文日常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是指充分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再现教材中的形象,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这里的“境”是指为再现教学内容而创设的具体生动的场景,“情”是指由这些场景激发起来的学生学习情绪。语文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情境,从而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同时开展审美活动,给人以全面教育。
一、导入煽“情”
[教例1]《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最近有一种疾病正在我们身边肆虐,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禽流感。
师:对,那就是禽流感,禽流感是流行于家禽中的一种烈性疾病,在某种情况下,人也会被传染,严重的还可导致死亡。可是你们知道吗,在2003年的春天,当时也有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在我们身边,一场前所未有的疫病迅速蔓延,它就是非典型肺炎。为了战胜这种闻所未闻的疾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还有一些医务工作者在这场战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护士长叶欣就是其中的一位。(师播放视频)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走进这位永远的白衣战士。
以教授《永远的白衣战士》为例,我在导入课文之初先给学生播放2003年非典时期医护工作者工作的纪录片,把学生渐渐带入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让学生感受那年“非典”时期社会的紧张气氛,让他们从视频的画面中真切体会到SARS病毒极强的传染性,从而想象到奋战在第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工作强度之高、危险之大。如此导入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使他们对于主人公叶欣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教例2]《赶海》一课的教学片段:
导入:(播放:《大海啊故乡》)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赶海,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赶海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生:赶海是有趣的。(板书:趣)
师: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生:摸海星。
生:捉螃蟹。
生:捏大虾。
(师板书: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
教学一开始播放歌曲,让学生聆听美的歌声,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进而打开想象的“闸门”,使学生对赶海形成表象,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他们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使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境,产生阅读期待,继而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诵读传“情”
语文教学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区别的标志,就是书声琅琅、琅琅书声,如果没有读书声,几乎就不是语文课堂教学,所以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技法。
朗读,朗,指声音清楚;读,指读书、读文章。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叶圣陶先生称之为“美读”。美读把教材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把文字中静止的感情变为跳动的情感,既能了解作者说了什么,又能把课文中的人物、情景展现出来,把自己带进课文的情境中去,毫无障碍地接受课文内容的感情熏陶,因此,美读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课文内容的主要途径。
[教例3]《小稻秧脱险记》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读到这里,我想“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肯定懂了。谁知道“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老师喊了几位举手的同学到前面来)
师:这几位同学懂了。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的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当怎样站?
(学生从四面八方把老师团团围住,笑声)
师:你们要千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
生:(卡腰,大声,凶狠地)“快把营养交出來!”
词属于第二信号,只有当它与第一信号——它所代表的客观事物——联系起来时,这个词才有意义。我巧妙地创设相关睛境,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反复诵读,使这两种信号系统在学生的大脑中联系起来,使他们对词语的意思豁然贯通,同时,加深对文中“杂草”的心理感悟。
三、涵养育“情”
要使学生对学习投入情感,教师首先必须要有情感。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于教材的感受和对于生活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的思想与认识的遭遇、联系在一起,产生情感的共鸣,课堂教学就会激情绽放。
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第一次划亮火柴,小女孩看到了火炉,教师可以体会到小女孩需要温暖,怎样把这种『青感体验传达给学生呢?就要引导学生一步步从火炉联想到光和热,联想到可以使人暖和,再达到情感的共鸣:小女孩是需要温暖啊!使学生真正理解小女孩的渴望和期盼。
情境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灵活多变,为了使学生学习气氛活跃,乐于学语文,推动“素质教育”,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妨一试。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人的素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研读,体会新课程标准体系中所包含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在人本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从单纯的学知识到主动自觉的掌握知识。陶行知先生说过:“吾人不但须教育,而且须好教育。改进之意即在使坏者变好,好者变为更好。社会是动的,教育亦要动。吾人须使之继续不断地改,继续不断地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这就要求我们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让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充满趣味、活力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