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去哪儿了

2017-05-24 22:02施洋
看世界 2017年10期
关键词:航空母舰航母苏联

施洋

整个四月,围绕美国航母打击大队到底有没有前往朝鲜半岛,白宫、五角大楼和美国媒体前后几次表态,而且每次说得都不一样,生生将威慑朝鲜的政治剧演成了一出“荒诞剧”。

在差不多二十天的过程中,韓国媒体作为理论上的当事国,却也是乌龙闹得最大的:在4月15日前,韩国媒体是鼓吹“美国航母4月15日前后抵达日本海”消息最为起劲的,但随后在美国媒体的诘问下,五角大楼不得不承认航母当时其实远在数千公里外的印度洋;之后韩媒又再次宣称美国海军将在4月25日前后在韩国外海举行军事演习,但最后实际进行演习的地点却发生在日本以南的菲律宾海。至于其他国家媒体,虽然在新闻消息上来源更多,但面对美国国防部的含糊其辞,也往往难以及时获得航母的行踪。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大多数时候,一个国家的航空母舰及其战斗群,是可以做到在公众的眼皮子底下“消失不见”的。毕竟就算是最后“揭穿”所谓美国航母在日本海传言的美国媒体,依靠的仍然是美国海军官方自己定期发布的航母动向和相关图片。

无论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航空母舰在哪里”一直是极为重要的军事情报问题。在科技还不发达的上世纪三十年代,舰艇一旦出海,除非海上偶遇否则基本难觅行踪,因此大多数时候港口内的情报搜集就成了最关键的信息来源。而到了战争期间,寻找海上航母的任务则主要交由潜艇和侦察机来执行。不过因为航母航速高达30多节,一昼夜间就能机动超过1000公里,因此即使侦察力量偶尔检测到航母,如果不能实现稳定跟踪,也很难下达攻击决定。

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就是因为舰载侦察机出动的延迟,才错失了发现美国航母部队的最佳时间;而美国发现日本航母,也因为没有对日本航母实现稳定跟踪,导致出击的鱼雷攻击机和俯冲轰炸机没有同时展开攻击,差一点导致作战失败;到了夜间,美国航母利用其高机动性迅速后撤,成功躲开了日本联合舰队主力战舰的夜袭。

到了冷战时期,尽管侦察手段和侦察范围随着技术进展不断多样化,但在冷战的大部分时间里,持续跟踪一艘高速航行的航空母舰依然是一个难题。作为美国航母的主要对手,苏联在冷战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极端简单粗暴——用几艘高速的驱逐舰组成一个跟踪群,时刻不停地跟随美国航母行动,并向后方报告动向。当然,这样跟踪也并不是万无一失,一方面驱逐舰队总有要回港补给的时候,另一方面,美国人也不是傻乎乎就让你盯着,同样会想办法“李代桃僵”。中东战争时期,就有美军用快速战斗支援舰在夜间冒充航母,让苏联军舰在雷达上看到后以为自己保持着跟踪,然后航母带领部分护航舰高速转移,天亮后苏联海军发现一切时,美国航母早已经转移到几百公里外的海域了。

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问题,使用卫星搜寻航母的“最终手段”被提上了日程。不过在大洋上300米长的巨轮并不在少数,光用雷达搜索必然会导致极高的误报,因此苏联同时研制装备了雷达和红外两种侦察卫星。考虑到增加探测精度和对全球主要海域实现全时段覆盖的需求,这些卫星的飞行轨道低、寿命短且需求数量大。直到1980年代末期,苏联才勉强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海洋卫星监视系统,实现了对接近苏联的美国航母的基本监视能力。

对于其他立志发展反航母武器的国家而言,“找到航母”同样也是最基本最关键的技术难题之一。在当代的技术条件下,无论是远程反舰巡航导弹还是具备末端精确制导的弹道导弹,其实现的难度都已经大大减小,但面对找航母的难题时,大洋还是那么开阔,航母还是那么迅速,而全世界的商船数量则多了许多。想要实现对航母的准确跟踪,特别是还要利用这种跟踪能力构建一整套打击作战系统,其技术难度依然是十分可观的。

猜你喜欢
航空母舰航母苏联
武装保护苏联
关于舰载机常用到的英文
航空母舰
巨龙入海
美国两航母“围住”伊朗
雾在做迷藏
航空母舰的“克星”
更正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