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何:戴着枷锁跳舞的“译梦人”

2017-05-24 19:40杨燕琼莫兰
北京青年周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音乐剧

杨燕琼+莫兰

《朗读者》的热播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程何,这个敢于追梦的90后清华学霸,是国内唯一一个音乐剧译配。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她与自己的本业告别,走上了专职音乐剧译配的路。

翻译的过程中,她一直追求“译者隐形”,不希望在译文中有自己的影子。

“我需要的不是别人对我的关注”

《朗读者》的热播,让人们记住了一个名字——程何。节目播出后,这个名字就顶着“国内唯一的音乐剧译配”、“90后”、“清华学霸”种种标签占据了微博热搜榜第一位。

采访安排在拍照后,程何走过来,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最近没怎么睡好,黑眼圈太重了,其实自己平时一点儿也不喜欢拍照,更不喜欢出镜,在镜头面前总是感到不自然,这与《朗读者》中镇定自若的她判若两人。“其实那天我上场前也紧张,但是我男神(刘阳)比我还紧张,不过上台后看到观众就什么都忘了。我喜欢朗诵,所以当初节目组找到我的时候我也丝毫没有犹豫。”

节目播出后,各类关于她的新闻报道铺天盖地而来,程何很庆幸自己当时不在国内,远离了话题中心。可能就是因为这种距离感,让她对自己突然间的“蹿红”深为不解:那期节目里有那么多名人、大家,为什么偏偏是自己红了?她的猜想是:“可能正是因为我最普通、最平淡,而大家缺的刚好就是那样一种平淡普通的东西吧!”

程何不认为日益增涨的知名度与曝光率给生活带来什么巨大变化。唯一令她意外的是高中校报竟然跟她约采访,要知道上学时的程何并不是一个被老师、同学们认可的人,“难道就因为这一件事情,他们价值观就变了吗?”很快她又将这小小的质疑收回,还帮对方想出了答案:“或许他们承认的只是节目里那个看起来靠谱的我。但我仍然是那个不务正业的、跳脱的人!”

程何毫不隐讳地说,她需要的不是大家对她个人的关注,而是需要大家对她所做的事情的关注,“我还是我,只是公司的票房收入会有明显的变化。如果有人說他通过我而发现音乐剧原来这么好玩,这才是我最希望听到的。”

“玩”出来的音乐剧翻译

程何今年刚满26岁,但是已经在业界小有名气。音乐剧在我国是一个刚兴起的戏剧界新秀,方兴未艾之时,这个身材娇小的女生就毅然决然放弃自己在清华保研的机会,选择这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

初中时程何第一次接触到音乐剧,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经典名剧《歌剧魅影》,“心一下就被戳到了,觉得剧中的歌太好听了。然后我就去买了一套CD,一套磁带,在家反复听,一边听还一边记笔记。”那时候她还喜欢把英文歌词翻译成中文,她称之为“玩”。在高二的时候,她开始尝试着自己翻译音乐剧歌词,并上传到网上给大家看。一位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师看了之后找来想让程何帮他翻译作品。“虽然那一次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翻译成功,但是自己的能力受到肯定,还是很开心的。”

上个月程何还在满世界看剧,说到《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程何兴致勃勃和我们分享看剧时的趣事,还跟我们展示她去日本买的笔记本、钢笔。此外她还喜欢烘焙,有时间的话就做甜点送去剧组。去年圣诞节,组里有两个基督徒,程何花了一个下午做甜点,给大家发她做的芝士蛋糕,圣诞花环的曲奇,每个人还有一包上面写着自己名字的姜饼人,“组里面有基督徒姐姐,有背井离乡在外地打拼的演员,大家都不容易,所以做这件事情我最自豪。”

“国内唯一的音乐剧译配”

什么叫“音乐剧译配”?这个词乍入耳会让绝大多数人摸不着头脑。其实所谓译配就是翻译,不过音乐剧有曲谱,翻译唱词的时候不仅要保证译文与原文意思一致,还要注意押韵和音节,让翻译后的唱词重新填到曲谱中能顺畅地演唱出来。这个工作在中文语境中尤其困难,“因为相比于其他语言,中文有声调,所以每个句子读出来都自带旋律,一旦语言本身的旋律和音乐的旋律冲突,就会使得音乐听起来没有那么舒服。”程何解释说。

程何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很高,每一次的翻译作品都要经历很长时间的反复琢磨修改,就算是已经上演的作品,她也在不停修改。历时三年,六易其稿翻译出的《我,堂吉诃德》2015年就已经首演,但直到今天她仍在改词,并且随身还带着原版书籍和自己修改的草稿本。采访期间,她还向记者们展示了她的草稿本,虽然是新买的草稿本,但打开已经有了修改歌词的痕迹。程何承认,自己是一个吹毛求疵的人,她翻译的底线就是不仅在精神面貌上忠实原著,也尽量在修辞、语音特性、断句、文风等方面都做到尊重原著,“比如堂吉诃德因为骑士小说读多了,就喜欢‘吊书袋,用一些十七世纪的英文,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就翻成了一些半文半白的句子,既让观众觉得这个人讲话文绉绉的,又能听明白。感官体验的一致是翻译的最高境界,但我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

除此之外,她还得为演员考虑,翻译成歌词后不能让演员唱得太累,所以就不能放“z、c、s”这种嘴型很紧的音,或是像“yang”这种有韵头、韵腹、韵尾的音在高音部分。“一般音乐剧创作的流程都是先词后曲,但是我们都是作曲家把曲子扔给我,然后我在所有方面都配合他的曲子,所以每次译配都是一个特别磨人的过程。”

对于“国内唯一一个职业音乐剧译配”的名号,她认为都是噱头,但也讲到音乐剧翻译工作的独特性:“译配,说白了就是一个戴着枷锁跳舞的过程。”很多翻译大家如傅雷、茅盾、马氏姐妹等都是她学习的榜样。不过,要是把翻译限定在音乐剧范围内,那她还真的有些孤独与寂寞。“音乐剧是个很特殊的文体,吃力不讨好,很少有人愿意钻到里面去。曾经发生过一件让我非常难过的事,有一个观众投诉,说我没有华丽的翻译腔,可我恰恰在避免那种翻译腔,但观众却觉得那是华丽的。”最开始的时候,还曾有观众批评说她的作品不押韵,为此,那段时间,程何就把自己在项目组的群聊中的昵称改为“重金求韵”。

她面露无奈,“我真的没有办法了,只能说,认准了这条路就要走下去。”说完,她闭眼陷入了沉默,不久才深吸一口气,接着回答,“有时候我会怀疑自己的专业选择对不对,自己的翻译方法论对不对。不断出现的挑战,更多的不安与迷茫,况且这个产业本身也在发生着巨变。虽然号称这个行业只有我一个人,但是我明明白白地感受到了威胁。有些我看不上的东西为什么会受大众欢迎,难道是我错了?”这种自我怀疑,曾让程何走到心理崩溃的边缘,她抑郁过,所幸坚强地挺了过来。有时说到感性之处,程何就低着头,“除非有一个很大的打击,否则我会坚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但我希望在离开之前能留下一些被大家喜欢的作品。”

Q=《北京青年》周刊A=程何

Q:虽然是幕后工作者,但并不排斥自己的作品被别人讨论或者评价,是吗?

A:不排斥,我觉得这是幕后人的宿命,也是戏剧工作者的宿命。舞台上的东西,放在那里,就是要被人评说的。要是戏剧私人化成为一个象牙塔,成为一个曲高和寡的东西,那就没有意义了。我很珍惜这个能让自己的作品跟很多人交流的机会。面对评论,我会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被指出问题,我就会反思,争取下一次做的更好。

Q:你不停地改台词,演员们真的会理解你吗?

A:我真的很感谢我的这帮演员,昨天我去音乐之声排练场,演上校的那个演员就说“不好意思,新词没有记住,我回去会背的。”当时就觉得好暖,他们已经演了一百场了,我还在修改,但是他们都会很尽力去背词。我真的很感动。还有一些观众也会察觉到有改動。

Q:你认为什么样的作品算是一个好的翻译版本?

A:我的底线是忠实,尊重原作,从精神面貌上忠实原作,在修辞、语音特性、断句、文风上都尽量尊重原作。我不喜欢有太多我的东西在里面,否则就会影响到作者原意的表达。一个词就这么点信息量,我的东西放进去了,作者的东西怎么办。译者本身就是一个中介,我非常赞同“译者隐形”的论调。

Q:那你自己隐藏的个性怎么办?

A:我没什么大家认为是个性的东西,这就是一个个性吧。我的自我很小,小到可以不存在。我做翻译,是同时服务作者和观众,把他们服务妥帖就可以。没必要在做大保健的地方捏了个脚,还要知道捏脚师是什么个性。

Q:你比大多数90后沉稳,你觉得吗?

A:没有。清华是一个比较踏实的地方,放眼一看,大家都差不多,我也并不觉得我有什么不一样。90后这个基数太大了,各式各样的人都有,我只是其中一个,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没有谁比谁特殊。

猜你喜欢
音乐剧
爆笑音乐剧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