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剑国
9岁,梁振英在家里帮妈妈做胶花;34岁,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43岁,成为特区行政会议年轻成员。从底层起步打拼,最终获得成功,这就是香港第四任特首梁振英的成长之路。
出身寒门 自幼立志
1954年,梁振英在香港出生,祖籍山东威海。梁振英小时候,当警察的父亲在山顶和礼宾府当差,薪金每月只有300多元,养一家5口人,难免捉襟见肘。更难的是,家里当时还有“远忧”:警察退休必须搬出警察宿舍,而退休警察不得申请公屋。
为了贴补家用,更是为了将来能有居住之所,家里决定前去附近的胶花厂领胶花和玩具物料回家加工,靠自己的双手,为家里挣点钱。梁振英和姐姐、妹妹三兄妹都要参与其中帮忙。
当时梁振英9岁,下午到学校上学,其他时间则要干活:要么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材料往返家里与工厂,要么与家人一起做胶花,每月挣取300多港元的收入。“就这样一直做了三四年,家里生活得以改善,并买了住房,我们终于熬过了做胶花的日子。”这时,梁振英已进入名校英皇书院讀初中。
青少年的艰辛还不仅于此。1974年到1977年,梁振英赴英国布里斯托理工学院留学,3年多时间里,他靠半工半读维持自己的学习生活费用。他每周到快餐店打工3个晚上,每次6个半小时,回到宿舍时往往是凌晨了。
和在香港一样,为了省几个车费,每天上学放学靠两条腿走上十多公里的路。即使这样,他坚持每个星期天要去教华侨子弟学中文,用梁振英的话说,“是为华侨的下一代留点中华文化的火种”。
青少年的艰辛,让梁振英对社会底层有了更多认识,也成为他关注香港底层市民的历史情结。
家是香港 港人是家人
《家是香港》,这是梁振英第一本书的书名。当年在英国留学时,有海外机构欲留他在英国,但喝香江水长大的梁振英还是决定回到生他养他的香港。
在当选特首后,梁振英还不忘回到深水埗的老屋去与街坊邻里促膝攀谈。那些贫民街坊争先恐后向他表达诉求,他也不停地在本子上做着记录,还将一些有机食物赠送给街坊,以此表达“人人有机会”的祝愿。
与这些精英背景形成反差的是,他在这个富豪云集的城市里保持着明确的草根情结。他不喜应酬,与富豪打交道时“显得木讷”,却愿意坐地铁去香港最贫困的地区天水围走访;下区时,同僚们多西装革履,他却要么换件棉毛衫,要么穿普通Polo衫;他的皮包曾被考证“用了超过40年掉皮掉色”;他在博客上撰文,呼吁“老板们,多为基层工友想想吧”。
他曾反复强调:“香港是资本主义社会,不能强调平均分配,但市民或多或少分享到经济成果,这个很重要。现在香港有相当一部分居民收入偏低,这是一个大问题。所以几年前我就主张立法制定最低工资。梁振英关注不是差距问题,而是贫穷问题。富裕的问题他觉得并不是他工作的方向。“越来越多香港人变成富人,是我们值得恭喜的事情。”
浓厚的家国情怀,是梁振英的个人特色。在英国读书之时,梁振英在一家外卖店打工,每周三次。这一天,他第一次请假了,为的是看一场球赛,一场中国队对英国一个地方球队的比赛。
“场上奏响中国国歌,这是我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站立聆听中国国歌,感受很不一样。”
那时,他留学的英国布里斯托有一个中华同学会,同学会的学生来自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都是华人。大家对祖国、社会和人生有很深的思考,这给了梁振英很大的影响。
“那时,一些香港同学跑到在英国的中国使馆,自报专业,希望报效祖国,为国家发展出些力。”其中,一位学习物理的博士,1979年自己带着钱,来到北京中科院为国家发展做研究。这些都给青年时代的梁振英留下深刻的印记。
“这些经历是我巨大的人生财富。自此,我开始深思‘个人—社会—国家的关系,思考能为自己的国家出些什么力,做些什么事。”梁振英后来在采访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