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君 苗存立
土地整治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能够解决部分基本农田低产、低效、布局不合理,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对保护耕地促进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克什克腾旗经过十几年的土地整治,取得了显著效益。
社会效益
通过土地整治,完善田间工程配套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发展高效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既增加了耕地面积又提高了耕地质量。既加大了土地有效增粮潜力又提高了持续增产能力,为农业增产、增收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土地整治与农村发展,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是保障发展、保护耕地、统筹城乡土地配置的重大戰略。
农村闲置、废弃、低效利用居民点通过统一规划整治,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农业人口的适度集聚,对优化城乡用地结构,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统一安置迁建户,有力的支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文化生活提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基础的硬件条件。
破解建设项目用地难题。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集体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按照“先减后增,增减平衡”原则,在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和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把农村节约的建设用地指标,有偿调剂到城镇建设使用,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用地空间。克什克腾旗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用地保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用地指标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来解决,实现耕地的动态平衡,既能解决农村大量土地闲置问题,又能缓解城市扩张的建设用地指标压力。实现了城乡双赢。
通过农民社区的建设,适当加大农村居民点的集聚,节约了建设用地。城市化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农业机械、农业技术等社会化服务,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降低了农业生产中所需的劳动力数量,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向城镇转移,农民大多数已经从农业转向从事第二、三产业。
从国民经济的大方向来看,土地综合整治是缩小城乡二元差距,促进城市化进程不可或缺的手段。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利国、利民、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村居民点的集聚布局和加快缩小城乡差别具有重点意义。
生态效益
通过对拆除废旧村庄统一整理复垦,水利灌溉设施和农田防护林网配套齐全,改善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抗旱条件,项目区全年有植被覆盖,遏制了风沙,防止了土地沙化。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其水土结构、田间小气候明显好转,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新建村庄道路、供水、供电和排水系统改善。村内绿地与村庄周边绿化林带相结合,提高了绿地覆盖率,改善了区域人文和自然景观,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经济效益
追求经济效益是土地整治的一个中心内容,也是土地整治的生命力之所在,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和整治区域农户收入上。
农地整治新增耕地扩大了基本农田规模,耕地由靠天吃饭的旱地整治成水电配套的水浇地,成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等级平均提高一到二级,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的农用地,因旧村庄的选址大都选在土地相对肥沃和利用资源比较好的地带,所以土地质量都不低于周边的耕地,且具有配套的水利灌溉条件,无污染、无病害,生产力高,适用于种植蔬菜和一些高效农作物,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综合整治后的土地更有利于促进土地的流转,加快农业产业升级。近些年来,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逐步减弱,受比较利益的影响,有的退出土地,但退出的土地一般不经管理程序擅自转让或者弃耕抛荒。土地流转处于盲目和无序状态。土地整治使原来分散经营的田块变得集中起来,便于大型机械作业,大幅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扩大效益空间。土地整治后增加了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田块相对集中连片,有利于把大规模的耕地集中到农业合作社和少数农业企业手中,实现产业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土地规模经营后有利于建设和完善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整治后,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更容易推广,有利于促使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土地流转进程,促进了农业的集聚化与产业化,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益。农民转化为农业产业工人,取得土地租金和产业工人工资的双收入,保证了农民持续增收。
整治后的地块集中连片,田、水、路、林、村综合配套,设施完备,为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利于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进而增加农业的利润空间。
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对耕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复垦,在增加耕地的同时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推进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田间道路、林网等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村成片”的美丽农村新貌。同时优化用地结构布局,适度调整撤并布局分散的自然村,合理开发利用腾退宅基地、村内废弃地、空闲地,改造旧村、建设新村,形成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集聚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新农村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