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建设的思考

2017-05-22 15:14季瑶佳
赢未来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职

季瑶佳

摘要: 汉语言文学课程是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学生在汉语言文学课堂里得到知识的升华,拓展了视野,提高了文学素养。本文简单地分析了高职院校开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重要性和开课现状,并提出了具体的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建设

高职院校教学重点倾向于职业技术类的人才的培养,主要向社会输送专业的技术人才。然而过分注重技术的培养,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受到了制约。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逐渐开设了汉语言文学类的选修课,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改变了过传统的选修课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探索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课程建设思路,促进了汉语言文学学科在高职院校的发展。

一、高职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建设的重要性

(一)“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要求

高职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对提出的“实施育人为本,提高教育质量”的人才培养战略落实实施,目的为了提高我国的高等教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核心内容的人文素质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新一代的全面具备文学素养的人才,满足学生的人文主义需求。汉语言文学类课程是其他学科的学习基础,汉语言的掌握能力越强,更能加深对学科间的理解。

(二)打造高职院校的学科名片

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和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一张名片。在我国的名牌大学里,已经具备完善的选修课体系,这也成为学校的对比优势。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高职院校的选修课程的建设完善,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打造知名的名片,吸收更多的学子进入校园,提高了学校的美誉度,树立良好的口碑。

(三)素质教育专业化的需求

选修课程逐渐多元化、专业化,汉语言文学类课程作为一门基础的选修学科,知识内容覆盖面广,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人文视野,获得心灵上的人文主义体验。学习汉语言文学还能促进身心健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高度的思辨能力和理性判断能力,增添学生的文学气质,丰富个人的情感智慧。同时,素质教育发展趋势呈现专业化,专业的优秀教师团队对选修课的建设有促进作用,汉语言文学老师的专业化水平越高,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更高,直接关系着学生对学校的课程建设的整体评价。

二、高职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建设的现状

(一)汉语言文学的选修课课程性质认识不足

课程的设置首先要对课程性质的认识,才能明确课程的设置目标、课程发展途径、应用前景。认识到了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文学培养的性质,关系着选修课程的时间安排、课程的教学提纲的确定,教材的编写。部分高校对汉语言文学类的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文学类的选修课程存在感较低,这极大制约了汉语言文学科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目标定位不明确

汉语言文学的学科设置的目标认识不清晰,这是基于发展人的全面素质的学科,开拓学生的视野,应站在学生的终身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然而,高职的选修课程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仅仅注重培养就业服务人才,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欠缺。

(三)课程体系设置不系统

汉语言文学类课程涵盖内容丰富,区别于理工科的课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观点丰富,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因此,这也是高职院校中学生获得学分绩点最容易的学科。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的开课仅仅为了满足学生的学分要求,教师忽视了教育本身的意义,教学内容没有根据学生水平设置,仅仅为了开课而开课导致了课时不足、课程门槛不高、学习无效等现象。

三、高职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建设的思路

(一)优化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内容

高职汉语言文学类的选修课程开设并非全面,主要开设的课程分散而凌乱,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开设的课程构成的相互联系并不系统,缺乏对文学类课程的整体设计。基于此,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体系需要优化,重新构建文学课程的内容。首先需要对学生的文学学科的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学生对文学学科的需求划分层次,结合高职教育大纲,设置整体的文学课程教学体系,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分类和综合。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的汉语言课程主要有:演讲与口才,诗歌鉴赏,应用写作,现代汉语等。课程开设较为分散,因此需要统一规划,对课程内容分类设计。可以将课程分为三大类:语言、文学艺术、国学。分为这三大模块的主要依据是汉语言文学的由浅至深的层次性。具体而言,语言类的课程主要有应用写作,基本写作,文章创作,演讲与口才,实用口才艺术等;文学艺术类课程主要有近现代名作欣赏等;国学类的课程主要有论语、国学精粹等。按照类型进行的课程设置,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也突出了人文关怀,更关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对课程的分类一目了然,根据自身的文学积累选择相应层次的学习,并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提高选课的有效性,避免出现随意选课造成错误选课的现象。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设置既要针对性又要全面性,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系统地设置课程内容,课程设置细节处理到位,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二)强化对学生的选课指导

学生的选课系统要适当优化,部分高职院校的选课系统过于单一,仅仅给出课程名字,并未给出合适的课程说明以及课程前景应用,有的学生因为经验缺乏、自身知识结构受限,而未能选择到自己喜欢的课程。因此,为了减少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强化教师对学生的选课指导。通过指导学生认知自身兴趣和特长,通过个性化的指导认识自身兴趣特长间的发展差距。可以编制相应的选课指南,对每一门学科开课的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同时在选课系统公布每门学科的任课教师的资历、以及研究方向,帮助学生加深对待选课程的理解以及教师的授课方式,使选课更具针对性。

(二)建立课程评价制度

课程评价机制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很重要的评价机制。明确评价的指标参数,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课程进行量化打分,并保证课程评价的公平性。同时,学生选修课程的学习成果的评价也要有针对性,减少学生知识点记忆方面的考核,侧重对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同时,课程有效性的评价不仅仅通过考试的方式,还可通过其他形式考评。如撰写课程调研发展报告,发表学术论文等个人观点;还可以采用趣味性的形式,如主题演讲,诗歌朗诵等。学生在多重形式的考评里享受汉语言文学的魅力,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考评中感知自己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同时,汉语言文学课程评价应是动态评价,对教学期间的进行考核跟踪,落实主体监督的作用,学生考评和教师考评相结合,及时调整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保持课程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張婷凯.浅析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程的建设[J].鸭绿江月刊,2015(3).

猜你喜欢
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应用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高职“创业课”该怎么上?
高职英语发展史
提升高职“多元”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