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全世界做生意

2017-05-22 01:05彭纳
一带一路报道 2017年3期

文:本刊记者 彭纳

中欧·义新欧班列

与全世界做生意

文:本刊记者 彭纳

“义新欧”的开通让中国“货郎担”走出国门,与全世界做生意。

在义乌的外国友人采买年货。(义务市委宣传部 供图)

2014年11月18日,一列载满中国货物的列车缓缓驶离义乌火车站,一路向西穿越7个国家,飞驰13052公里,驶向西班牙马德里车站。这条被冠以最长货物线路、途经城市和国家最多、境外铁路换轨次数最多的列车,将中国的商品从义乌带往世界,也将散落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用一条铁轨串联在了一起。

列车在这条铁轨上飞驰了两年多,许多人的命运与这条“路”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也有许多人的命运随着列车一次次驶离被改写。

从东部沿海到欧洲腹地

2014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西班牙首相拉霍伊时表示,计划开行从浙江义乌出发,抵达马德里的“义新欧”班列,共同提升两国经贸合作水平。正是这一次会见,改变了一个公司的命运,推动了一次破冰之旅的开启。

几年前,义乌当地一家名为天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民营企业已经“嗅”到了铁路运输的商机。副总经理方旭东介绍,因为义乌商品市场的货物多走海路运输,陆路运输空间还未被很好开发。加之公司早年一直做内贸,对客户的需求了若指掌。因此,公司决定改变做内贸的方向,将眼光投向了铁路运输领域。

由于义乌小商品市场集散地的特殊性,运输货物的构成相对复杂,有些时候一节列车就像一个小型超市,这给列车过境申报、检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一个方面,民营企业经营铁路运输此前甚少,可借鉴的经验也是少之又少。多重困难考验着这个“新手”。

方旭东回忆,当时他们白天出门与客户沟通、与政府协调,晚上自学铁路运输的专业知识,常常在办公室待到凌晨,睡个囫囵觉,天一亮又是新一轮的开始。

经过几年磨砺,公司的探索在2013年初步见效,第一列从义乌开往国外的列车驶出了车站。这样的探索为后来的“义新欧”班列运行打下了基础。

方旭东坦言,因为考虑到市场稳定的需要,在公司整体运营的规划中,中亚地区是公司开发的重点。但随着“义新欧”班列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公司决定将5年-10年后的规划提前,借由“义新欧”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让公司搭上快速发展的“列车”。

与最初自己上门一家接着一家客户谈合作情况不同,如今,方旭东的来电,大多是客户主动打来提前预订班列车厢的。最初客户们的顾虑在班列的常态化运作中被一一消除。

当谈起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时,方旭东的语调略微提高,“定制服务是我们以后的目标。”当初在“义新欧”开通时,公司就将“服务”定为了关键词,而所谓的定制服务,则是一次全面升级。在不远的将来,客户有需要发送的货物,只需要打个电话,就能完成一次运输,就像寄快递那样简单。

义新欧班列到达西班牙马德里。(王建明 摄)

从“货郎担”到参与与国际贸易

义乌人自古喜欢走南闯北,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了解各地货物的需求,又熟悉线路,这些早期“走出去”的义乌人当起了“货郎担”,把这个地方的货物带到另一个需求量大的地方卖。“义新欧”的开通让“货郎担”走出国门,与全世界做生意。

走进盟德西班牙商品中心,宽敞的展出场地,被葡萄酒和橄榄油等西班牙特色商品填得满满的。这些商品都是搭乘“义新欧”远道而来。

在“义新欧”开通初期,当许多商家还在犹豫是否要将价值几百万的货物放到列车上时,浙江盟德进出口公司就义无反顾地作出了选择。

“你就不担心出什么问题吗?”当听到记者的问题时,总经理金海军笑着说:“担心是肯定有的,最大的担心就是铁路运输的时间问题,怕比海运时间长。”葡萄酒在运输中有一个特殊性,在经过海运的颠簸后,酒类产品会受到一些影响,需要半年时间来沉淀,帮助葡萄酒稳定,而通过铁路运回来的葡萄酒,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从这一方面考虑,公司更倾向于选择火车运输。

另一方面,金海军也算了一笔账,过去从宁波港通过海运将货物运回义乌,如今“义新欧”的运输时间大大缩短,货物从采购到运回,1个月左右就可以把整个交易完成,这是海运办不到的。

30个集装箱、15000瓶红酒,公司在第一趟回程的“义新欧”上“试水”,结果抵达义乌后,红酒被迅速一抢而空。

尝到了甜头,公司将运输方式固定在“义新欧”班列上。“现在一个月回程2趟,两个星期回来一次,每个月都可以申请回程,也可以临时安排,比如两趟运输量不够,我们可以要求加开班列。”金海军说,“义新欧”是一站式服务,我们有货物需要运输时,把货物运送到班列在马德里租用到仓库中,告诉班列运营商发货时间,其他事情都由运营方处理,我们不用操心。

随着“义新欧”的成熟,贸易市场也在逐渐变大,盟德进出口公司也将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与这家公司相同,越来越多的“新货郎担”,也将自己的发展与这趟班列的发展捆绑在了一起。

从“鹿港小镇”到商贸中心

“西班牙的中学希望跟义乌的中学建立友好关系。中东欧的记者团到访义乌,想一探义乌商贸物流快速发展背后的‘秘密’。坐落于丹麦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前不久也来了,有把儿基会中国采购中心搬迁到义乌来的设想,因为通过‘义新欧’可以把采购的货物直接运回欧洲总部……”在义乌市陆港管理局陆港发展科科长王建明的办公室,聊起这条铁轨带来的变化时,他感触颇深的是,除了商贸上的往来,这条铁轨还打通了义乌这个县级市与世界多方面的联系。

班列如今的发展与当初的规划密不可分,然而,在设计线路之初,西班牙并不是班列所要开往的地方。

在建设“义新欧”之前,“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发出,义乌“生意人”的敏感,使得他们很快意识到,这个倡议将带来一次与世界对话的机遇,因此,从那时起,结合新丝绸之路,开通一条向外延展的路,走向欧洲,被提上日程。

但这条路将通向何处?“选点时,我们侧重的是古丝绸之路,所以最初的设想是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德国杜伊斯堡。”王建明回忆道,但随后,西班牙逐渐进入视野。首先,考虑到义乌商业环境的特殊性——在西班牙经商的浙江人特别多,有充足的货物支撑铁路运输开设的可行性,而且马德里早已是义乌商品在欧洲市场很大的一个集散地,两地交往一直相当频繁,因此,在西班牙的侨领、侨社,多次提议开通班列到西班牙。另外,经过精心分析以后,西班牙成为班列终点可能性的理由也越来越明晰。

班列开通之后,其辐射效应逐渐显现,王建明打开电脑,专门将班列行进的路线图放大讲解道:“我们所有发往国外的班列,都是结合了马德里这条长线,每一趟班列发出以后,途中就可以到达华沙、杜伊斯堡等站点,在上下货物后,通过杜伊斯堡,将我们带出去的货物发散到包括意大利、捷克等国家。”除了货物发送国家的辐射效应,义乌这座城市的名声也辐射到了很多地方,“班列的开通,使得义乌与沿途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作为义乌这样的县级城市,之前跟这些国家几乎是没有交集的,其他国家也不知道义乌这个小城镇。现在走出去,只要谈到‘义新欧’,很多人自然就会提起义乌。”

在保证了班列常态化运作的同时,“义新欧”延展线路,国外设立分拨中心和班列服务中心的步伐也在加快。“把整条线路的作用发挥出来,不仅仅是列车的运输这么简单。我们立足义乌,面向全球,在不久将来,也许也会将亚洲的其他国家的货物利用列车发往欧洲等地。条件成熟以后,东盟也是一个我们考虑的方向,愿景非常多。”

从过去相对封闭到现在街头随处可见的异国面孔,从不知名的“鹿港小镇”到敞开怀抱迎接世界,一条铁路正改变着这座江南小镇。

责编:史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