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病毒病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2017-05-21 00:48侯振华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9期
关键词:防治大豆症状

侯振华

摘要:春大豆发病后,先是上部叶片出现淡黄绿相间的斑驳,叶肉沿着叶脉呈泡状凸起,接着斑驳皱缩越来越重,叶片畸形,叶肉突起,叶缘下卷,植株生长明显矮化,结荚数减少,荚细小,豆荚呈扁平、弯曲等畸形症状。发病春大豆成熟后,豆粒明显减小,并可引起豆粒出现浅褐色斑纹。

关键词:大豆 病毒病 症状 防治

1.发病症状

1.1轻花叶型

叶片平展,肉眼观察有淡黄色斑驳,摘下病叶透过日光可见有黄绿相间斑駁,植株生长基本正常。抗病品种和后期染病植株多表现此症状。

1.2重花叶型

病叶黄绿相间花叶,严重皱缩,叶肉突起,叶缘向后卷曲,叶脉坏死,植株矮化,暗绿色。

1.3皱叶花叶型

叶片皱缩,歪扭,叶脉泡状突起,植株矮化,结荚少。

1.4褐斑型

因豆粒脐部颜色而异。褐色脐的籽粒斑驳呈褐色,黄白色脐的呈浅褐色,黑色脐的呈黑色。

1.5芽枯型

病株茎顶及侧枝顶芽呈红褐色或褐色,萎缩卷曲,最后呈黑褐色枯死,植株矮化,茎秆易断。开花期表现症状多数花芽萎蔫不结荚。结荚期表现症状为豆荚上有圆形或无规则褐色斑块,豆荚多变为畸形。

1.6黄斑型

一般与轻花叶和皱缩花叶症状混生。这种情况有两种表现型,一种是黄斑坏死,多见南方各地,另一种是东北黄斑花叶。两种表现型多见于结荚期。前者植株上叶片皱缩为黄色斑驳,叶脉变褐坏死,一般老叶不皱缩,但植株上部叶片多呈皱缩花叶状。

2.病原

2.1苜蓿花叶病毒(AMV),AMV引起大豆叶片花叶症状,其特点是鲜明的黄色斑纹。引起大豆病毒病的3种病毒往往同时侵染大豆,田间所表现的症状往往不是单一症状,而是混合症状。

2.2大豆花叶病毒(SMV),SMV侵染大豆后引起大豆花叶症状。

2.3黄瓜花叶病毒(CMV),CMV引起大豆萎缩症状和豆粒轮纹状。

3.影响因素

3.1栽培管理因素加强大豆肥水管理,做到合理增施钾肥磷肥,干旱天气及时灌水、浇水,及时清除田间及周围杂草,培育健壮大豆植株能提高对病毒病抗性。适当提早春大豆播种期能减轻病毒病的发生。

3.2品种的抗病性不同大豆品种对病毒病的抗病性有明显的差异。

3.3气候因素天气干旱少雨,一方面对大豆生长产生不良影响,使抗病性下降,另一方面有利于蚜虫的生长和活动,而蚜虫是传播大豆病毒病的主要媒介。

4.防治措施

4.1农业防治

4.1.1播种前严格选种,清除褐斑粒。适时播种,使大豆在蚜虫盛发期前开花。苗期拔除病苗,及时防治蚜虫,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提高品种抗病能力。

4.1.2由于大豆花叶病毒以种子传播为主且品种间抗病能力差异较大,又由于各地花叶病毒生理小种不一,同一品种种植在不同地区其抗病性也不同,因此,应在明确该地区花叶病毒的主要生理小种基础上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

4.1.3侵染大豆的病毒,很多是通过种子传播,因此,种植无病毒种子是最有效的防治途径之一。建立无毒种子田要注意两点:一是种子田四周100米范围内无病毒寄主植物,二是种子田出苗后要及时清除病株,开花前再拔除一次病株,经3~4年种植即可得到无毒源种子。一级种子的种传率低于0.1%,商品种子(大田用种)种传率低于1%。

4.1.4防治蚜虫

大豆病毒大多由蚜虫传播,大豆种子田用银膜覆盖或将银膜条间隔插在田间,起避蚜、驱蚜作用,田间发现蚜虫要及时用药剂防治。蚜虫,体长1.2-1.6mm,长椭圆形,头、胸黑色,额瘤不明显,触角长1.1mm;腹部圆筒状,基部宽,黄绿色,腹管基半部灰色,端半部黑色,尾片圆锥形,具长毛7-10根,臀板末端钝圆,多毛。蚜虫发生量大,农业防治和天敌不能控制时,要在苗期或蚜虫盛发前防治。当有蚜株率达10%或平均每株有虫3-5头,即应防治。可选用40%克蚜星乳油800倍液或35%卵虫净乳油1000一15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800倍液、50%抗蚜威(辟蚜雾)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增效抗蚜威液剂2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抗蚜威有利于保护天敌,但由于蚜虫易产生抗药性,应注意轮换使用。也可用40%乐果乳油800倍,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或2.5%敌杀死乳油,5%来福灵乳油,10%溴氟菊酯乳油每亩15-20毫升,兑水40-50公斤喷雾。

4.1.5加强种子检疫管理

中国大豆分布广泛,播种季节各不相同,形成的病毒株有差异。品种交换及种子销售均可能引入非本地病毒或非本地的病毒株系,从而形成各种病毒或病毒株的交互感染,导致多病毒病流行。因此,需要种子管理部门和检疫部门严格把关。

4.2化学防治

在发病重的地区可在发病初期喷洒一些防治病毒病的药剂,以提高大豆植株的抗病性,如0.5%菇类蛋白质多糖300倍液、1.5%植病灵Ⅱ号乳油1000倍液、混合脂肪酸100倍液、5%菌毒清4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3次。

(作者单位:155802黑龙江省友谊农场第十一管理区)

猜你喜欢
防治大豆症状
Don’t B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