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森 这个时代有太多或精致或粗糙的利己主义者

2017-05-21 20:33董晗
电视指南 2017年5期
关键词:周梅森名义

董晗

《人民的名义》火了。不论是收视率还是话题讨论度,这部剧都已经是当无愧的“国民神剧”。多年销声匿迹的反腐题材国产剧的再次横空出世,让长期被历史古装、言情仙侠霸占的荧屏迎来了国产剧中的一股春风。原书作者兼同名电视剧编剧周梅森的名字也重出江湖,成为全民焦点。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就没有《人民的名义》的横空出世。

周梅森是江苏徐州人,1956年出生,曾在徐州韩桥煤矿当矿工。1979年他从徐州调到南京《青春》杂志社当文学编辑,几年后成为江苏省作协创作组专业作家。他的作品充满深沉的力量,从上世纪的《人间正道》始,他陆续写出《中国制造》《绝对权力》《至高利益》《国家公诉》《我主沉浮》等一批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小说。在《人民的名义》之前近八年时间,周梅森没有再出版过类似的小说,但他并未停止写作。作为改革开放后社会变迁的目睹者和记录者,周梅森时常有一种责任感,觉得自己“有义务写出来”,既然要做这个题材,就要讲真话,直面现实观察真实社会,观察反腐进行时,把问题讲深一点、透一点。可以说他对中国社会的观察思考二十多年来没有停止过,《人民的名义》的成功不是一时的爆发,是几十年坚守的回报。“生活已经远远走在了创作的前面。深度挖掘才可能追上火热的时代。我不认为《人民的名义》是多么了不起的作品,为啥人们关注?这是一种社会期待,人民对文艺的期待。因为你离人民太远了,或精致或粗糙,这个时代有太多的利己主义者。”

立足现实,跟上生活和时代

在《人民的名义》中,汉东省大风服装厂工人股权被该厂法人代表蔡成功卖掉,由此引发一系列股权纠纷,副市长丁义珍畏罪潜逃美国,诸多“老虎”由此被牵出。周梅森本人也亲身经历过一场股权纠纷。2014年,一家民企倒闭,他隐名持有的徐州当地一家银行的股权,被代持的民企朋友违规抵押了,周梅森陷入一场僵持两年、涉及金额4000万元的股权纠纷官司。“我隐名持有的徐州当地一家银行的股权,被代持的民企朋友违规抵押了,他资金链断裂,银行要收股权,而手持股权证自以为高枕无忧的我就此卷进了两年多的股权官司,它让我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地方经济的乱象,对人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这场股权官司就此走进了《人民的名义》。我就是小说和电视剧里股权被卖掉的倒霉的大风公司的工人们。我和工人们一样,陷到这个官司里面去,此前几十年赚的钱损失了。”

周梅森把它作为主线,竟然把以前搁置的小说救活了,而且写得特别顺手。用两年时间完成小说,先改编成话剧,后又改写成同名电视剧本。小说经过三审,电视剧经过四审,周梅森用“呕心沥血”形容自己和团队的付出。在他看来,这部剧能够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不过是小跑几步跟上了生活和时代,跟上了党和国家的反腐步伐。“中央的反腐成效越来越大,让一直静静观望的我有了信心。”

“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是大众对周梅森的评价,之所以擅长写官场小说、写经济领域,这和周梅森曾经挂职担任过政府官员的经历有关。1992年,周梅森作为作家到江苏省徐州市政府挂职当副秘书长,这是周梅森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段经历。通过挂职锻炼,他熟悉了政府体系运转的过程,对官场的了解和认识都更加深刻。在和官员交往的过程中,周梅森亲历过认识的官员从意气风发到贪污腐败沦为阶下囚,亲眼目睹了他们腐化的诱因、过程,是什么突破了他们贪婪的心理防线和人性呢?这其中,甚至有他十分看好的“能吏”。用他自己的话说,没有金刚钻怎么敢揽这个瓷器活呢?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的艺术顾问,周梅森的执笔也得到了检察系统的大力支持。从《国家公诉》到《人民的名义》,周梅森都被允许前往南京浦口监狱,与真实的落马贪官及檢察院的干部进行会谈,借此让作品得以充实。更重要的是,他非常想一窥身在铁栏另一端的他们心境几何。

但周梅森的创作又并非照搬自这些案例,更多的时候,他愿意从中纪委网站中取材。每当有官员落马,周梅森都会持续追踪,除了对官员的从政履历和贪腐经过进行研究,还会详细了解他们的成长背景,这些公开材料中的细节,成了周梅森探究官员腐败的故事源,很多时候,真实的案例会让编剧的想象力相形见绌。“现实可能比电视剧还要魔幻。”《人民的名义》开篇的第一个案子,你一定不陌生。一位部委项目处的处长,在机关房改房的家中被反贪总局问询。他吃着炸酱面,口口声声“人民”“党和政府”。他每个月只给乡下老母亲汇300块的生活费,家具装修土得掉渣。而最终,在他另一处隐蔽的豪宅里,办案人员找到了现金2亿3千9百55万4千6百块。“这个故事是有原型的,小官巨腐,能贪这么多!你能想象到吗?我写过不少反腐题材的小说,跟这些比都是小儿科了。腐败分子比我有想象力、创造力,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腐败事件,远远超出一个作家的想象。除非有一天,权力彻底被关进了制度的笼子,那时候我就要苦思冥想了。”

官场众生相,每一个人物都饱含深意

《人民的名义》不仅火了,更成为了很多年轻人追捧的“神剧”,饰演“达康书记”的吴刚更是成为新晋“网红”,被做成表情包在新媒体上广为流传。电视台有数据表明,追《人民的名义》的观众的里面,年轻人占了60%,政治反腐剧得到了年轻人的热捧是谁都意想不到的事,周梅森也坦言自己“感到很兴奋”。“我看到收视统计数据很惊讶。女性观众比男性观众多,年轻人竟然占了一半以上,所以我感到非常欣慰。都说现在年轻人喜欢玄幻,喜欢小鲜肉,根本不喜欢正经东西。不是这个情况。不是他们不想看,你们什么时候拿过好作品?

“很多的孩子一看就看进去了,说从小没看过这种剧,不知道中国还有这种政治剧。你给人三聚氰胺吃,说他们就喜欢三聚氰胺,这是没道理的。所以说,责任还在我们(创作者)身上。不能怪年轻人。”

为什么该剧的收视群体竟然如此宽泛?那就不得不提该剧在风格上的“接地气”,贴近新时代特征,把脉观众新时期的审美脉流,将厚重、敏锐题材在影像、表述上做了深入浅出、充满日常生活化的处理。其邀约参演的数十位明星都非政治剧面孔,他们其中很不少是偶像剧、古装剧、生活剧的常客,这既从表演上保证了实力品质,更从观感上强调了“新鲜度”。此外,在视觉感受上与十年前的政治剧相比,色调上更加亮眼,演员的造型也更趋于年轻时尚化。更重要的还有周梅森对于戏剧人物深入的刻画,这一出官场众生相,每个人每一句话说出来,都饱含深意,让人琢磨良久。

对于主角侯亮平频频被诟病人物太脸谱化,过于“伟光正”,周梅森如此回应:“就像一把安全锁。我故意没有给他太多政治资源、家庭背景的交代,赋予他一些理想主义的色彩。像法官戴假发一样,这个人物本身就是带有一种符号性。我们太需要英雄了,呼唤像侯亮平一样的秉公执法、执法如山的英雄。”至于许亚军扮演公安厅厅长祁同伟,他从一个贫寒子弟一步步奋斗成为高官,却最终倒在了自己的贪欲之下,为何要这样设置?周梅森说:“这个时代创造着奇迹,很多一无所有的人改变了命运,我们今天的奋斗决定家族的未来,你或者成为三代贫户,或者富贵。在急剧变化中,权和钱在结合,道德在崩溃,规矩都乱了,一切空子都可以钻。这种人容易出来,和《平凡的世界》里面的都不一样,那些都有规矩。他破坏着规矩,也在创造规矩,甚至能把老家的狗弄来当警犬,吃上一份皇粮,远房表弟带人强暴一个打工妹,他就花点钱私了,把一帮强奸犯全放了。”

而火爆全网的“达康书记”在周梅森看来虽然是好人,但就像海瑞这种人,其实很难让人接受。“老婆新衣裳都穿不上,一天到晚打补丁。大明王朝没有高薪养廉,俸禄非常少,饭都吃不饱,你怎么办呢?你对家庭负起责任了没有?欧阳菁的理论,我摆出来给大家看,大家来评判。”

李达康的太太欧阳菁喜欢看《来自星星的你》,周梅森认为:“生活中好多中年妇女是戏迷,而且能够看七八遍,非常真实。”一些中年妇女渴望爱情,内心干涸,又引出另外一个话题。像李达康这样的人物,欧阳菁控诉他,周梅森对她充满同情。“我们都知道海瑞是好人,但你家有个海瑞试试看。你是希望有一个表哥是李达康,还是祁同伟?我问亲戚朋友,都希望有祁同伟。而且李达康这种干部其实是很容易出问题的。我在《绝对权力》里就写过,以干事为名,就要集权,就要不受监督,怎能不出问题?于是发生了塌方式腐败。能源领域的腐败是一个典型。如果有第二部,他是要变坏的,可能会‘进去。”这些对现实尖锐的照见,看得人不可谓不心惊。周梅森说,一个民族在崛起的过程中,文学总不在场,总是站在圈子外面,描绘自己那一点小小的感受,这是不可思议的,这样文学必然会与人民越来越远。“捞了多少钱、房子,搞了多少女人都不是我创作的重点,你要写出腐败怎么伤害百姓,百姓对腐败的切肤之痛,否则百姓不会关心这些事情。此外,反腐剧还要突出人性,要有对人性的挖掘和探讨。”

猜你喜欢
周梅森名义
假蜂蜜
周梅森:走在滚烫的时代现场
名义的背面
以人民的名义
《人民的名义》作者周梅森:从矿工到“政治小说第一人”
“资深股民”周梅森:300万巨亏后的人生逆袭
周梅森:三本书影响三段人生
周梅森的“智斗”人生
爱国婊
赌上爷爷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