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寻
预约挂号、支付随访、出院后管理……越来越多的移动医疗产品开始走入我们的生活,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移动医疗发展趋势更为迅猛。
传统的医疗护理模式正被信息技术改变。但现实中,移动医疗似乎并没有很好地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大型三甲医院依然人满为患。那么,移动医疗到底遭遇了怎样的瓶颈和痛点?移动医疗的未来是否值得期待?
改变就医模式
2015年,“互联网+”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两年过去了,“互联网+医疗”已不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主任马秀珍说,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展相关诊疗活动,既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资源不足地区共享优质医疗资源的便捷通道。
在往年的移动医疗产业大会上,许升达常感到无所事事。但近年来的情况出现很大变化,许升达要面对很多医生、IT专家、风险投资人士的咨询。许升达是厦门凌拓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凌拓科技”)总经理,公司主要从事可穿戴设备的研发,主要应用于移动医疗领域。
通过使用相关设备,医生可以远距离及时收集、存储、分析和病人生命体征方面的数据,展开病情监测;利用覆盖完善的移动网络,通过手机对偏远地区的医生进行专业培训和远程支持。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白春学看来,传统的“到医院看病、门诊随访”的医疗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健康资源的需求,而且无法有效地做到对重要器官疾病的提前预警、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将现有的“病发后到医院”的被动治疗模式改为“及早预警和及早主动治疗”的现代医学模式。
随着现代IT技术、无限传感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医疗模式逐渐成为现实。“综合运用云计算、无线传感器及相关软件的物联网医学,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检测重要器官功能、支持实时抢救与治疗,对海量检测数据进行深度加工和挖掘,精细、动态和智慧地管理疾病预警,更早进行诊断和监护治疗,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同时进行临床试验的数据采集。”白春学表示。
“互联网医院并不是‘医院。”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坦言,移动医疗目前形不成气候,实际提供的仅仅是医疗咨询服务,并不具备“医院”资质。医院看病这一形式目前不是移动医疗可以替代的。但是,赵平肯定地表示,在目前的医疗状况下,互联网医院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可以给实体医院提供辅助。
前景被看好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和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共同发布了移动医疗白皮书,预测今明两年将是移动医疗快速发展时期。”工信息部信息化推进司郭顺义称。
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卢朝霞则表示,移动医疗拥有巨大的蓝海市场。首先是亚健康人群大幅增加。相关调查发现,35岁至65岁的人群正在成为慢性病大军。其中,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和脂肪肝、高血压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疾病发生之前通常有“生理异常”,通过移动医疗设备对亚健康指标进行测量,可以提早发现慢性病,有利于治疗。
其次是老龄化加剧,预计2020年-2050年中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不断加剧的老龄化趋势是医疗保健增长的基础。空巢化趋势与独居老人增多,对远程实时监控的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需求量将不断增加。此外,人力成本上升也在推动对远程实时监控的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需求量的增加。
第三是慢性病年轻化,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其中,糖尿病患者目前超过1亿人,高血压病人超过2亿人。
“上述三大人群都需要时刻的健康监测,这催生了对移动医疗设备的剛性需求。”卢朝霞表示,移动医疗设备能够实现长时间的动态监测,提供全面的临床诊断数据;有利于寻找病因,实现防病和早期治疗。
同时,通过移动智能医疗设备可以持续跟踪患者后续情况,医生可以动态评价药物的疗效,及时跟踪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对暂时无法痊愈的疾病,如糖尿病,需要进行饮食控制和血糖监控。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预计2017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达到125.3亿元。郭顺义表示,工信部一直在推动医疗产业信息化,提高宽带接入能力,助力移动医疗产业发展。
近年来,中国移动医疗产业市场迅速扩张,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约为29.5亿元;2015年增长44.7%,达到42.7亿元;预计2017年将达到120.8亿元。从用户规模来看,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用户规模0.72亿人,2015年增长到1.38亿人。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国家对医疗事业的重视、大众对医疗健康的关注、移动医疗本身的优势助力移动医疗将保持长期增长的态势。
权威机构预计,到2020年,中国数字化医疗市场规模将达7000亿元人民币。在2015年上半年,国内移动医疗风投总额近8亿美元,超过2014年全年45亿元人民币的总和,全国移动医疗平台数量超过2000个。
如何盈利是难题
去年,借着一股席卷中国移动医疗行业的投资浪潮,医疗健康应用“平安好医生”在一轮融资中估值达30亿美元,平安好医生的竞争对手 “春雨医生”也都跨入了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初创企业行列,但投资者现在开始对这类企业实现盈利的能力失去信心。
2016年10月5日晚,北京春雨天下软件有限公司(春雨医生)创始人兼CEO张锐因突发心肌梗死,不幸在北京去世,享年44岁。张锐的突然离世,亦在创业圈内掀起反思,创业不易,移动医疗创业由于触及传统医疗体系更难。
春雨医生是移动医疗领域最能够吸金的一家公司。2011年11月,上线仅几个月的春雨医生就获得了蓝驰创投150万美元的投资。2013年2月,春雨医生再获得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8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直到2014年8月19日,春雨以5000万美元的创纪录C轮融资让整个市场都为之震惊。
投资方之一的蓝驰创投合伙人陈维广称,之所以持续投资春雨健康,是断定在中国移动健康领域必然会孕育出市值超越百亿美元的巨型公司,非春雨医生莫属。即便如此,移动医疗走过的几年里,从喧闹到冷静,张锐一直焦虑的是春雨的盈利模式。
在春雨医生即将上市的关键时刻,张锐突然离去。对移动医疗整个行业来说,张锐的逝世折射出整个行业艰辛的发展历程。从市场层面看,移动医疗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据艾媒咨询显示,到2016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达到74.2亿元,2018年,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将高达184.3亿。
就在2016年6月份,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中国移动医疗市场增速达20%以上,而据统计,从2015年12月到2016年1月这短短两个月,就有近十家移动医疗互联网项目获得融资。
艾媒咨询相关报告还称,2015年1至12月在线医疗行业App端月度使用次数呈逐月上升趋势,12月更是增长至17.1亿次,超越PC端(基本稳定在4亿次)并且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
在资本寒冬到来之前,资本对移动医疗行业的青睐也是显而易见的。相关数据表明,在被称为“互联网+”元年的2015年,移动医疗领域共发生投融资221起,同比增长445.4%。
但是,随着去年8月份移动医疗第一股就医160(宁远科技:834750)裁员三分之一的消息被曝光,移动医疗的盈利能力再次受到大众的关注。就医160发布的2015年年报显示,当年实现营业收入2371.98万元,亏损高达7136.8万。
作为行业领军者的春雨医生,虽然2015年实现营收1.3亿,盈利达到3000万,但其用户数量已经超过3000万人,从这一角度看,即使是春雨医生,盈利依然是一个重大的难题。
行业呈现井喷式发展的同时,却没有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于是,熬不下去的企业只能默默地退出市场。如成立于2013年9月的心卫士,主营心电监护及自动心电解析的远程实时健康信息服务系统;成立于2013年10月的金健康伴侣,为病人记录血压、血糖数据,进行健康管理等均退出了市场。
北京鼎臣医药咨询中心创始人史立臣此前曾表达了自己对移动医疗盈利模式的担忧。如今他再次表示,移动医疗在盈利上存在“先天不足”,国内医疗在门诊费用上与国外相比要低很多,利润微薄,但许多App恰恰是把盈利重心放在诊疗环节。此外,有些移动医疗企业试图在药品上寻找突破,但药企和医院两方都很难接受。
今年80%企业将被淘汰
乔芳帆认为,中 国医疗领域存在大量的市场需求,但是有效供给却极为不足。这也使得投资者看准这一市场空白,纷纷开展各类创业项目。虽然一度吸引了资本的青睐,但是想要做起来依旧是难度不小,不少巨头企业甚至退出移动医疗的布局和投资。
近日,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宣布,3月10日起关闭在线医疗咨询服务平台“百度医生”,所有服务将于4月1日前正式结束。百度自2015年开始关注移动医疗领域,曾推出过不少相关服务,市场反映不错。但在魏则西事件后,声誉受损。
根据百度医生官网数据显示,“百度医生”已在中国343个城市开通,涵盖超过近1.3万家医院,累计服务人数超过900万人次。2月初百度曾调整过医疗事业部,除了部分业务转入其他团队,其他业务则关闭。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表示,现在移动医疗太浮躁了,应该进入冷静、反思期。他透露,2016年下半年移动医疗成为融资最难的行业之一,就是因为投资公司没办法证明这件事是靠谱的。
他预计今年年底或将有80%的移动医疗机构面临出局。“医疗是一个整合社会资源的事情,不是一个纯粹互联网的事,医疗又是一个关乎人命关天的事情,很容易出问题。”
事实上,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一家从事移动医疗领域的企业,旗下涵盖了实体医院、互联网医院、医药电商等领域。2016年6月,其旗下的39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运行。
而在这之前的2015年9月,朗玛信息旗下的第一家互联网医院——贵州互联网医院已经上线运行。据了解,贵州互联网医院以三甲、二甲医院为核心,以社区(乡镇)医院、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实体药店等便民场所为就诊点,使得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成为互联网医院的自然延伸。
王偉表示,在短短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里,贵州互联网医院已经为贵州地区提供了数十万次的服务,贵州互联网医院的单日视频问诊量已经突破6000人次。但他也承认,贵阳互联网医院整个投入了两年的时间,这两年是没有收入的。“但是每天有超过6000人次的病人,并且有超过60%的病人是慢病病人,我认为这个价值是巨大的。”
王伟表示,2013年在选择做移动医疗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能耐得住3到5年的浸润期。 “目前,我国在移动医疗领域百花齐放,为创业者提供了很多机会。”对于移动医疗是不是真的能成气候,蓝驰创投合伙人陈维广表示,每一个创新业态的出现,不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移动医疗的创业公司一开始是满足少数人群的,但以后会有许多机会。
制度理念待同步
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涉足医疗,一系列问题也开始显现。事实上,通过移动医疗的试水,业内人士也发现了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
谈及目前众多互联网医院的实践,马秀珍坦言,在筹备建设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缺乏相关法律依据。她建议,构建多方参与机制,通过政府的监督和引导,形成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共同参与的创新治理模式。完善“互联网+医疗”相关顶层设计,建立完善互联网医院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
“与互联网医院一样,以网络医疗咨询和药物销售为服务内容的网上医疗机构也急需规范。”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秋表示,目前国内的移动医疗App至少有3000多个,83.2%的网民有过网络问诊经历。然而,除了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移动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外,未有其他法规细则。
这使得不少网站打着“健康咨询”的旗号,行网络诊疗之实。不仅如此,针对网络非法诊疗、药托、医托等问题,相关部门也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方式。而正规平台网络问诊中出现的纠纷主要依靠平台自身调解,相关职能部门并未介入。
“中国要逐步建立移动医疗管理标准,虽然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经就此出台了一些,但我个人认为远远不够细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举例说,应建立远程医疗影像传输标准,因为在心电图传输方面,只有达到相应标准,医生才能分辨清楚而不至于影响诊断。
作为移动医疗的实践大咖,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呼吁,从国家的角度推动医生多点执业、医药分离等发展。“从信息手段、技术角度来说,这些目标并不难实现,关键是制度和理念。”
而对于放开移动医疗市场的呼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科管委会主任张澍认为,目前移动医疗未完全实行市场机制,与不同部门对“移动医疗的安全是否有保障”问题存在分歧有关。他指出,无论如何发展,都必须坚持以患者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