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魏树人先生对谈太极研习(上)

2017-05-20 20:09欧阳斌
文史博览·文史 2017年5期
关键词:奥妙妙手形体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健康中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将推进“健康中国”提到了新的高度。为适应“健康中国”的建设要求,湖南省在2016年召开的省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奋力推进“健康湖南”建设。

2015年,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欧阳斌曾就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加大推广普及武术、太极拳的力度提出8点建议,获得时任省长杜家毫的肯定和批示。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是全世界太极拳爱好者的“世界太极日”,为此本刊特辟“太极对谈录”栏目,刊发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2010年3月1日下午,北京昌平区北七家镇魏家,魏树人与欧阳斌谈研习太极真谛。

用心体味拳术奥妙

欧阳斌(以下简称欧阳):我练拳主要是养生。今天来,先把老六路的前面几个动作演示一下,再请您指教。行不行?

魏树人(以下简称魏):可以。

[欧阳斌演练杨氏太极拳(老六路)第一路]

魏:好,練了多长时间?

欧阳:将近三个月。

魏:你可能原来学过太极?

欧阳:1989年我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曾经学过一段,但是没有学下去,只初步了解一点点。真正学,是这次从老六路开始。

魏:很有心得体会。你的拳术根据太极的要求,在静的方面做得很够。因这个太极拳术是偏于养生,也就是说太极爱好者对太极的追求是建立在养生方面的。也正是这个八十九式,是汪永泉老前辈从杨家得来的东西。太极拳法中说“招”和“术”,其中“术”是偏于养生的。在养生方面,“术”是属于神意气。尤其意、气内功最终目的就是要精神提得起。

神是一种奥妙,按吴图南先生所说,神是精与气的化合。但并非像有些宣传所说的——神近乎迷信。神的方面是出于一种灵感的出现,这个灵感就是对事物的一切都能分析得特别明了清晰。

比如像流传很久的太极拳说法是运用在心,实际上不是运用在心,还是需要用脑子去想象。因为太极拳的神意气,意是首先出来的,拳术上的运用在心,是指出拳必须是以意来领。意是心意之意,就是从无到有。意处于人之正中,就像是佛教的佛祖心中坐的感觉。这种感觉是间断出现的,它是基于“空”。

“空”的前提是什么呢?是“静”,就是在初学太极拳的时候,必须用心领会“空”。当练到一定时间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运用在心,还是你脑海中对拳艺的记忆,这就是有意出无意。

灵感这东西目前在科学上还解释不透,所以要知道,运用在心必须初步认识“空”。目前你还是有意去记忆,没有到运用到心,也就是拳书中常说的“脱规矩就是更好地守规矩”,要求就是“无意出真意”,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灵感。

那么说现在第一步要做到的,就是怎么去心静。刚才已经说了,心静不是用脑子去想,而是凭着逐渐无意形成一种意领,也就是拳谱中明确指出的“凡此皆是意”。不是形,也就是说重意不重形体,这才能把阴阳摆平了,才能进入“体”跟“用”。既然能够在“体”,即“招”中能得到“术”,那么在“术”中又有“招”,这就是招中术,术中招,也就是所谓的双修。

往往太极拳是偏于形体的锻炼,那么形体的锻炼与“以意领形”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以意领形才能够出现意先呈现,然后你在长时间练习中无意之间出现太极拳的内气,也就是说太极里气体的出现是由于“意”转向无意出真意,这个气才会出现。

意能囊括气,气能与意合才称作意气之功。长期意领气催才能得到意气内功产生的奥妙,就是神。每个人的身体都隐藏着这种奥妙,但怎么利用?这是一个问题。

欧阳:我看您家挂着一幅字“志无盈求,事无过用,和而不同,为而不争”,其中“和而不同”是孔子的,“为而不争”是老子的话,前两句该如何解读。

魏:一切的事情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到最终都是无不为。对事物的看法不是有目的地去做,而是无意为之。联系这句话来说,无意之中的判断,即我早就看到这件事必定会出现,事情出现就提前知道它好的一方面,避免它坏的方面,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无我无为”。对所有的事物没有过多的要求,自然形成的,如同太极拳的恰到好处。因为没有什么要求,所以就不会过,太极中也有这种情况。

拳谱中说,无过不及,尤其是王宗岳老先生。那么到底是无过呢?还是做到不及?一般提到这句话就说明做过了,就是有求了;不及的方面,就是恰好的方面,就是做得太多了,没有用简单方式囊括关键问题,没有分清哪些有内在的联系。实际上从文字上看,好像都是千篇一律了。所以太极的修炼方式方法,不脱离老子、墨子等先贤的说法,是集于各先人的看法。

入静方知动之奇

欧阳:以我刚才演练的一路来看,您对我有什么指教?

魏:刚才你走(练)了一路,思维和领会还是比较快的。拳谱中有一段话,完全以形体的锻炼是一九,九阳一阴,也就是说偏于力气(这个气不是以后我们所说的太极拳的气)的要求,偏于硬手,劲、手不是松软圆活,更不是松散通空,也不是松散。还是偏于骨骼,没有进入积柔成刚。

二八呢?就是八成的形体,二成阴面的内功,这当然比一九要强。我刚才说的三七,三成的对“术”的理解,七成的形体锻炼。要说这么短的时间能到这个地步,可以说很有心得体会。四六称之为好手,但还不能成为妙手,要五阴五阳才能称之为妙手,也就是阴阳平衡,太极的要求。

欧阳:哦,五阴五阳才是妙手。

魏:五阴五阳方为妙手,妙手一招一太极。就是说妙手的所有的行为阴阳都是合着的,都是互寓的。那么刚才谈到你练拳的境界,再要求一步呢,就必须一步一步往上升。

如何往上升呢?就是要在三七的基础上加强“无意出真意”,拳论上有句话“手舞足蹈己不知”,这是进入什么状态呢?不是一种很自由很散漫的状态,而是趋向于“无意出真意”,是处于一种“静”的状态,才能静极思动,就是以静带动。拳谱上说过,不静不见动之奇。

就是说,你没有做到真正的静就见不到真正的动的开始,也就是说你是有意去做纯动作。要真正到“静”这个地步,就进入了“松散通空”的“空”的境界,就是“手舞足蹈己不知”的境界。在汪老师的传拳方面是有明确的说法,就是“手出足移己不知”。

比如说“手挥琵琶”也好,或者“搂膝拗步”也好,动作如何不僵硬呢?从你外表看,这么短的时间练到这个地步是很不错了。但若要严格要求,三七不是目的地,目的地是五阴五阳,所以没有真正的“静”就不会有太极拳内功的出现。

欧阳:我在研究一种状态,就是您所说的“化境”,什么是“入化境”?

魏:第七个步骤,入化境就是一个“空”。这个化境就是老子所说的“无我无为”,也就是练太极拳所说的“手出足移己不知”。在练习太极拳时手出去了,脚出去了,但是脑子里不知道,这时就是运用在心。要是猛然间去理解这句话,好像这个人得了痴呆症了,不会控制自己的形体了,但实际不是。由于“无我无为”的前提是无不为,这种“无我无为”是自然出现的。

往拳术上说,你的手起来,是谁让你起来的?你一开始手起来,那为什么这么起来?为什么手心朝上变为手心朝下,再伸出去?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其实,你做很多的动作没突破上肢运动,然后上肢带动下肢,上下相随,再掌握肩、腰、胯,使形体达到太极拳的要求——周身一家,也就是手与足合,肩与胯合,那不是一说就可以合的事情,是在产生自然而不是有意地让手必须与足合,肩必须与胯合。

这并不是目的地,没有才是目的地。也就是你刚才问的入化境,这个化境就是什么也没有的境界,也就是全体透空,这就入化境了。

在八十九式中就写了七个步骤,其中第七个步骤的大概意思就是“身无形,手无相,全体透空”。而一般人练拳就是先看到形体锻炼,看人家练得很不错,也去模仿,但模仿能达到三七就不错了。

承传功法靠领悟

欧阳:魏老师,我现在在体会您的《太极拳术理论与剖析》,“太极草堂,壬午柴扉闭,学子续承传”如何理解?

魏:这本书在香港出版,由于编排的领悟与理解,还是有所条件限制的。壬午年是2002年。壬午柴扉闭是指进入壬午年,我的门户关了,为什么关了?是我要看看学生的学习、闯荡、领悟究竟能到什么地步。汪老师有过一句话,他讲到最后就讲了这么一句话,你们能掌握“时机奥妙”四个字,他就不说了。

欧阳:时机奥妙,就是这句话:奥妙尽在时机中。

魏:对,其实这句话是倒过来说的,这种奥妙就在于时机。汪老师讲的时机奥妙,你们能掌握时机,这奥妙就自然出现了,我就不再往下讲了。在当时那会儿,老师确实不再往下讲了。也就是说太极拳这方面,杨家的东西,以我的领会,我全讲给你们了,我要检验你们是不是有心得体会的出现,你们能不能掌握这种时机。

当时我们也不太理解,误认为是恰到好处。时机在太极拳高级功法也不可能写出这么深刻的想法。那么时机到底是什么?就是自然出现的灵感。时时刻刻,你一言谈我就知道你的目的,事物一出现我就知道事物最终导致什么结果,比如对社会的推动需政策的“领”,每个人对政策有他的看法,虽然政策写得很明确,但怎么看都可以。如果你领会得正确,一样的事情,三个人处理,你就会处理得特别对,正是政策所要达到的效果。

時机到底应该如何领会?它是自然出现,在练太极拳的过程中,就是不用动脑子,手就这么起来,它肯定守规矩。比如说,你刚才演练中有几个动作超过了肩圈,抬手过高了。

欧阳:那就不守规矩了。

魏:是意要高,形是被领的,形要脱规矩,不要把手举得老高老高的。你把手举得高高的,你觉得好,但实际上会出现腕部的僵直,没有松开,肘部没有松开,很可能导致肩部的不舒适。这样你就淡薄了松散通。再比如说,直过了,没有曲不行。要直中求曲,曲直相求。这就是老子的那句话,事无过用。

太极拳的松散通,气势不只是在内,而是内外合一,也就是太极拳所说的内外相合。你要把内气理解成在内不在外就违背了太极拳的要求。因为内外相合,你胳臂出去只能在半米至一米,形体不够,气势也不要超出那么远,所以人的外部轮廓上的气势只有30公分,不到1尺。

气势好的时候也不到1米,也就是半米或者半米多一点。这就说明这手是被这气势所领着的。这时候练拳不是为了松开腕而松开腕,而是在什么情况下都处于松的状态。尤其要注意腕部要松,书中说“腕部要微鼓”,不能是直的。如果你腕是直的就偏离了五阴五阳,这是你以后要注意的。

阴阳没有绝对平衡,太极拳的高境界要求是偶然间出现,有时也比较长一点时间出现的是阴大于阳,阴大约占51%,阳大约占49%。你不能有这个额定的想法,阴一定就是51%。它的意思是,在这个时间段总是意在先,就是意领形,阴领着阳。阳是偏于看得见的东西,也就是你这个拳体。拳体的最终目的是透空,透空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没有,身无形,手无相,就是积柔成刚,也才有太极拳养生,培养元气的目的,才能提得起精神。

透空才能更好养生

欧阳:您书上写的四句话“神视凌空点运行,心纳意吞背气呈。足移手出己不知,奥妙尽在时机中”,请用最通俗的方式解释一下。

魏:“神视凌空点运行”这句话要分开理解,“神视凌空”是要看到集中,好比你射箭的时候要看到靶子,要命中靶子。靶子在这里是一种空洞的概念,你真正看到那个点,就集中不会分散,分散就不集中,这个点是集中与分散的说法。

“点运行”则表示这个集中点不是静止不动的,它在运行,所有的物体都在运行。比如太阳、星星和地球,并不是看到的那样一动不动,而是在变化,只是人感觉不到而已,否则就没有白天黑夜,没有太阳黑子。这个集中点一直在变化,因为它受宇宙中的大气的影响而不断变化。太极的形体运动中,所有点都在变化,都在运动。手扶有时是引领,有时是回来。

具体如何理解“点运行”呢?就好比你开始做的“搂膝拗步”,腿的顺序,是扭着的,同时手是出去的,是去扶什么,是去扶凌空的一个靶子。看上去没有,而我扶的时候又有。这个点由于它是分散到集中,吸引着你的手由分散到集中。那么,这手怎么起来的?是意气领起来的。因而“点运行”这个点可以集中,可以消失。消失就是分散,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从无到有。

综合来说,“神视凌空点运行”的意思是说点从分散的、从渺渺茫茫中来的,慢慢地来,来了又慢慢分散。好比说星星在天空中来回穿梭,尤其是夏季看得很清楚。它是被某一物体吸引,慢慢靠拢,但到了某一点又开始相互排斥,两者不会碰到一块。这个(道理)在太极拳到了一定深度就知道了,要避实就虚,以虚带实。

欧阳:那么“心纳意吞背气呈”如何理解?

魏:“心纳意吞背气呈”的心不是心脏的心,而是中心之心;纳是出纳的纳。心、意两者是一码事,心纳的思维偏于形体,意吞就是强调太极拳的那个意。也就是说,它来了,你是要还是不要呢?它的分散与集中,你要了才能背气呈。也就是说事物的合二为一,事物的运动是合了再分,合了以后一定要分开;分开之中又孕育着合,这就叫作开合相寓。

欧阳:那您所说的“足移手出己不知”,就是自己不知道。

魏:这个就是无意出真意。事物必然都在前进、变化,你手出去了,什么时候要回来?出去长短多少?手出去也好,手上去也好,要提前考虑运行的终点。终点再走就是僵直,不要僵直。

比方说吧,现在我手出去了,一直出,这后背就不是松散了,这练拳就一身不舒适了,背臂就会是僵的了。因为你是直中直,不是直中寓曲。什么是直中寓曲呢?就是你手伸到合适的时候就弯曲过来,永远要掌握合适。

这里要集中说明的一个是腕的微鼓,你塌腕是不对的。塌腕,坠肘又沉肩就偏于下,没有上,上下应该是相随的。人的骨骼也是这样,你的腕是微鼓的,就会肘坠腰圈。那么这三个就必定是上么,也不是,肩要松开。所以只是要用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就主宰腰上了。人的关键是在腰上,腰为统帅气为旗。这就说明,手出去在舒服的情况下就是直中寓曲,舒服过去一点就是僵硬,这个差距用眼睛看不出。有了这个才能达到我们开始说的“足移手出己不知”。

所谓脱规矩,守规矩,并不是说手要伸得特别直,然后再转过来,那是僵硬。同时,坠肘、松肩、鼓腕,这是干什么呢?是做松散通空的“通”,但最终的目的不是“松散通”,而是“空”,是入化境,是身无形,手无相,全体透空,再加上老子的无我无为。那手要翻过来,不是你要翻的,而是你手出去的时候,意领气催。手因为有气托着,所以才轻灵,所以才手出足移,自己不知道。

背气呈不是行使一次就永远背气呈,每次练一个动作可以有一次或两次“心吞意纳背气呈”,如此循环往复不停,才能在你身上达到全体透空,入化境。空不了自己,就无法更好地养生。

空到什么時候呢?要逐步出现几种现象,人的五脏六腑不知道,呼吸处于一种汪老师所说的“不呼不吸”,实际上是深、细匀、长,要在呼吸很微弱中产生动、静。练太极拳有的人强调必须是走出去,在空气比较好的地方,这是条件论。而在太极拳中某一个地方别人不适合,你适合了,这就是养生的阴阳变换。

书上说,“心吞意纳背气呈”就是要透空自己,透空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不考虑五脏六腑,因为你在外面就是“足移手出己不知”。这时你能吞进来,背气能出去。

背气呈到底是什么?就是书中提到的“偎锅底”。这个杨家特地没有对外传,也就是汪老师体会的“偎球皮”,两者其实一样的。“偎锅底”不要趋于用锅底把你囊括起来,不要与锅子去挤、靠。“偎锅底”“偎球皮”与背气呈其实就是背后的气,也就是佛家、道家所说的背光、头光,玄顶就是头光,像庙中或画上的神像上头部的光,就是一种气势。背光是身后的气势,也就是太极拳内与外相合的目的地,所以在外不在内才是全体透空,如果说外也有内也有那就不是全体透空了。

现在说全体透空就好像周身处于一种松散状态,他自然就会通,而心吞意纳就是把他集中后分散,集中就是通,分散就是空。目的就是练到人的五脏六腑处于一种“无”的状态。不会说什么我胃不合适,呼吸不行的状态,这就是你开始所说的养生。这必须处于松散通空。

“足移手出己不知”就是一种空,我的手出去,脚出去,我自己不知道,是意先出去,意领着的。这就说明第一句话“神视凌空点运行”,是意在领着的,往远处走了,分散了,就空了。实际上它还存在着,还在领着,只是你看不见了。

那出去了怎么回来呢?事情的万物都是集中到分散,某一种气势由起到落,这就是动与静的关系。这是自然的动与静,不是人为的。

手出去后回来的时候有一个转换,就好像摸着球皮去转换,就是合回来,仍然是领着去,领着回来,合上,又领出去了,分开了,循环不已。这时你脚起来,不是你自己要脚起来,而是“心吞意纳背气呈”,他让你起来的,你的脚自然就起来了。就好像你踩着气垫上,要放松,你手出足移不费劲,自己不知道。

第四句话“奥妙尽在时机中”,这个我们开始讲过了,就是你掌握了时机,奥妙就自然会出现。这四句话能概括说明这拳术里面既有拳又有术,拳就是招,术就是内功,要通过招。招和术是合一的。

欧阳:谢谢魏老师,感受颇多,我会悉心体会。(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奥妙妙手形体
重新组合的奥妙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折叠中的“奥妙”
大千世界
昙花开放的时候
棋王赛“妙手”拾萃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