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振东
摘要:管仲故里,唯一可见的是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的记载。但颍上划属哪个国家,地处哪个方位,仅凭《史记》无从知晓。《左传》成公十六年载“诸侯迁于颍上”、《晋书·赵王伦齐王冏列传》载“泓乘胜至于颍上”,文献中提到的这两个“颍上”均位于今河南许昌禹州至漯河临颍之间,管仲故里大概就在这一区域之内的颍水流经的某个地方。隋代在今安徽阜阳境内新置颍上县,与《史记》所载“颍上”不是同一个地方。隋代的颍上县,在汉代置慎县,春秋时为楚邑,是《左传》哀公十六年所载“吴人伐慎”的慎地,汉以前并不把这个地方称为“颍上”。明清一些学者认为管仲故里在隋置的颍上县,梁启超认为管仲故里在春秋齐国境内,均于史无考,不能相信。
关键词:管仲;故里;颍上;颍上县;慎
中图分类号:K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4-0116-07
对于管仲故里的记载,较早见于《史记·管晏列传》:“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①“颍上”在春秋属于哪一个诸侯国,它的大致位置在哪里,司马迁没有交代。在汉代文献中,“颍上”一词仅在《史记》中一现,《汉书·地理志》也没有关于“颍上”的任何记载。隋大业初年,炀帝置“颍上县”,“颍上”作为确切地名开始被人们熟知。此后,很多人认为《史记》提到的“颍上”就是隋置的颍上县,于是移花接木般地用后来新置的地名与司马迁所言简单对接,认为管仲故里就在隋置的颍上县。这种不顾历史上地名经常变更的客观事实,且不返回当时的文本语境作一具體辨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近年,虽有学者对传统认识表示质疑并提出新的观点②,但却一笔带过、语焉不详,不仅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且其观点亦待进一步修正完善。依笔者之见,隋置的颍上县相当于今天的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这显然与司马迁所言“颍上”不是同一个地方。考司马迁所言“颍上”,它不是一个确切的地名,而是仅指今河南禹州、临颍之间颍水流经的那片区域,管仲故里就在这一区域的某个地方。
一、《史记》所载“颍上”应在河南
1.《史记》中提到的“颍上”是一个域名
对于《史记》提到的“颍上”,《史记索隐》注曰:“颍,水名。《地理志》:颍水出阳城。汉有颍阳、临颍二县,今亦有颍上县。”③这里的“颍上县”,即上文提到的隋大业初年所置的颍上县,在颍水下游,当时属汝阴郡(约今安徽阜阳市)。唐时,颍上县归颍州管辖。司马贞提到“今亦有颍上县”,其意似不在解释汉代司马迁说的“颍上”。《索隐》又说“汉有颍阳、临颍二县”,这大概也不是在解释“颍上”。因为汉代的颍阳、临颍与司马迁说的“颍上”有什么关系,司马贞只字未提。颍阳、临颍二县在汉时同属颍川郡,在隋时一归河南郡管辖,一归颍川郡管辖,它们与隋置汝阴郡下的“颍上县”不是一个地方。显然,司马贞的这几句话不是在注解“颍上”,而是仅就“颍”引出颍水,并附带介绍几个内含“颍”字的地名。可以推知,司马贞对《史记》“颍上”的具体方位并不清楚,他之所以转弯抹角,仅是在努力估测“颍上”的大体位置。这也从反面说明了在司马贞看来,
隋置的颍上县与司马迁说的“颍上”不是一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司马贞提到的颍阳、临颍二县,均是在颍水上游,且紧靠颍水。它们一在今河南许昌市境内,一在今河南漯河市境内。
司马迁在《列传》中对传主故里的介绍,大都明确地指出何国、何地。按惯例,《管晏列传》中的“颍上”也应是一个确切的地名,至少应该是一个于史有征的表示大致区域范围的域名。之所以有后一种推论,是基于以下可能:一、当时人们对管仲故里已模糊不清,只知道其故里的大致方位;二、管仲的故里在当时并不属于某一明确的行政区划,人们只是在口头上用“颍上”描述那一片区域。这样的推论绝不是凭空臆想,古人确实有这样的用法。比如颍水入淮处的颍尾,就是仅指即将汇入淮河的那段颍水附近的区域,它并不是正式的地名称号。《左传》昭公十二年有一段记载:“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④州来,即下蔡,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凤台县;颍尾,即安徽寿县正阳关一带。两地相距不远,所以楚王在州来狩猎阅兵,而将军队驻扎在颍水入淮口附近——颍尾。《左传》没有交代楚军驻扎之地的正式地名,但我们依然知道他们驻扎在什么地方。“颍上”一词,大概也是建立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
2.《左传》中“颍上”的大致方位
司马迁记述管仲故里,不会凭空杜撰,“颍上”的说法肯定有一定历史依据。也可以这样讲,春秋时期“颍上”是人们曾经使用过的一个词,且司马迁生活的年代依然在使用。如果我们能在古文献中找到这个词,或许有助于管仲故里问题的解决。事实上,《左传》中是曾出现过“颍上”一词的。其成公十六年这样记载:“七月,公会尹武公及诸侯伐郑。”“诸侯迁于制田。知武子佐下军,以诸侯之师侵陈,至于鸣鹿。遂侵蔡。未反,诸侯迁于颍上。戊午,郑子罕宵军之,宋、齐、卫皆失军。”⑤下面,我们对这句话做些分析,以确定颍上的大致方位。
制田,杨伯峻据顾栋高《大事表》,认为在今河南新郑县东北。⑥也就是说,它在郑国国都的东北。陈,即陈国,在郑国的东南方,与郑国毗邻。鸣鹿,在今河南鹿邑县西数十里,春秋时期属陈国,在国都宛丘的东北方。蔡,即蔡国,在郑国、陈国的南方,并与郑、陈接壤。《左传》中的这段话是说鲁、晋、齐、邾、宋、卫等诸侯国共同伐郑。不过,诸侯联军在制田会师后并没有急于讨伐郑国,而是先向东南方行军“侵陈”“至于鸣鹿”,又西南方向行军“侵蔡”。由于蔡国在郑国的南方,诸侯之师由陈入蔡后,要想按原计划讨伐郑国,必须向西北或向北行军才能进入郑国。颍水是东南流向,往西北或往北行军意味着逆颍水而上,逐渐进入颍水上游区域。我们知道,颍水从郑国境内的颍谷流出后,东南方向依次流经登封、禹州和临颍,此后流出郑国进入蔡国。向西北或向北行军进入郑国,就会依次接近临颍、禹州。《左传》说诸侯之师侵蔡后“未反”,看来他们攻打郑国有一个预定的战场,这个战场是在制田还是在其他什么地方,《左传》没有明确交代。根据“遂侵蔡。未反,诸侯迁于颍上”的记载,诸侯之师在到达预定战场之前,先来到“颍上”驻扎。结果,“郑子罕宵军之,宋、齐、卫皆失军”。诸侯之师遭到郑国子罕夜间的突然袭击,致使宋、齐、卫部队溃不成军。
毋庸讳言,诸侯之师驻军的“颍上”肯定是郑国境内的某一区域。诸侯在“侵蔡”后伐郑,必然要进入郑国的疆域,郑子罕对已进入郑国疆域的诸侯之师突然袭击是合情合理的。“颍上”若不在郑国,解释不通。
进一步分析,“颍上”指郑国的哪一片区域呢?在“颍上”作为正式地名无从考索的前提下,我们不妨从“颍”字入手,以确定其大致的区域范围。我们认为,“颍”字不出以下两层含义:一、指称一个地方;二、指称颍水。当指称一个地方的时候,颍当是颍邑,这在《左传》中出现过几次。⑦颍邑本是周王室的地盘,后来归郑⑧。《左传》隐公元年:“颍考叔为颍谷封人。”⑨颍谷在登封西南,颍邑在登封之东。如果“颍”字指称颍邑,“颍上”二字合起来语义不通。反过来考虑,若“颍”字真的指称颍邑,在《左传》中出现的将是“迁于颍”,而不是“迁于颍上”。所以,“颍上”之“颍”,应是指称颍水而言。“上”有上游或水滨之义,《左传》中说的“颍上”,指颍水之滨,或颍水的上游。结合上文的分析,这里的“颍上”不但指颍水之滨,且指颍水上游之滨,即郑国境内的那段颍水之滨。若结合《左传》对诸侯联军与郑国战事的描述,则当时诸侯军队驻扎的“颍上”的大致位置很可能在临颍、禹州之间颍水流经的那片区域。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对“诸侯迁于颍上”作注时说:“颍水出河南登封县西,东南流经禹县、临颍等地而后入于淮。此颍上即颍水之旁,当在今禹县境。”⑩与我们得出的结论基本相合。
司马贞《史记索隐序》说,司马迁撰写《史记》是“属稿先据《左氏》、《国语》、《系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之书,而后贯穿经传,驰骋古今,错综櫽括,各使成一国一家之事。”毋庸多言,司马迁写作《管晏列传》是参考过《左传》的,“颍上”一词在《左传》《史记》中所指应不会有差异,《左传》“颍上”所指应作为《史记》所载管仲故里的重要参照。
二、《左传》《晋书》所载颍水和颍上
上文中,我们以《左传》所载“颍上”的大致方位为参照,推测《史记》所言“颍上”的地理位置。此外,从《左传》对“颍”字的使用及《晋书》对“颍上”的记载,也可以验证上述结论。
1.《左传》中的颍水
值得一提的是,在《左传》一书中,当“颍”作颍水解时,除颍尾的“颍”字指称从发源到入淮的整条颍水外,其他几次(包含“颍上”)均是指称郑国境内的颍水。如襄公十年:“诸侯之师城虎牢而戍之。晋师城梧及制,士鲂、魏绛戍之。”“十一月,諸侯之师还郑而南,至于阳陵,楚师不退。”“师遂进。己亥,与楚师夹颍而军。”“宵涉颍,与楚人盟。”诸侯之师伐郑,把军队驻扎在郑国西北部的虎牢、梧和制,楚国援郑。诸侯之师往南行进到达阳陵,即今许昌西北,楚国依然不退兵。继续南行,几天后“与楚师夹颍而军”。颍水东南流向,按诸侯之师行进的路线,他们应在颍水的东北方向,楚兵则在颍水的西南方向,当两军相遇各自驻扎后,他们分别占据颍水的左右侧,正好“夹颍而军”。既然是楚国援郑,楚军必然已进入郑国境内,诸侯伐郑一路南行,当然也未出郑国之境。所以,这里的“夹颍”肯定是就郑国境内的颍水而言。诸侯之师从阳陵再往南行进,将越过今天的许昌,到达临颍。估计就是在许昌、临颍一带,诸侯之师和楚军沿颍水两岸对峙。“涉颍”,当然只能是涉过流经许昌、临颍的颍水。又如襄公十八年:“楚师伐郑,次于鱼陵。右师城上棘,遂涉颍。”鱼陵,不详。上棘,杨伯峻认为“当在今禹县南。杜注所谓‘将涉颍,故于水边权筑小城,以为进退之备”。禹县,即今许昌禹州,颍水流经之地。在颍水流经的禹县之南的上棘修筑防御工事,以为进退之备,然后渡过颍水,合情合理。此处的“涉颍”,也是指郑国境内的颍水而言。事实上,楚师伐郑,只有在进入郑国国境后修筑防御工事才有意义。筑城后“涉颍”,当然只能针对流经郑国禹县的颍水而言。再如宣公十年:“楚子伐郑。晋士会救郑,逐楚师于颍北。”杨伯峻据顾栋高《大事表》,注曰:“此颍北当在禹县之北。”认为颍北是禹县之北的一片区域,则亦是把这里的“颍”字释为颍水,且指郑国境内的颍水。
《水经》说:“颍水,出颍川阳城县西北少室山,东南过其县南,又东南过阳翟县北,又东南过颍阳县西,又东南过颍阴县西南,又东南过临颍县南,又东南过汝南氵隐强县北,洧水从河南密县东流注之。又东过西华县北,又南过女阳县北,又东南过南顿县北,氵隐水从西来流注之,又东南至新阳县北,蒗荡渠水从西北来注之,又东南至慎县,东南入于淮。”依《水经》,颍水从阳城(登封)流出后,经过阳翟(禹州)、颍阳(许昌)、颍阴(许昌)、临颍、汝南(当时蔡国的北部,距临颍较近)后,洧水开始注入颍水,经过西华、女阳(商水西北,离周口不远)、南顿县(项城县北)后,氵隐水开始注入颍水,又经新阳(太和西北),蒗荡渠水开始注入,又经慎县(阜阳),最后汇入淮河。《水经》是我国最早一部由东汉人桑钦撰著的记录河流的地理专著,从其对颍水流经区域及中途大小河流汇入颍水情况的描述可以看出,自登封颍谷流出的颍水,在经过临颍之前(包括临颍),其水源是名副其实的颍谷之水,自登封至临颍的这段河流,流淌着的是实实在在的颍水。临颍、汝南南北毗邻。按当时的疆域划分,临颍属郑国,汝南属蔡国。颍水流出郑国临颍后,遂即就有洧水汇入,之后又有氵隐水、蒗荡渠水汇入,严格来说,它已不能称之纯粹的颍水了。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左传》提到颍水时除颍尾外均是指称郑国境内的那段颍水,就能够解释清楚了。缘此,司马迁在《管晏列传》中提到的“颍上”,其“颍”字应是针对春秋时期郑国境内的颍水而言。至于正阳关一带作为诸水道入淮口的“颍尾”依然还保留一个“颍”字,那是因为虽然颍水中途有多条水道汇入,而颍水却是作为主要的水源出现的,它是诸水道的干流。正是这个原因,诸水道汇合后的入淮口处才被称作颍水之尾,但这里的“颍”字,论其实际,已不仅仅指称源头颍水一条河流的水了。究“颍尾”一词“颍”字的用意,实寓流水思源之意,此外别无他意。
2.《晋书》中的颍上
西汉以后至隋以前的史书中,“颍上”一词虽极少见,但《晋书》中却出现过两次。下面我们看《晋书》“颍上”一词的所指。
《晋书·赵王伦齐王冏列传》记载:“泓径造阳翟(河南禹州),又于城南破齐王冏辎重,杀数千人,遂据城保邸阁。而冏军已在颍阴(今许昌境内),去阳翟(河南禹州)四十里。冏分军渡颍,攻泓等不利。泓乘勝至于颍上,夜临颍(颍水之边)而阵。冏纵轻兵击之,诸军不动。”这一段说的是“八王之乱”中齐王冏、河间王颙、成都王颖起兵讨伐篡位的赵王伦一事。时赵王伦部下张泓在禹州,即颍水之西,齐王冏在许昌,即颍水之东,两军相距四十里。齐王冏率兵渡过颍水攻击张泓。但初战不利,被张泓击败追至“颍上”。夜间,张泓“临颍而阵”,即在颍水附近安营扎寨。这里没有交代齐王冏的部队在什么地方,但由张泓“临颍而阵”推测,齐王冏大概已乘船渡过颍水,回到许昌。齐王冏看到张泓在颍水附近驻扎,于是在夜间“纵轻兵击之”。“诸军不动”,齐王冏又一次失利。在这里,“颍上”所指再清楚不过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它是对流经禹州一带的颍水附近地域的代称。
“颍上”一词,在嵇绍对惠帝的一次上疏中第二次提到:“臣闻改前辙者则车不倾,革往弊者则政不爽。太一统于元首,百司役于多士,故周文兴于上,成康穆于下也。存不忘亡,《易》之善义;愿陛下无忘金墉,大司马无忘颍上,大将军无忘黄桥,则祸乱之萌无由而兆矣。”据《晋书·惠帝纪》,赵王伦篡位后“迁帝于金墉城”。伦之叛乱平定后,惠帝“以齐王冏为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成都王颖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因此,嵇绍疏中所言“陛下无忘金墉,大司马无忘颍上,大将军无忘黄桥”,是影射赵王伦篡位、三王讨伐一事,目的是告诫惠帝勿因当下的安乐忘记昔日的困厄。值得注意的是,嵇绍也是把当年齐王冏与叛军交战的禹州颍水附近战场,称之“颍上”。
我们在分析《左传》成公十六年“诸侯迁于颍上”时,认为“颍上”指称禹州、临颍之间颍水流经的那片区域。从《晋书》的记载看,“颍上”指称禹州境内颍水流经的区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颍上”所指的地域范围,大概是禹州(今河南许昌境内)、临颍(今河南漯河境内)之间颍水流经的那片区域。如果把范围再缩小一点,则可能仅指禹州境内颍水流经的区域。不过,为了稳妥起见,我们更倾向于前者,管仲故里大概就在这一地域范围之内的某一个地方。
三、隋置颍上县的地理方位
自隋大业初年新置颍上县,唐宋元明清迄今没有变化。此颍上县在今天安徽省阜阳市。但隋置的颍上县与《史记》中提到的“颍上”不是一个地方。
1.隋置颍上县的历史沿革
《隋书·地理志》释“汝阴郡”之“颍上”:“梁置下蔡郡,后齐废郡。大业初县改名焉。”依此,隋置的颍上县,之前为下蔡郡。下蔡郡之名,源自历史上的下蔡。汉曾在这里置下蔡县,属沛郡。《汉书·地理志》“沛郡”条说:“下蔡,故州来国,为楚所灭,后吴取之,至夫差迁昭侯于此。”州来,是春秋古国,为淮夷领地,被楚国侵占,又被吴国夺去。由于蔡国受到楚国的威胁,与蔡国一度结盟的吴国便把蔡昭侯从旧都迁到这里,于是州来成为蔡国的新国都,汉人称之下蔡。之前,蔡国国都在汉人称为新蔡的地方,即今河南新蔡县;再之前,蔡国国都在汉人称为上蔡的地方,即今河南上蔡县,这里是西周初年蔡国最初的国都所在,即蔡叔度的封地——蔡。楚国、蔡国毗邻,公元前531年楚国灭蔡,三年后蔡平侯复国并把国都从蔡地——上蔡迁往新蔡,并在这里停留三十多年。上蔡、下蔡在汉代属汝南郡。对此,《汉书·地理志》“汝南郡”条说:“新蔡,蔡平侯自蔡徙此,后二世徙下蔡。”“上蔡,故蔡国,周武王弟叔度所封。度放,成王封其子胡。十八世徙新蔡。”上蔡、新蔡、下蔡彼此的方位如果以上蔡为基准,则新蔡在上蔡的南向偏东,下蔡在新蔡的东向。上蔡、新蔡在今河南驻马店,下蔡则东向迁移到了与驻马店相邻的安徽阜阳。如果我们要指出历史上蔡国国都的确切位置,首先要弄清楚哪一个时段,建立在这个前提下的讨论才有意义。
唐颍州占有隋代汝阴郡。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颍州”条释“颍上县”说:“本汉慎县地,属汝南郡。自汉迄宋不改。隋大业二年置颍上县,属颍州;三年,以颍州为汝阴郡,县仍属焉。武德四年移于今理。”《元和郡县图志》既然说自汉至刘宋的慎县在隋代被置为颍上县,则隋置的颍上县是在慎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里的慎县,在汉代属汝南郡,三国魏时改属汝阴郡,它就是《左传》哀公十六年提到的“吴人伐慎,白公败之”之“慎”。西晋杜预注《左传》“慎”曰:“汝阴慎县也。”“汝阴”,指西晋泰始二年复置的汝阴郡(三国时魏先置后废),“慎县”则是其下属的一个县。《晋书·地理志》释慎县说:“故楚邑。”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颍州”条释“颍上县”说:“颍上县,州东南百二十里。西南至河南固始县百八十里,北至河南永城县百四十里。汉汝南郡慎县地。晋属汝阴郡。东魏置下蔡郡。后齐废郡。隋属颍州。大业初改为颍上县。唐、宋俱属颍州。元废,寻复置。”上述资料表明,隋置的颍上县就在春秋时期慎县的方位。仔细分析,颍上县治所与古慎县治所大概不完全重合。《读史方舆纪要》释“颍上县”说:“慎县城,在县(注:指颍上县治所)西北。《左传》哀十六年‘吴人伐慎,白公败之,即此。汉置慎县,属汝南郡。”“晋属汝阴郡。”“刘宋改置慎县于合肥县境,属南汝阴郡,此城遂废。”清程廷祚《晋书地理志证今》释慎县说:“在今颍州颍上县西北。”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据王先谦《汉书·地理志补注》,也认为《左传》“吴人伐慎”之“慎”在“今安徽颍上县北江口集,即古慎城”。依此,则隋置颍上县虽占有之前的慎县,但其治所的相对方向,一在东南,一在西北。
2.隋置颍上县的历史背景
同一个地名不仅随着时代的推移在不同的地点先后出现,即便同一个时间段,在不同的地域也会出现相同的地名。同一地名在不同的时间段存在方位变迁,是地名史上常见的现象。
从前文所引《水经》关于颍水流经区域的描述看,颍水进入阳翟(禹州)后,又依次流过颍阳、颍阴,之后进入临颍。依此,颍阳的位置就在阳翟、临颍之间。《隋书·地理志》提到一个“颍阳”,它是在古陈留旧地新置的一个县。其“汝阴郡”条释“颍阳”说:“梁曰陈留,并置陈留郡及陈州。东魏废州。开皇初废郡,十八年县改名焉。有郑县,后齐废。”陈留,即留,本春秋时郑地,后被陈国侵占,故曰陈留。西汉、南梁在这里置陈留郡。如《隋书·地理志》所言,陈留在隋代被改称颍阳。依《汉书·地理志》,汉代颍川郡下置有颍阳县,与颍川郡并列的陈留郡下置有陈留县,则汉代的颍阳县和陈留县不是同一个地方。既然隋代在古陈留旧地,也即汉陈留县基础上新置了颍阳县,这也就意味着,汉代“颍阳”这一地名,至隋代时出现方位上的变迁,即它被用作原汉代陈留县的县名。
唐《元和郡县图志》也提到一个颍阳县。其“河南府”条释“颍阳县”说:“古纶氏县,本夏之纶国也。少康之邑在焉。汉属颍川,晋省。后魏太和中于纶氏县城置颍阳县,属河南尹。又分颍阳,置堙阳县,隋开皇六年改堙阳为武林。十八年又改为纶氏,大业元年改为崇阳,载初元年又改为武林,开元十五年复为颍阳。”依此,唐置的“颍阳县”就是“古綸氏县”。依《元和郡县图志》,“古纶氏县”“汉属颍川”,这也就意味着,唐代新置的颍阳县是在汉代颍川郡古纶氏县的基础上建立的。在《汉书·地理志》中,纶氏县和颍阳县是同属于颍川郡的两个不同的县。既然唐代在古纶氏县,也即汉代纶氏县基础上新置了颍阳县,换句话说,汉代的“颍阳”地名在唐代出现方位上的迁移,即它用作了原汉代纶氏县的县名。而依《元和郡县图志》“后魏太和中于纶氏县城置颍阳县”的描述,早在后魏时期,颍阳县县名就已经有被用于纶氏县旧地的情况了。
依据上文,可知作为地名的“颍阳”自汉至唐的变迁梗概:在汉代,颍川郡下置颍阳县;在后魏太和年间,它被借用到汉代纶氏县境内;至隋代,又被借用到汉代陈留县旧地;至唐代,又被借用到汉代纶氏县旧地。
事实上,由于历史上政区建置自秦汉以来越来越繁复,再加之整个魏晋南北朝370年间出现过30多个大大小小的政权,地方命名是无法做到统一安排、科学管理的。后代人不仅可以任意更改前代人定下的地名,同时代的人也可以不顾某地名在某地域已经存在的事实,依自己的意愿或有意或无意地用同样的地名为另一地域命名。以历史上北周时期的地名为例,“当时燕州、恒州各有五个,复有北燕州、北恒州各一个;朔州有四个,复有两个北朔州;云州、蔚州、显州各有三个,复有一个北蔚州;荆、郑、合、青、安、潼、淮、巴、衡、绥、和等州各有两个”,“这仅是州名的重复。郡名也非常混乱,仅新蔡郡就有五个,永安、高平、陈留、义阳等郡各有四个,齐安、平原、颍川、淮南、河南、汝阳、边城、南阳、城阳、戈阳等郡各有三个”。“县名重复则更多,平昌、武阳、永安、安阳等县各有四个,永宁、太平、上蔡、武强等12县各有三个,两县重名则多如牛毛,不可胜纪。”地名混乱的状况至隋代有了一定改观。隋文帝曾先后废州郡600余处,并更改几十处重复的县名。隋炀帝时,又废掉一百多个州,新增十几个郡,并改州为郡,至大业八年,全国仅剩下193个郡、1255个县。经过文、炀二帝的改革,南北朝以来政区及地名混乱的局面大为改观。
在正视隋代政区及地名改革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改革中存在的不足,即隋代把历史上旧有的地名进行了方位上的变化。这种以旧名命新地的做法,造成同一地名在不同历史时段的不同地域反复出现。如上所言,隋在汝阴郡下新置颍阳县,不但相对于《水经》中提到的颍阳这一旧地旧名出现方位上的变化,相对于后魏新置的颍阳县也有变化。又,依《隋书·地理志》“河南郡”条释“嵩阳”的文字,隋代改东魏新置的堙阳县为武林县,而“武林”这一地名在南朝宋时就已出现,《宋书·州郡志》“广州刺史”条说:“永平太守”,“武林令,文帝立”。这里的武林在广西一带。由此可知,隋在新置武林县时,不管有意还是无意,都存在对旧有的地名进行方位变化以命新地的现象。
自汉至隋的历代史书,内设政区地理专章的有《汉书》《后汉书》《晋书》《宋书》《南齐书》《魏书》《隋书》,《三国志》《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虽没有政区地理的专章介绍,但《隋书·地理志》却较系统地记录了之前各州各郡各县的建置沿革,从而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地理资料。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颍上”作为县名始于隋代,此前并没有“颍上县”一说。而依前文所述,“颍上”在春秋至西晋大概仅是一个表示大致范围的域名,隋代正是借用了这个域名来命名“颍上县”的。从二者的地理方位上看,隋置的颍上县已不在汉代颍上旧地,它由西往东出现了很大的方位变迁。
3.隋置颍上县被误解的原因
《隋书·地理志》对颍上县作解释,并没有把颍上县和《史记》所言管仲的故里“颍上”相联系,但《史记》所言“颍上”和隋置的颍上县由于字面相同,恰恰容易让后代人把管仲的故里与隋置的颍上县相对接。唐司马贞为《史记》作注,有“颍,水名。《地理志》:颍水出阳城。汉有颍阳、临颍二县,今亦有颍上县”的注释文字,其意虽不在指出管仲故里是当时的颍上县,但他的这种诠释方式,确实让人误以为管仲的故里就是当时的颍上县。《颍州府志》的编纂者正是这种误解的代表之一。
清代的颍州府,占有隋代汝阴郡,清颍州府下置的颍上县即为隋置的颍上县。乾隆十七年(1752)《颍州府志》释“颍上县”说:“《禹贡》:豫州之域也。《史记》:管仲,颍上人。《索隐》曰:颍水出阳城,汉有颍阳、临颍,今有颍上县。又为慎邑,哀公十五年(注:应为十六年),吴人伐慎,白公败之。”《颍州府志》认为颍上县位于古代的慎邑之上,这是没有问题的。但修纂者征引《史记》“管仲,颍上人”的文句及《索隐》的释文来解释颍上县,显然认为管仲故里就在清代的颍上县。前文已述,司马贞对管仲的故里也不太清楚,且司马迁说的“颍上”与隋置的颍上县本不是一个地方,故《颍州府志》的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明屠隆撰有《与沈君典诸子》,文曰:“今颍州去颍上尚百数十里而遥。”“史称管仲颍上人,今颍上有管仲墩。”“然颍上旧未有管仲祠,颍人之不好事如此哉。”又撰有《管仲鲍叔庙碑》,文曰:“颍上,祠管仲鲍叔,礼也。管子,颍上人,盖本之《史记》。今邑有管仲墩,相传为管仲故里。”也是把当时的颍上县(明代颍上县沿隋置,未改)与《史记》“颍上”相联系,并把二者等同起来。
《颍州府志》在介绍颍州所辖区域之沿革时,提到一个“颍上邑”:“颍州府:所属阜、颍、亳、太、蒙,皆古豫州之域。”“周分封列国,春秋时可考者,为胡国,为沈国,为州来国,为蓼国,为颍上邑,为慎邑,为雩娄邑,为鸡父邑,为焦邑,为夷邑,为鹿上邑,为蒙邑,战国时皆并于楚,秦灭六国置郡县。”把颍上邑与慎邑并列,显然表明这是两个不同的地方。既然《颍州府志》认为颍上县占据春秋时期的慎邑,那就意味着它并不占据颍上邑,颍上县和颍上邑不在同一区域。也就是说,清代的颍上县与《颍州府志》提到的周分封列国时的颍上邑不是同一个地方。依目前所见资料,在先秦以前的文献中只有《左传》中出现“颍上”一词,如果《颍州府志》记载无误,周初分封列国时确实存在“颍上邑”这个地方,那么它的地理位置很可能在《左传》提到的“颍上”区域。而依前文所论,《左传》中提到的“颍上”在今河南禹州至临颍之间颍水流经之地,这与《颍州府志》提到的“颍上县”,即隋置的颍上县不是一个地方。
關于管仲故里,历史上还出现另一种说法。清末宣统元年(1909),梁启超作《管子传》,书中指出:管子,“齐之颍上人也。《史记》及《管子》,咸不详其家世。今无考焉”。春秋齐国境内有多条河流,如淄水、潍水、沂水,唯独没有颖(颍)水,更无“颍上”之说。由于管仲是齐相,面对《史记·管晏列传》“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的记载,梁氏便认为司马迁说的“颍上”在齐国境内,于是产生“齐之颍上”的说法。民国镇江学者戴濬撰著《管子学案》,还曾引用梁氏之说。不过,梁氏观点出现不久,就受到当时学者的否定。1923年,陆懋德在《周秦哲学史》中写道:“《索隐》曰:颍,水名。郦道元《水经注》曰:颍水出阳城县,又东南过颍阳、颍阴等县。德按:阳城,在今河南登封县,颍阳、颍阴,即今河南许昌县地。然则管子为河南人。梁启超《六大政治家传》称管子为‘齐之颍上人。德按:《史记》仅言‘颍上人,梁氏增‘齐之二字,与《史记》不合。”陆氏不仅否定了梁氏的观点,同时推测管仲故里应在河南,话语中还透露出在许昌的可能性。这与我们得出的管仲故里在许昌禹州、漯河临颍之间的结论大体相合。
注释
①③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2131、2131、7、2131、2131页。②战化军认为,管仲故里不在今安徽颍上县,他提出“管仲祖籍应在郑州以南、颍水上游”的观点。战化军:《管仲评传》,齐鲁书社,2001年,第21页。④⑤⑥⑨⑩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1338、892、892、14、893、982、1042、1042、709、709、1702、1702页。⑦如昭公元年:“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馆于洛汭。”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颍水出阳城县。洛汭在河南巩县南,曲流为汭。”此处“劳赵孟于颍”的“颍”指颍邑。唯指颍邑,则可在慰劳之后让其在洛汭休息,因为颍邑北向不远的地方便是洛汭。这样的例子又如昭公九年:“周甘人与晋阎嘉争阎田。晋梁丙、张趯率阴戎伐颍。”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颍,周邑。”⑧详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元年“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馆于洛汭”注,中华书局,1990年,1210页。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二,武英殿聚珍版。括号内的注文,参考《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31年。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603、2299、98页。魏征、令狐德棻:《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840、840页。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1572、1561—1562页。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七,金陵书局光绪六年校刊。转引自《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824页。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421页。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一,中华书局,2005年,第1061、1061页。程廷祚:《春秋地名辨异》之《晋书地理志证今》卷下,《丛书集成初编》第3047册,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47页。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五,金陵书局光绪六年校刊。转述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华林甫《中国地名学源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0页。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194页。《颍州府志》卷一,乾隆十七年刻本。屠隆:《与沈君典诸子》,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5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83页。屠隆:《管仲鲍叔庙碑》,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0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791页。梁启超:《管子传》,《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八,中华书局,1989年,第5页。陆懋德:《周秦哲学史》,京华印书局,1923年,第75页。
责任编辑:王轲
Abstract:"Guan Zhong was born in Yingshang" in the Records of History is the only visible record on Guan Zhong′s hometown. But some thing, such as which state Yingshang belonged to, where Yingshang was located, cann′t be explained if we only relied on the Records of History. According to "Princes moved to Yingshang" recorded in Zuozhuan and "Hong chase enemy into Yingshang", we can know that the location of Yingshang is between Yuzhou in Xuchang and Linying in Luohe of Henan province. Yingshang county set up in Fuyang of Anhui province by Sui Dynasty is different from "Yingshang" mentioned in the Records of History. Yingshang county in Sui Dynasty was called Shen county in Han Dynasty, and was a town in Chu. It was also the place called Shen in Zuozhuan. Some scholar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ought that Guan Zhong′s hometown was Yingshang county set up in Sui Dynasty, Liang Qichao thought that it was in Qi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Due to insufficient evidence, their views are not credible.
Key words:Guan Zhong; hometown; Yingshang; Yingshang county; S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