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波
一个人爱什么,迷什么,钻什么,日子久了,自然能干出让人矚目的成绩。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先爱上作文。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爱上作文。
一、精批细改与挖掘潜力
批改作文时要“精耕细作”,逐字逐句逐段及至全篇,连标点都不放过。在纠正错误的同时,尽量挖掘文章的“闪光点”,以激发学生的潜力。在作文批改中,哪怕是一个标点、一个词用得好,我也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常用旁批、夹批挖掘学生的优点,表达老师的殷切希望。如“过渡句用得好”,“这个词准确生动”……这样,学生就能知其长短、扬长避短,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能力与价值,真正爱上作文。
二、高分激励与评语导引
打个高分,在老师是轻而易举的事,在学生却体现着老师对他的尊重和赏识。批改作文时,如果太“抠门”,无疑会打击学生的信心,影响学生的兴趣。打个高分就能激起学生的成功意识和成就感,激发创作乐趣,何乐而不为呢?打了高分后,教师还得用恰当的、科学的评语导引,使学生知其得失,明确努力的方向。否则,高分的意义会丧失殆尽,还会引发骄傲自满心理。我们要充分利用评语,综合、中肯、科学地评价学生,引导他们修改、完善、进步。
三、修改润色与发表交流
鲁迅说,好文章多是改出来的,善作者必善修改。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修改润色作品,以提高文章品位和学生作文能力。写作在精、深,而不在多。教师要创造条件将学生的创作成果“发表”,一次成功“发表”往往胜过无数写作技巧的学习。下列情况都可视为“发表”:纳入优秀习作诵读观摩会,编入班级优秀作文册,上黑板报、手抄报、作文园地、班刊、校刊等。如能在作文竞赛中获奖,在正式刊物上发表那就更好了。
四、编订成册与拓展提高
学生一学期的习作经过精心修改、校对、润色后,再编辑、插图,装订成册。将作文活动延伸至编辑出版阶段,提高学生鉴赏、修改作文的能力,巩固、提高写作能力。编辑工作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及时总结成败得失,积累创作经验,产生成就感。或许,学生会因此而对写作产生终生不渝的情感。
(作者单位:永州市冷水滩区凤凰小学)
湖南教育·中2017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