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勇气之歌

2017-05-19 03:25刘文
读者·校园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哈利波特魔法

编者按:时光匆匆,带走青葱岁月,但也总会留下它雕刻的痕迹。你看过的电影、读过的书、听过的音乐,因为与青春碰撞,而变得不简单,再也无法从你的生命里分离出去。小小少年骑着单车,听着随身听,穿过铺满阳光的麦田,脸上是和阳光一样暖的微笑,他听的什么歌?女孩独自坐在客厅的黑暗里看一部老电影,哭得稀里哗啦,她看的什么电影?小伙伴们接力传递的一本书,最终被班主任老师没收,第二天老师问:“这本书的下册谁有?”这是一本什么书?这些你好奇吗?《读者·校园版》从本期开始,在“留在青春里的记忆”栏目跟你分享这些关于电影、书、音乐的青春故事,敬请关注。

刘文,1988年生,南加州大学理学硕士,环保企业联合创始人,香港青年文学奖冠军,《ONE·一个》《香港作家》等杂志人气作者,著有《这世上的种种告别》《我们都美好且值得被爱》等书。

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班上一半的同学在看金庸、古龙的书,另外一半的同学在看《哈利·波特》。他们挥舞着扫把比画出一招一式的武林绝技,而我们则骑在扫把上面想象自己是魁地奇界的明星。

1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我困得半死却睁着眼睛不敢睡着,瞒着母亲把卧室的窗户打开了一半,生怕错过猫头鹰送来的信。等到第二天醒来,秋雨打湿了书桌,但霍格沃茨的入学通知书却没有来。

于是在心里安慰自己没关系,说不定霍格沃茨的制度改变了,说不定改成12岁生日、13岁生日,或者年龄更大些的时候再入学。说不定到了第二天,就有白胡子的邓布利多来找我,说:“对不起,猫头鹰迷路了,我带你去九又四分之三车站吧。”

手头的书已经看完,下一本书又没有出版的时候,我和我喜欢的男生总是会躲在学校操场附近的秋千架上,假装自己在魔法世界。我们谈论如果会魔法要做什么,比如把隔壁班恃强凌弱的那个胖子变成青蛙,比如书桌里每天都有费列罗巧克力。

“哦,不,谁还要吃费列罗啊,我们要吃巧克力蛙,喝黄油啤酒,用韦斯莱笑话店的玩具整蛊我们的爸妈。”他这么说道。

后来,我找在国外的舅舅给我弄到了哈利·波特最新的英文原版。在阅读理解还是100个单词的英文短篇的时候,我天天晚上捧着字典在被窝里查单词,努力去猜那些大部分单词都不认识的对话的意思,然后第二天在校车上眉飞色舞地讲着自己连蒙带猜的情节,享受成为众人焦点的感觉。

我第一次知道哈利·波特的时候正好将近11岁,而书里面那个戴着旧眼镜的圆脸小男孩正在度过他的11岁生日。与其说这是影响我人生的书,不如说书里面的人物就像我同龄的朋友,而我和他们一起长大。

少年时代的哈利·波特饱受姨妈一家人的歧视,初次踏入魔法世界时也是格格不入。彼时的我抱着书看了一遍又一遍,浅绿色的书页上面印满了我的指纹。我也因为喜欢读书和写小说而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因为生病吃激素而急速臃肿的身材,给我带来的嘲笑并不比哈利·波特在橱柜里受到的少;我常常在跳皮筋的时候被排除在外,只有当她们找不到合适的树桩挂皮筋的时候才会找我;男生们偶尔会大发慈悲地邀请我一起丢沙包,我都迫不及待地冲过去参加,哪怕最后的结局是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将沙包丢向狼狈的我,并且哈哈大笑。

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他们对我的讨厌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缘由,纯粹是小孩子心中的恶之花盛开了而已。我没有参加过任何小学和中学同学的聚会,当然组织者也没办法联系到我。我相信即使我有一天参加了,大约也会像中年哈利·波特和中年马尔福见面那样,大家点头而过,若无其事。

我青春期的所有重要事件都有哈利·波特的参与,当他为怎么邀请秋·张去舞会而挣扎的时候,我也在无可救药地暗恋隔壁班的男生。隔壁班的男生是唯一在我被嘲笑的时候会站在桌子上大声替我辩驳的人,当然这也给他招致了不少白眼。期中考试后,我和他的照片被同时陈列在走廊里,然后有人故意把我和他的照片摆到了一起,在中间画了一颗爱心。我竟然害得连他都被孤立了起来。

我们那段时间交换了各自看《哈利·波特》时写的感想——夹在书中的小纸条。我一心想要成为哈利·波特那样最初不起眼、最后却可以逆袭的英雄,他则认为像双胞胎兄弟乔治和弗雷德一样整天玩世不恭却能忠于自我也挺好。当我看到写双胞胎辍学后骑着扫帚从城堡里飞出去的那一章,立刻顶着周围人的口哨和白眼,在课间跑到他们班上去给他看。我记得我们躲在走廊尽头的杂物间里,一起反复读着那段话,然后一起泪流满面。多么自由,多么美好。我们相约要一起逃离这个小城市,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大。至于他最终因为要背负起家庭的重担留在这里,只有我一个人只身越走越远,就都是后话了。

高中快毕业那会儿,我刚拿了一些作文大赛的奖,也刚刚开始在不同的杂志上发表文章。我开始时不时收到邮局寄来的稿费单,和通过编辑转交的读者来信。我原本以为这样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可以为我带来艳羡的目光,却未曾想到会被“黑”得更加严重。

大约就像哈利·波特和罗恩、赫敏去寻找“魂器”,其他任何人的帮助都指望不上,中途却还丢失了好伙伴罗恩一样。

我读那个章节的时候默默哭了好久,恨不能隔着书和哈利紧紧拥抱。我原本看《哈利·波特》只顾得上其中的金色飞贼、活点地图、自动出现在餐桌上的佳肴以及韦斯莱兄弟的整蛊玩具,读着读着才读出了寂寞、背叛、苦涩。生活从来都不容易,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如此,到了魔法世界当然也会如此。

但说来惭愧,看着哈利倒霉,看着他在“三强争霸赛”之前一筹莫展,看着他被指责撒谎、哗众取宠却百口莫辩,看着他失去了好不容易找到的世上仅存的亲人,看着他失去了一个又一个恩师和引路人,直到最后只能只身前往未知之境,这些都让我在最低沉的日子里稍微振作了一些。

我10点钟下晚自习,走下长长的黑黢黢的走廊的时候,常常幻想有一天楼梯突然動起来,然后把我带到有各种神奇动物和植物的世界去;看到实验室里科学家的画像,也幻想他们有朝一日突然对我说出些足以让我获得诺贝尔奖的秘密;我幻想突然有人幻影移形到我身边,告诉我原来我是邓布利多安排的打败伏地魔的秘密武器。不知道为什么,我对魔法世界的亲切感和认同感比现实世界更高。endprint

当然,就像系列小说最后柳暗花明的结尾一样,读完最后一本小说的那个暑假,我和哈利·波特一样成年了,然后得以逃离小城里面的家属大院,奔赴香港念大学。

彼时的我已经开始质疑书中某些经不起推敲的情节,也开始看得懂除有趣以外,书里面的爱、恨、情、仇、背叛和宽恕。我开始知道原来我尊敬的老校长邓布利多是同性恋,但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开始知道原来我讨厌的斯内普教授才是最坚韧、忠诚的人,看来我也常常被事物的表象蒙蔽;原来格兰芬多的“黄金三角”也有吵架散伙的时候,这世界上的很多东西都终将有失去的那一天。

在读完这套书之后的时光里,我的人生经历了更多的难题。比如一个人在外登山探险的时候发高烧,扁桃体肿到连话都说不出,一口吞下随身携带的药物,最后却全吐了出来;因为工作劳累进了医院急诊室,被医生怀疑长了肿瘤,最后一个人去做了各项检查才发现是误诊,却也因此丢了升职的机会;和非常亲近的朋友决定一起拍摄电影短片参加比赛,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人脉,最后在演员都招募好、场地订金也支付了的情况下,他因为接到了好莱坞大片的邀约而在最后一刻毁约;在各大社交网络上受到比中学时代严重十倍的攻讦和诋毁,最后只能一边哭,一边求好朋友替我关闭所有的博客和社交账号。

但神奇的是,每当遇到以为自己挺不过去的艰难时刻,都会想起来书结尾的关于“19年后”的那段。

无论是作威作福的马尔福,还是胆小懦弱的纳威,抑或疯疯癫癫的卢娜,他们无不在命运的长河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书里面描述的那么波澜壮阔的7年,在他们身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最后却好像殊途同归。曾经以为的爱恨情仇都可以变得云淡风轻,而当年以为过不去的坎轻轻松松就过去了,成为喝酒时在孩子面前的谈资。

在我最难的时候,我就想,现在流下的眼泪、发下的毒誓,到19年后会如何呢?我还会记得背叛我的曾经的爱人吗?我还会记得在微博上一连骂了我10天的陌生账号吗?

事实证明,并不需要19年,哪怕只是19个月,我也前进了足够远,远到可以追溯自己的过去,就像在看一个陌生人的悲喜。

我做了16年《哈利·波特》的狂热粉丝,演员来香港宣传的时候我连夜排队买票,粉丝论坛上的几个熟悉的ID现在已经是老友,到伦敦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拍摄时候的片场,到了美国在环球影城里面花50美金买了一根魔杖。但说来惭愧,我直到快30岁的时候,才发现与其说“哈利·波特”系列讲的是咒语、魔法、城堡舞会和神奇动植物,不如说这是一部讲爱与理想的书。在书里面的每个胜负存亡的关头,起决定性因素的都是爱,以及与之相配的勇气、奉献、忠诚这些看似陈旧过时的词语。

我小时候看这些词觉得玄乎而不得其解,在叛逆期的时候只觉得夸张可笑,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却觉得罗琳其实是有大智慧的作者。

过去的一年,我和最好的朋友一起创立了治理污泥的环保公司,其中的艰辛实在太多太多了。无论是专业知识上的壁垒、作为亚洲女性在美国接触到的隐形天花板,还是清洁能源产业的被轻视与低估,要說挫折就算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要说坚持下来的理由,就只有爱这一个原因。

爱着我的事业,爱着我的理想,爱着在最艰难的时刻陪我在垃圾填埋场里奔走的同伴,爱着忙里偷闲驱车几个小时就为了免费为我们提供指导的导师和顾问。所以在无数次打退堂鼓的时候我都坚持了下来,并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羞愧。

最近,我参加一个科学界的创业比赛,得了第三名,期间见到了研究新式医学扫描技术为穷人谋福利的医生,研究汽车安全设备的工程师,研究新式助听设备让听力障碍者也可以听到美妙声音的博士。他们都一样忙碌、清贫,也都一样勇敢、无私。因为爱着这个世界,所以愿意经历漫长的研发过程,愿意忍受贫穷、压力、负担、忐忑和不安,只是希望能推动社会往前进步一点儿。

哈利·波特闭上眼睛想要为魔法世界献身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呢?

最近有一次和男朋友开车的时候,讲到了少年时代的那些心酸往事。回想起来的时候依然觉得难过,但是已经可以满不在乎地用开玩笑的口气说完了。

因为即使被欺骗和背叛也不会失去爱和勇气,所以一次次全心全意地去爱别人,一次次投身于未知的事业,一次次被挫折打倒之后爬起来,一次次在没有人愿意说话的时候举起了手。

然后慢慢地得到了命运的垂青,在茫茫世界里找到了价值观相似的人,也终于有了不在乎别人看法的资本,然后一点一点,虽然依然是“麻瓜,”但终于成了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你看,爱与勇气的魔力,并不仅仅适用于魔法世界呢。endprint

猜你喜欢
哈利波特魔法
赌局的智慧
A Harry Potter exhibition 哈利·波特展
魔法穿越
哈利的花毛衣
会变魔法的风
赌局(深度好文)
VR的魔法
波特的儿子
波特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