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读《时间简史》的人是海量的。我和许多人讨论过这本书,有一句话我问得特别多:“你读得懂吗?”
得到的回答总是令人欣慰:“读不懂。”我很喜欢这个回答,直截了当。
可我并没有作这样的询问:“读不懂你为什么还要读?”因为我知道,这样问很愚蠢。
读读不懂的书不愚蠢,回避读不懂的书才愚蠢。
《时间简史》这本书我读过许多遍。每一次读它,我都觉得自己是在旅游,在西藏或者在新疆。窗外就是雪山,雪峰皑皑,陡峭、圣洁,离我非常远。我清楚地知道,我这辈子都不可能登上去。但是,浪漫一点说,我为什么一定要登上去呢?再浪漫一点说,隔着窗户,远远地望着它们在那儿,这不是很好吗?
和霍金相比,爱因斯坦更像一个小说家。许多人问爱因斯坦:“相对论到底是什么?”每一次,爱因斯坦都要不厌其烦地解释他的相对论。但是,情况并不妙,权威的说法是,在当时,可以理解相对论的人全世界不超过五个,怀疑爱因斯坦的人也不是没有。最为有趣的一件事是这样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的编辑其实也没能看懂它。
天才的力量就在这里,看不懂又有什么关系呢?既然看不懂,那就发表出来给看得懂的人看呗,哪怕只有五个。
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一次见面就这样发生了,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两座白雪皑皑的“雪峰”走到了一起。《爱因斯坦传》记录了两座“雪峰”的見面。根据在场的人回忆,他们交谈时用的是德语。所有在场的人都精通德语,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听明白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说的是什么。是的,他们只是说了一些语言。
然而,在普林斯顿,爱因斯坦用非常通俗的话语给大学生解释了相对论:“一列火车,无论它有多快,它也追不上光的速度,火车越快,它受到的阻力也越大……”
当我在一本书里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高兴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居然“听懂”相对论了。这是我创造的一个奇迹。但是,我立即就冷静下来了,我并没有创造奇迹。理性一点说,爱因斯坦的这番话谁都听得懂。我只能说,在爱因斯坦用火车这个意象去描绘相对论的时候,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在那一刹那,爱因斯坦和歌德是同一个人,也许,从根本上来说,他们本来就是同一个人。他们之所以是两个人,是因为上帝和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上帝给了我们两只瞳孔。上帝在我们的一只瞳孔里装着歌德,另一只瞳孔里却装着爱因斯坦。
该说一说毕加索,我那位西班牙“本家”了。毕加索几乎就是一个疯子。他疯到什么地步了呢?在晚年,他说他自己就是一个“骗子”,他说自己根本就没有绘画的才能,他所有的作品都是“胡来”,所谓的“立体派”,压根儿就是不存在的东西,全世界都被他“骗了”。
我不知道毕加索是不是“骗子”,我更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说自己是“骗子”。但是,有一点我是有把握的,毕加索不是一个疯子。他在晚年说出那样的话也许有他特殊的失望,或者说,特殊的愤怒。你千万别以为得到全世界的认可他就不会失望,他就不会愤怒。认可有时候是灾难性的——你将不再是你,你只是那个被认可的你。认可也是会杀人的,它会给天才带来毁灭性的绝望。
毕加索有一个特殊的喜好,他很爱读爱因斯坦的作品。毕加索说:“当我读爱因斯坦写的一本物理书时,我几乎啥也没弄明白,不过没关系,它让我明白了别的东西。”
明白了别的东西?实在是太棒了。
(文章摘自网络)endprint
求学·文科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