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涵妃
[云洋面线]
闽南人有吃面线的食俗,而厦门地区以同安云洋村的手工面线为佳。制面是一门靠天吃饭的传统工艺,从和面、拉面到摺面、打包,需要经过10道传统工序。制作精良、烹制得宜的云洋面线,是同安人的味蕾记忆,它常常出现在待客、坐月子、宴席等场合,同安农家的神龛上、饭桌上,也都有手工面线。
谷雨前后,正值南方的雨季,同安云洋村的面线作坊略显清冷,雨水打得几家作坊都闭了门,杨明白和妻子也在家泡了一天的茶。第二天清早,虽说天气预报有雨,但五点左右,他估摸了天气,还是起床和面,为一天的面线活做准备了。
面线在一些地方又称为面干、太平面、长寿面。云洋手工面线,就是地道的厦门面线。闽南多地有食线面的习惯,在泉州、惠安、福鼎等地,早餐与宵夜的食物中都有线面,汤面的基础上加各种辅料,是人们喜爱的日常食物。面线寓意颇多,在本地,大年初一是“正新”,早餐要吃面线,祈求全家美满幸福;送行、待客之时,吃上一碗面线,希望洗尘压惊去晦气;孕妇临近产期,娘家要送红鸡蛋和面线,坐月子吃鸡汤面线调养身体;华侨归来,也要送上一份猪脚面线(脱草鞋);办酒席时,也有头道菜用面线,取“福寿绵长、长命百岁”之意。在祭祀、婚嫁、生育等传统中都有食面线的习惯,因此,面线是同安人独特的食俗之一。
制面是一个靠天吃饭的传统手艺。为了制作出口感好、耐储存的面线,制面师傅首先要考虑的是气候因素,日照和空气的湿度决定了面的口感,因此选择开工的时间很重要。天气好的时候,每天凌晨4点左右,杨明白就要起床开始和面。和面是一项体力活,往大桶里倒入面粉,兑入调好的盐水。盐的加入是为了增加面的延展性,不然在拉扯过程当中很容易折,时间也要拿捏得刚刚好,太短的话会和不匀,太长面会变老变硬。和好面接着要进行抽面,在反复搓揉中将面团由手腕粗抽拉到小拇指粗细的面条。而后,将这些面条盘成蚊香形状的“面饼”。
天气好的时候,在去往云洋村的路上,常常能够撞见面线的生产现场。揉面、抽面之后,就是需要技巧和配合的甩面、拉面环节。云洋村家庭作坊式的面线生产,多是夫妻档。杨明白把面头拉出,像绳索打结一样系在铁架的竹竿上,左右交替甩八字,粗的面条飞快地从簸箕“跳”出来,拉伸然后变细,跃过师傅的肩膀,披在两根细竹竿上。接下来的拉面环节,则需要夫妻二人的配合。他从面池架出一组面条,妻子拉住另一端的竹竿,两人反方向用力拉伸,将面条拉至约莫两米长,放进粉堆里抖动几下防粘。反复地延拉三次,通过“头枝”、“二枝”、“细枝”,面线被拉成四根竹竿一组、总长近二十米的细面线。
延拉后,面线变得柔韧而富有弹性,不容易扯断。拉、扯、抖、举、挂,两个人日复一日,重复同样的动作,看上去枯燥无奇,实则夫妻俩有着自己的制面节奏。大的力气活,包括和面、拉面等都由杨明白承担,而细节的东西则常常由妻子把控着,晾面的时候,妻子一直记挂着面线,隔上几分钟,就要跑出去摸一摸面线的干湿度,先挂上去的面线在自然的晾晒之下,一个小时左右,就要收进来,进行最后的摺面工序。
摺面根据需要处理,挑出粗细,分别摺起成卷。细一点的面线是要送到岛内去的,粗一点的则销往临近的安溪。晾至半干的面线折好盘放进竹匾,看天气情况就可以晒面了。手工制作出的面线特别有弹性和韧性,一捆晒干的面线抛到地上,也不会折断,深受本地人的喜爱。有同安人在微信上吆喝一声:今天要去云洋,有要手工面线的说一声?这朋友圈临时“代购”信息一发出,一两个小时内便收获百来斤的订购信息。面线还在外面晾晒着,不时有本地村民骑着电车路过,吆喝着向杨师傅预订面线。
杨明白和妻子丝毫不受我们这些旁观者的影响,依然一刻不停歇地忙活着,在制面间和晒面场之间穿梭,撸起的袖子展现出他们结实的手臂,在这倾泻而下、随风起舞的面线阵仗中,继续着他们的一天。
[同安封肉]
说到同安的年节食物,一定少不了封肉。用传统古法制作封肉,耗时且隆重,同安人只有在人神共飨的封建日、春节、建新房与喜宴之时,才能大块朵颐。如今,同安封肉几经改良,成为时下餐桌上的亲切菜肴,也走出国门,成为台胞和华侨寄寓故土之思的食物符号。
说到同安的年节食物,一定少不了封肉。在没尝过同安封肉之前,只认为它和寻常的红烧肉没什么两样。罗山襟海之地的压桌肉菜,实则要豪实得多。软颤颤的封肉被端上了桌,颇有兴致地将一根筷子插在封肉上,筷子悠悠倒下,肉也被划开了。未细嚼,连皮带肉已溜到喉间,是真嫩。就着色泽鲜亮、香味扑鼻的封肉,两碗饭下肚,胃里和心里都是满足感。
封肉是一桌地道同安筵席菜的灵魂。旧时,只有在重要的节日里同安人才能吃到这道传统的美味。人神共飨的封建日、春节、建新房与喜宴,许多平时难得一见的美食佳味,芳香四溢,荟萃于大日子里的餐桌上。头道常常是冷盘,接下来是海鲜和炖蛋燕,约莫第三四道就輪到封肉上场了。封肉一端上来,筵席的高潮就开始了,人们热闹地举箸享用美食。尤其婚宴时,封肉上桌,就意味着新娘新郎要开始敬酒了。各家主妇常常拣那肥厚的汤汁拌饭,先喂饱耐不住饿的孩子们。
封肉的地位,不仅体现在它的非日常,也体现在制作这道菜的耗时性上。讲究一些的同安人遵照着传统做法炮制封肉,工序颇为繁琐。据土生土长的同安人,做了十几年厨子的叶志歆介绍,首先肉要选精,他常常提前一天跟肉摊老板交代好,土猪劈开后分件,要拣前肘的部分,一头猪最多能取八块。方方正正的一块,一斤三两到二斤左右。肉块处理后汆烫、捞起,用盐巴、八角、当归、大小茴香等腌制两个小时。endprint
把厚度约为5厘米的大瓮用大火烧上一个小时,待其发烫,就将甘蔗垫在缸底,防止肉块粘锅煮糊。肉块过油定型,将香菇、板栗、虾干裹入肉块,用纱布扎紧,封肉包依次叠放入瓮,加佐料、淋卤汁。闽南菜善于用糖,糖去腥膻,做封肉用的是本地的老火麦芽糖。接着将翁盖盖严并糊上一圈面粉,以防封肉的香气外泄。
谚云“紧火粥,慢火肉”,封肉经过长达七八个钟头的细火慢焖,肉质酥烂,色红如醉枣,质地晶莹剔透,上口精肉俱化,油膏渗入板栗、香菇等配菜,更是十分下饭。
封肉的“封”字除了指烹煮过程不揭锅盖,密封食物于大瓮之中,直到烂熟,还有着更为丰富的民间寓意。相传为了纪念王审知被敕封为闽王,地方大摆筵席,席间有一道专门为他创制的菜肴。将猪肉切成四四方方的大方块,配上佐料香菇、虾干、板栗等,用纱巾包裹,形如大印,下锅蒸煮,食时肉香扑鼻。“封”字的发音有着丰富、丰盛、敕封的美好寓意。
如今,封肉的做法几经改良,为了更符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叶志歆将封肉改刀成小块,淋上特制的料汁。封肉在时下的餐桌上成了亲切的家常菜,年轻人都十分喜爱。在他的农家饭店里,封肉依然是最受欢迎的一道菜,年节之时,常常要提前跟饭店预订备料,最忙的时候,他一天要做四五十份封肉。
除了本地人对封肉的偏爱,许多台胞和华侨,更是对封肉念念不忘。马来西亚一个叫五条巷的小渔村,住着五百多个同安人的后裔,祖辈将封肉这种独特的烹制方法带到了这里,待客与年节之时,一道道传统闽南菜摆上桌,当然是少不了地道的同安封肉。远离故乡的华侨骄傲地称它为“阮兜的封肉”,意为“我家的封肉”。他们大快朵颐,以解乡愁,对他们而言,封肉是同安的符号,承载着遥迢的故土之思。
[马蹄酥]
对同安人来说,马蹄酥是寻常茶配,也是年节敬献神明的素食甜饼,同安人的生活里,少不了马蹄酥的香甜。细究起来,那些风靡厦门街巷的经典甜,其实源自于同安。
对于爱呷茶的厦门土著,茶不必太好,但茶配一定要有,大到甜糕粿,小到糖酥。上了年纪的老厦门所钟爱的茶配中,定有一块马蹄酥。中山路巷子深处的老字号阿吉仔糕饼铺,常常是排着队的。马蹄酥是饼铺的主要手作糕饼,也本地最经典的茶配,细究起来,是它其实来自于岛外同安。
同安马蹄酥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传统糕饼。它外皮香脆,内馅甜嫩,常常被作为本地人喝茶时的茶配,也是馈送亲友的必备佳品。相传明朝万历年间,有位马开山在同安霞路街开了个铺子,制作一种油酥面皮,内包饴糖馅的烘饼。因形似马蹄,又是马开山所创,故称之为“马蹄酥”。由于马蹄酥又脆又香,人们还给它起了个雅号“食香饼”。清代诗人方珪赞美它“乍经而其还留迹,不踏花归亦自香”。
马蹄酥以面粉、白糖、麦芽糖和猪油或花生油为主要原料,分酥、皮、馅三道工序,皮馅揉合后要逐个贴在炉壁上烘烤(现在改放在铁盘上烘烤),烤制过程必须严格掌握火候,适时取出。阿吉仔同安的制饼厂里,我取了一块刚出炉的马蹄酥,掰开来,酥皮碎屑像雪片般掉落,麦芽糖馅因为盐的中和,反而没那么甜腻,微微粘牙,有种糯实的香气。饼酥脆馅甜,如今多用花生油制作,属素食,老人家常常拿去寺庙里敬神,或者配茶。年轻人喜欢用牛奶冲泡,当做早点,经冲泡后马蹄酥体积膨胀,所以也有人叫它“泡饼”。
由于马蹄酥以麦芽糖为馅,又用麻油炸,有营养,性燥热,闽南一带妇女坐月子多用它作热补品。并且马蹄酥经久不变质又易于携带,是人们外出旅行喜带的轻便食品,也是日常用来馈赠亲友的伴手礼。建国以前马蹄酥曾销到江西,江西叫它“同安饼”。
[同安薄饼]
在同安,薄饼有着别处难以复制的风味。同安人沿袭祖先的生活智慧,并以此安排自己的饮食,菜料之外,薄饼还会包入油饭、米面、山蔬与海鲜,皆是山海的馈赠。再经过每一家主妇勤劳的双手,小小一卷薄饼为年节平添了风味。
清明春日,正是吃薄饼的时候。厦门老巷子里常能谋得一两处薄饼摊位,主妇支着摊,将各色馅料包入薄薄的饼皮之中,收好头尾,送至手中。同样是薄饼,厦门本地却分为两派,一派是本岛,一派则是岛外同安。同安薄饼,是别处难找的风味。
沿着翔路市场一路踱过来,薄饼皮的红色招牌下面,人们早早地排起了队。早先年节时,烙薄饼皮、卖薄饼馅料的摊点星罗棋布出现在街市,到处飘溢着薄饼香。在阿嬷们的对话中,我零星识得“薄饼”两字,上下唇轻轻碰两下,尾音一拖,閩南味就出来了。厦门有句老谚,叫做“饱年饱节”。众多年节之中,除了穷尽花样的粿食,最能让本地人餍足的还当有薄饼。这里人的胃,总有三分是专门留给薄饼的。
同安有着一套与闽南其他地方不同的薄饼观。清代林兰痴在诗中赞叹薄饼,“调羹汤饼佐春色,春到人间一卷之”。而在同安,并不是只有春季才会吃薄饼。春节、三月三、五月五,再到冬至,大小年节家家都会食薄饼。薄饼既可为春馔,也可冬食,吃薄饼是这里最传统的食俗之一。endprint
薄饼嫂吴招治将两卷薄饼递过来的时候,我还对它内馅的秘密一无所知。一口咬下去,油饭的脂香味溢出来,味蕾就替我找到了答案。与周边厦门、安溪、南平等地不同,同安的薄饼在菜馅之外,一定是要包上油饭的。
薄饼是主妇的看家料理,对薄饼嫂来说,更是几十年的招牌。薄饼铺后面布满大锅的灶间,有一口略小的鏊子,是专门留给薄饼的。高筋面粉调制的面糊桶搁在一旁,薄饼嫂将鏊子烧热,柔韧的面团已准备在手上。闽南有些地方称薄饼为“七饼”。这个“七”是闽南语“擦”的意思,面团在炽热的鏊子上被迅速地按下、旋转和提起,粘在锅面上薄薄的一层立即冒起了细密的泡,蒸汽弥散,面糊被烘成一张张薄饼皮,空气中浸润着朴素的甜香,那是谷物特有的气息。这样做出来的薄饼皮弹牙、薄,又不易破,买回家之后,还要用包菜叶或湿毛巾裹着。
薄饼肚子里的名堂叫薄饼菜,几十年来,薄饼嫂坚持每天亲自去菜市场买菜选料。后厨里,她和几个女人忙活着,将高丽菜、冬笋、胡萝卜、青豆、豆干一削蔸、去皮、剥壳,雪白的鬃头肉,脂肪多,也适合卷薄饼,再掺进蚝仔,选料足见精细。用青蒜苗、芹菜爆香,红绿一汇,旺火熬烂成薄饼菜。起锅后,搁冷了,再熬第二遍,味道更鲜美。加上由糯米、香菇、虾仁炒熟的油饭,这馅料才算是备齐了。
同安薄饼之所以会加入油饭,这背后还有一段故事。相传明后期,五省巡按、厦门同安县人蔡复一在京为官,因才华招惹妒忌,皇帝要他抄写朝廷历年来的文书。蔡废寝忘食,三餐都难得歇手吃饭,蔡夫人(同安马巷人)想出妙法,用薄面皮把饭菜卷成圆筒状,菜饭裹于一卷,方便取食。蔡夫人做薄饼助夫的故事被后世传为美谈。
同安原为厦门的郊县,负山面海,小小薄饼所用到的米面、时蔬与海鲜,皆是山海的馈赠,焕发着原始的生命力。时至今日,每逢年节,薄饼仍然是同安各家餐桌的标配,在供奉祖先之余,也犒劳自己。馅料更是丰俭由人,可素可荤,在大部分家庭的承受范围之内。薄饼繁琐的准备工作,也能够带来仪式感和参与感。
食用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取饼皮铺在圆盘上,然后各择喜好的馅料,堆在面皮上理成条状,宛如平畴出现一畦土垄,如法炮制既不易松散又有几分风味。享受食物的画面,想必也为这些节日,平添了一些生动的乐趣。
[褒美槟榔芋]
褒美槟榔芋是同安的一大特产。自古至今,芋头都是这里人偏爱有加的家常美食,寻常人不仅拿它制作芋头煲、芋包、芋泥等小吃名膳,年节时,更是用芋头制作供品,敬祀神明。
“八月十五吃番薯芋”,是闽南人的口头禅,闽南有同安、长泰等多个地方盛产芋头。在同安,自古至今,芋头都是本地人偏爱有加的家常美食。其中以汀溪褒美村的槟榔芋最为有名。
芋头的生长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很高。其根系的吸收力弱,需要充足的水分和保水力强的土壤。褒美村近山水凉,有松軟的土质,所以这里出产的槟榔芋质松味香,还可以放在田里越冬而不烂。褒美村种植槟榔芋的村民叶金牌带我们去看他的芋头田,头一年年底芋子下种,这个时候正是满田绿叶的季节。槟榔芋一年只有一熟,到第二年的十一月左右采摘,虽然个头大的芋头有二斤重,但收成并不算高,闲时他会做一些其他的农活。
褒美的槟榔芋久负盛名,至今民间还有一则“褒美进士”的传说。清光绪年间,褒美的武进士到友人家做客,满席山珍海味虽美,却填不饱武进士的肚子,他对友人说“好是好,只少一盘槟榔芋。”大家笑话他,槟榔芋怎么能上桌呢。妻子不忍丈夫被嘲笑,办桌回请时,将当地出产的槟榔芋,一个个削皮挖空,填进瘦肉、虾米、香菇等,蒸熟之后再过油,来的客人都吃得津津有味。于是褒美芋头一传十、十传百,远近闻名了。
槟榔芋因其质松,善于吸取较多同烹煮的鲜液,因而比其他时蔬做辅料来得鲜美可口。以槟榔芋做煲,炖猪蹄等物,味道香浓,烹制得宜的芋块表面软烂化开,蹚一下浓厚的汤汁,可以吃下几碗饭。民间逢年过节,喜丧婚庆,用它来炖肉、炖甜芋汤,可以供桌宴客,和上地瓜粉,可以捏成芋圆或煮成“兜面”;寻常人家还拿它制作芋包、芋枣、芋泥等吃食。此外,槟榔芋还有药用价值,民间常用芋杆汁来治蜂蛰及蜘蛛咬伤,效果甚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