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达原饮加味联合四逆散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

2017-05-19 02:11张敏涛
陕西中医 2017年5期
关键词:淋巴结炎主症肠系膜

郭 晶,张敏涛

西安市中医医院儿科(西安 710021)

柴胡达原饮加味联合四逆散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

郭 晶,张敏涛

西安市中医医院儿科(西安 710021)

目的:观察柴胡达原饮加味联合四逆散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10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柴胡达原饮加味联合四逆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主症和次症积分、临床症状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6.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93.20%(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和总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和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对两组患儿随访半年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复发率为0.60%,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达原饮加味联合四逆散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显著,缓解了患儿的临床症状且临床症状恢复至正常的时间短,复发情况低,安全性高。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因感染引起[1],临床上易与阑尾炎、肠套叠等急腹症混淆[2],多发于7岁以下的儿童,冬春季节发病率高[3]。症状为发热、反复发作性腹痛、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由于该病易复发,西医治疗效果不显著[4],而中医上将该病列为“腹痛”范畴,中医治疗强调治本,配合治标,本研究采用柴胡达原饮加味联合四逆散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经腹部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10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0例,其中对照组男270例,女230例;年龄在3~12岁,平均年龄为(7.65±2.34)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2年,平均病程为(0.85±1.01)年。观察组男260例,女240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为(7.71±2.53)岁; 病程最短1周,最长2年,平均病程为(0.89±1.03)年,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P>0.05),可进行对比,本次研究也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及家属均知情且同意进行本研究。纳入标准:患儿年龄在3~14周岁,均符合中医辨证和西医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排除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者、精神病患者、不能配合此研究、对研究中用到的治疗药物过敏的患者。西医诊断标准:符合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标准[5],以腹痛为主要症状、伴有食欲不振、发热、恶心、呕吐或便秘等症状,腹痛以右下腹及脐周最为常见,表现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中医辨证标准:参考《中医儿科学》[6]中腹痛辨证自拟:主要表现为脾运失健、挟滞兼表证型症状,出现腹痛,隐痛或痉挛性疼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伴恶心呕吐,或伴有发热,流涕,腹泻,舌质淡红,苔薄或厚腻,脉沉滑或浮滑。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症状增加抗病毒药物,记录患儿的心率、体温等体征。观察组行柴胡达原饮加味联合四逆散治疗,主要成分为:黄芩、槟榔各8 g,柴胡、厚朴、草果、浙贝各6 g,白芍、知母、饴糖、大枣各5 g,延胡索4 g,甘草、枳壳、生姜各3 g。临证加减:发热明显加金银花、连翘,食欲不振明显加鸡内金、山药、谷芽、麦芽,呕吐加藿香。1剂/d,加水浓煎120 ml分早晚服用,14 d为1疗程。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主症和次症积分、临床症状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4 评价标准 ①临床疗效分为四类[7],痊愈:两组患儿腹痛消失,体温正常,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未见肿大淋巴结。显效:腹痛减轻或基本消失,体温正常,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肿大淋巴结较前明显缩小。有效:腹痛症状改善,体温基本正常,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肿大淋巴结较前缩小了,无效:腹痛症状改善不大,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肿大淋巴结无变化。治疗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中医症候评价标准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8]。治愈:腹痛基本消失,主症和次症积分的总和减少率在95%及以上;显效:腹痛症状明显改善,主症和次症积分的总和减少率在70%及以上但在95%以下;有效:腹痛症状好转,主症和次症积分的总和减少率在30%及以上但在70%以下;无效:腹痛症状无改善且加重了,主症和次症积分的总和减少率在30%以下。其中主症和次症积分的总和减少率=治疗前后的积分差/未治疗时的积分×100%。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连续变量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6.80%,明显高于对照组93.20%(χ2=6.821,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主、次症积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和总积分均显著降低,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和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主、次症积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两组患儿不良症状恢复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不良症状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不良症状恢复时间比较(d)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两组患儿复发情况的比较 对两组患儿随访半年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复发3例,占0.60%,对照组复发11例,占2.2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为4.636,P<0.05)。

5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讨 论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一种小儿特发病,肠系膜是由脏层腹膜和壁层组成,分为小肠、横结肠和直肠腹膜等[9]。小肠中的内容物易囤积于回盲末端,因此导致肠内细菌、病毒及毒素进入回盲部的淋巴结,且小儿的肠管和肠系膜比较长,很薄弱,神经功能调节不稳定,肠胃功能失调后会导致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发生[10],另外,肠系膜淋巴结炎也可以是肠道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病毒等通过血液到达该部位而引起[11]。现代医学用抗生素和对症支持治疗,疗效并不十分理想。

中医上将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归属于“腹痛”范围[12],患儿早期病情很急是实证,治疗时应注重清热解毒[13]、理气止痛、解毒散结、调理气机、益气和胃[14]。中医认为乳食积滞、气滞血瘀、寒邪、脏腑虚冷等均会导致经脉凝滞不顺、气血运行不畅、六腑不通而导致腹痛。小儿各方面尚未发展成熟,脏腑娇嫩,经脉未盛,卫外不固,因此很容易受外邪侵袭而导致寒热互结、经脉气机瘀滞,气血运行受阻,风邪易于侵犯肌表兼夹滞,使肺失清肃,而使痰、湿、食、热互结,瘀阻肠道,中焦气机脉络受阻,不通则痛,本研究在使用抗生素、抗病毒治疗的同时,采用柴胡达原饮加味联合四逆散治疗,方中柴胡和解表里;槟榔辛散湿邪、化积散结;厚朴理气祛湿;草果辟秽止呕、宣透达邪;白芍、知母清热滋阴;黄芩清热燥湿;浙贝清热散结,延胡索行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而四逆散具有保肝利胆的作用[15],能够调节肠道消化,抑制小肠推进,促进肠胃运动,消除肠道局部炎症。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柴胡达原饮加味联合四逆散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有效率高,可明显减轻患儿腹痛、面色少华等主、次症状,且治疗时间短,安全性高,术后复发率低,两组患儿相关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目前在临床上为减少本病发生,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是关键,发挥中医药优势调理小儿娇脏肺脾。

[1] 许楷斯, 倪晓良, 许尤佳. 加减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36例[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5(3):33-35.

[2] 李建华.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及鉴别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应用价值[J]. 吉林医学, 2012, 33(11):2382-2382.

[3] 李宗伟. 自拟中药腹袋佐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40例临床观察[J]. 中医儿科杂志, 2016,12(6):69-71.

[4] 赵建军, 许 俊. 高频超声在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诊疗中的价值[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5, 26(10):720-722.

[5]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62.

[6]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66.

[7] 丛 珊, 苑修太, 李安源. 肠安颗粒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 2015, 24(7):1281-1283.

[8] 陈园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254-257.

[9] 穆乃其, 潘月丽, 赵西斌,等. 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1例[J]. 河南中医, 2013, 33(3):436-437.

[10] 周春喜. 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应用[J]. 吉林医学, 2016, 37(11):2724-2726.

[11] 石来军, 赵 旸. 中药佐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 2016, 25(3):522-524.

[12] 马学梅, 李小玲, 王佐佑.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研究现状[J]. 医学综述, 2014, 20(4):698-700.

[13] 李艳平, 宁利波, 郭新玲. 自拟散结止痛汤配合西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93例[J]. 陕西中医, 2009, 30(11):1474-1474.

[14] 王成果. 自拟缓急止痛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 2015, 24(9):1674-1675.

[15] 马羽萍, 吴 超, 王裕云,等. 芪归四逆散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肝郁脾虚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48例[J]. 环球中医药, 2016, 9(7):862-864.

(收稿:2017-01-22)

肠系膜淋巴腺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柴胡达原饮/治疗应用 四逆散/治疗应用

R725.7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5.044

猜你喜欢
淋巴结炎主症肠系膜
基于多种方法融合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主症选择研究
寻常型银屑病主症量表反应度测评研究
不寐常见方证与药证辑要
扁桃体炎并发颈淋巴结炎 贴敷见效快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疗法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版)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