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初中男子1500米训练成绩的因素分析

2017-05-19 00:21黄滢
未来英才 2017年7期
关键词:中学生影响因素

黄滢

摘要:本论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初中男子运动员专项技术、身体素质、节奏感、学校、家庭、社会、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影响初中男子1500米运动员运动训练成绩的主要因素,为如何提高初中男子1500米跑的运动成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男子1500米;运动成绩;影响因素

一直以来,中长跑运动成绩训练方法研究有很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性地研究青少年中长跑的训练方法。一类是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家庭和社會因素其中的一方面或几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属于第二类的研究。[1]

作为一名一直在体育一线工作的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与总结,我个人认为,影响初中男子1500米运动训练成绩的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首先是专项技术。1500米跑是一项兼具速度与耐力的难度较大的运动项目,它的特点是在较长的时间内,人体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来满足训练或者比赛所需要的高速度,同时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要连续不断地接受较强的刺激。因此,对于初中男子1500米跑的学生,要想在比赛或者训练过程中取得好成绩,正确的掌握1500米跑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要求运动员在高频率跑的情况下,尽量要跑得轻松协调、节奏性强、重心的移动平稳、直线性强,既要重视动作效果,又要合理分配体力。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采用“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呼吸的同时要和跑的节奏想配合。实现技术的合理性、经济性、实效性,有利于提高1500米的成绩。[2]

其次是身体素质。1500米运动员的素质包括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两部分。身体素质指在人体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身体机能。根据中学男子发育的特点,由于性激素的刺激,体型趋于均衡丰满,肌肉中水分减少,蛋白质、无机盐等成分增加,力量明显增大。初中男子1500米运动成绩的提高是在身体全面发展和专项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只是过于强调1500米成绩的提高,而忽视身体的全面发展和专项素质的提高,可能会造成成绩的停止不前或者倒退,甚至会受伤。若只是过分强调突出专项练习,只顾眼前成绩的提高,缺乏长远打算,其成绩也可能只是是昙花一现,而且还会影响青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对于青少年来讲,那也是得不偿失。[3]

第三点:速度节奏感。相关的资料表明,1500米前程分段时间过快或过慢都会对1500米成绩产生负面影响。学生与专业运动员不一样,他们没有足够的训练时间和比赛条件,技术、战术和心理方面也尚未完善,如果跑的节奏被打乱,会造成心理紧张,使体力额外消耗加大,对提高成绩失去信心,甚至想中途退出比赛,这种情况教练员要尽量避免。所以学生对速度感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成绩。

第四点:心理因素。过去人们习惯地认为1500米跑的练习和比赛主要是消耗身体的能量,只要有良好的专项素质和专项耐力,就能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实践证明,心理因素已成为现代训练和比赛的重要内因。[4]在练习、比赛中不既消耗身体能量,心理上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初中男子1500米的训练和比赛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的是运动员情绪变化——积极情绪时能神经系统充添新的力量,像注射了兴奋剂,能够充分发挥有机体的潜力,提高运动成绩。而不安、悲伤、厌恶、惊慌、恐惧、委屈、嫉妒、愤怒和惊慌失措等情绪出现时,容易引起神经系统活动失调,不间断反复出现恶劣内分泌腺功能失去平衡。就会表现为动作软弱无力,姿态反常,其至肌肉发抖,最终很难保证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的。

第五点:家庭环境因素。1500米的训练辛苦、乏味与枯燥是广为人知。需要有个理想的家庭环境,在精神和物质上都能得到满足。如果中学生来自家庭管教不当和家庭破碎,家庭管教表现出父母过于溺爱孩子或放任不管。父母爱孩子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超过了爱的限度而成为溺爱时就会“害”了孩子。另一种是管教太严,不让孩子去玩,不顾及孩子的爱好感受,特别是中学男子很容易叛逆。父母离婚或经常吵架、打架的家庭,容易使孩子感觉不用到温暖失去安全感,养成空虚、枯燥、不安与失望的情绪,那么,孩子就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些不好的因素也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孩子训练成绩的提高。[5]

第六点:学校环境因素。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如果家庭因素欠缺或未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时,学校的作用非常重要的。学校问题表现在,有些学校忽视素质教育,管理方法不当或者学校制度不健全、师资缺乏等。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忽视素质教育,重经济轻利益,轻视全面管理,将学生分为优劣而区别待之,尤其是对“双差生”放任自流,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学校管理方法不当,有的学校将“问题生”看成另类。有的教师教育方法利用冷暴力,不和“问题生”说话,也不安排或重视“问题生”的练习,甚至叫同学们隔离“问题生”。而这些“问题生”大多来自有特长的体育生。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只顾训练。学生的营养跟不上,影响学习不用说,提高训练成绩那更是难上加难了。[6]

第七点:社会因素。中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容易被一些不良的社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主要是社会风气败坏。社会大众媒体的渲染,电视及电影上经常出现暴力及色情镜头等,过分渲染暴力及色情对中学男子的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很容易用暴力来解决事情。现在是网络时代,很多网吧、游戏厅为了赚钱违背规定让未成年人进入。中学生特别是有体育特长的男生,性格好动、贪玩很容易沉溺于网吧和游戏厅中。假如他们经常结队晚上翻墙偷偷出去通宵上网失去自我。长跑是消耗大量体能的项目,学生通宵一个晚上必定会消耗很多的精力,不能全身心地进行锻炼,影响训练成绩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这也是很多学校、老师、父母最头痛也很难制止的事情。[7]

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对于学生来讲,学校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角色。学校是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中学生走向社会的主要阶梯,要让中学生能够安心地健康的学习、训练提高学生体育的成绩。学校首先要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职业道德、职业责任感,不可以用不正当的方法处罚学生。其次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现代的通信设备很方便,也可以家庭访问,电话联络和家长座谈会。最后,也只有在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法,并且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系统地训练,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长跑的训练成绩。

参考文献

[1] 马晓平,马利亚. 中长跑经典训练方法面面观[J]. 田径,2004,(05):46-47.

[2] 孙斌.浅谈青少年运动员中长跑能力的提高[J].2004,(2):53.

[3] 克莱德·哈特等著,刘江南等编译.美国田径训练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54-56.

[4] 张怀伟.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生理特点与身体训练[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02):134-135.

[5] 胡玉洲. 少年儿童生理特点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06):94.

[6] 唐世碧.针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抓好中学生健康启蒙教育 [S]教育.科研:36.

[7] 王学风,林伟健. 澳门青少年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对策[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4):38-45.

猜你喜欢
中学生影响因素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