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学教育课程化实践探究

2017-05-19 13:03郑学军付维
湖南教育·A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国学素养教育

郑学军+付维

“国学”概念宽泛。它包括中国传统学术的方方面面,儒、释、道及其他诸学均在其内。“国学教育”指的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学术的引导学习,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和国学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课程化”指的是将原来分散在各个学科中的国学教育内容予以整合,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国学课程并培养国学教育专业教师。

为了更好地推进小学生国学教育课程化,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究:

一、从教材到评价

1.精编教材。

我们发现,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的国学教材,但都不是特别适合本校的学情。于是我们海量阅读国学经典《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声律启蒙》《诗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世说新语》《唐诗》《宋词》等,将所有的经典进行精心筛选,和着生命的节律,以主题方式串联起经典。根据每个年段的孩子最需要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与当下的生活相对接,而不是只积累为明天做准备。如,我们将各年级读本分上下两卷,每卷十五课。编写内容力求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因此,我们的课程开发具体内容为:一年级《三字经》《百家姓》节选;二年级《幼学琼林》《声律启蒙》节选;三年级《论语》节选;四年级《论语》节选;五年级《诗经·国风》内容节选;六年级《诗经》“小雅”“大雅”内容节选。

2.充足时间。

任何一项研究,如果没有时间的保障,都将流于形式,没有实效。我们从下列时段保障了国学课程的落地。

国学必修课。将学校每周一节的校本必修课定为国学启蒙课,以感悟、吟诵等方式让学生理解、积累浅近的国学经典。

晨诵晨读课。每日早读课由语文教师进教室领着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或由一位国学种子教师在广播室领着全校学生诵读。全校响起朗朗的书声,美好的一天就此开始。内容与国学必修课相吻合,重在吟诵、记忆,而国学必修课兼顾理解与内化。如,我们先从周一、周四两个早晨开始推行,每月安排不同的诵读内容。以一个学期为例。第一学月:复习吟诵《声律启蒙》“云对雨”,学习“沿对革”。第二学月:学习吟诵《百家姓》。第三学月:学习吟诵《三字经》。第四学月:学习吟诵古诗《池上》《村居》《所见》《牧童》。

课间诵读课。每日大课间活动开始之初,由国学种子教师与少数学生代表一起在操场带领全校师生配乐诵读。多样形式的诵读,或配手势、或配音乐、或分年级角色、或吟唱等,让孩子们在反复的诵读中积累国学名篇,理解国学,从而爱上国学。

特色社团课。开设国学特色社团课,以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为喜欢国学的学生提供进一步提升的平台。

3.有力师训。

任何一门课程,如果没有优秀的师资保障,那课程的实施效果一定不理想。

送出去。我们从各年级中选派骨干教师,送出去参加专业、系统的培训。如,我们选派了10名教师参加湖南省国学种子教师培训。

请进来。我们聘请国学底蕴深厚的专家来校讲学,提升全体教师国学素养。

社团推进。我们成立“诗之韵”国学社团,定期组织学习,并定期向全体老师汇报。如,我们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社团内学习,提升骨干教师国学素养;再在每次教师大会前进行展示与教学,以此来“以点带面”,提升全体教师国学素养。

活动促进。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比武、课例研讨提炼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国学素养展示大比拼等活动促进教师国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4.生动评价。

国学教育的评价,不仅应关注学生会背多少经典,更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课程标准关于古诗文阅读评价有这样的建议:“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近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古诗文素养的提高是建立在存量基础之上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应该注重平时的、过程的评价。如,我们出台了《古诗文考级制》。结合学校校情和学情确定每一个年级的考级篇目,根据小学一共12个学期,分别对考级通过的学生冠以12个称号(一级:童生;二级:秀才;三级:举人;四级:贡生;五级:进士;六级:庶吉士;七级:翰林;八级:掌院学士;九级:礼部侍郎;十级:礼部尚书;十一级:大学士;十二级:太保),并为部分优秀学生提供更高级别考级内容和称号,如十三级太傅;十四级太师。这样的考级活动一个学期一次。

评价形式多样化:除常规的解释、背诵、默写,还采用朗诵、猜谜、赛诗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高段尝试采用主题研究汇报的形式,使评价更具综合性。

二、从学习到实践

学习内容的确定、学习时间的保障,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涵养民族文化精神,奠定正确的“三观”。为此,我们遵循知情意行的原则,采取吟诵为主,边学边做,学做结合的策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在学生身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1.在诵读中培养语感。

据儿童心理学和脑科学研究证明,0~13岁是儿童记忆力的黄金期,也是文化素养、高尚人格的关键形成期。吟诵,自幼开始,是孩子接受五千年文化之熏陶,奠定一生优雅人格和事业成就的基础。此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况且美好的诗词韵文,朗朗上口。因此,我们采取:

入校吟诵:廣播里播放古诗新唱或吟诵,踏着生命的节拍,走进美好的校园。

课前吟诵:不光语文课,还有其他所有学科课前进行2~3分钟古诗文吟诵;

课间吟诵:每天课间操开展“国学经典诗文每日一吟诵”。

吟诵展示:每周四课间操开展“国学大观园”展示活动。运用学校电子显示屏,结合班级课前三分钟展示台,让班级轮流进行展示。

家庭吟诵:教师经常精心设计布置家庭作业,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诵读,并挑选优秀的诵读视频在校园电子显示屏中滚动播放。

吟诵表演:举行主题式全校诵读表演活动。如,每年的春季,我们会开展不同主题的经典诵读比赛。先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各年级内进行初赛;再以年级为单位,整合年级优势资源,校内进行复赛。复赛时,学校搭建舞台,学生着装表演,家长参与观摩鼓励。

校本必修课吟诵:每周每班开设一节国学必修课。尽管学习手段多样,但吟诵是课堂的必备环节。老师会采取很多种形式的吟诵,让学生乐此不疲,达到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的“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成熟的境界。抱着这样享受的态度是吟诵最得意的途径”。“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才能终身受用不尽。”所谓语感就是这样达到内化的。

2.在践行中培养品性。

在日常行为中践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对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教化内容,像《弟子规》中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和“事虽小,勿擅为”“物虽小,勿私藏……”道理简单,重点是学以致用。再如《朱子家训》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既朗朗上口,又通俗易懂,我们选来作为国学教育的内容很切合学生的实际。尤其是落实到学生的就寝、食堂就餐,都很起作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日常学习中践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弟子规》所倡导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这些读书方法,可谓至理名言,学生通过吟诵学习,知道了学习需要专注、专心、用功、讲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便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好了。

在日常活动中践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学校选编的国学教材中有许多历史典故、金玉良言,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如《三字经》中的“昔仲尼,师项橐”到“唐刘晏,方七岁。举神通,作正字”,这些事例,无一不是对小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的好素材。《弟子规》中的“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和《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还有《弟子规》中的“凡出言,信为先”“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等警世名言在今天应该是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把国学中这些永远都不过时的立身、做人之道教给我们的学生,对于他们形成积极而又共同的价值取向是非常有益的。

在各类活动中践行,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态度。

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包含着众多的人文故事,蕴含着人类丰富而又美好的情感。学校经常开展各类活动,将国学经典学习与综合实践紧密结合,寓教于乐,将教育的本质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如:母亲节来了,《游子吟》成为学生感恩的抓手;重阳节到了,登高望远、敬老爱老成为学生的必做功课;端午节里读屈原,愛国情怀记心间;还有各种传统节日,节日里的亲情友爱、故事诗歌都成为学习的资源,都成为学生活动的素材。就说《百家姓》里的姓氏,都是学生们追踪溯源、培养家国情怀最好的实践活动。而每一次这样的活动,都能催生出学生求真、向善、向美的美好情感。

由此可知,国学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路径和教育手段。由学习相关内容,到了解其中含义,到指导具体行动,到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我们循着知情意行的原则,让学生将其内化为行动的指南,这才是生动的活的国学教育。

(作者单位:株洲市芦淞区何家坳小学)

猜你喜欢
国学素养教育
“垂”改成“掉”,好不好?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