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的决策部署,紧扣质量、公平、结构主线,担当进取、开拓创新,在从严治党、综合改革、教育民生、保障水平、安全稳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与此同时,我们要看到全省教育工作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发展水平还不平衡,投入力度仍需加大,师资建设亟待加强,发展环境有待优化,治理能力还需提升,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正确认识教育发展新阶段新特征
我省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我们要深入分析,审时度势,科学把握。
正确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内“三期叠加”和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大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了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以及建设科教强省等重大部署。我们要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下,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创新上升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这就迫切需要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教育要主动担负历史使命,充分发挥人才培养摇篮和科技创新高地的作用,更好地引领和驱动经济创新发展。要主动对接经济转型升级。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源在于结构性失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有效需求,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其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推动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这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要主动融入开放发展大局。尽管欧美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反全球化”思潮上扬,但全球市场已然成为一个整体;尽管一些国家不愿看到中国崛起,但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開放发展是中国实现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也是湖南实现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教育要主动融入对外开放大局,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深化教育国际合作和对外人文交流。
正确认识从严治党新局面。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党的纪律建设全面加强,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党内政治生活呈现出崭新气象。我们要认识到,教育系统是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增强看齐意识,向党中央看齐,向全党看齐,增强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正风肃纪的自觉性与坚定性。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特殊使命,关系到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欲教于人,必先修其身。我们要以更高的认识、更高的要求,带头加强党的建设,带头反腐倡廉,以从严正己的表率作用引领学生,以风清气朗的氛围感染学生。整体上看,全省教育系统党建基础是好的,风气是正的,但也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基层组织还比较薄弱,“两个责任”还存在松软现象,特别是极少数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和教师的师德师风还存在突出问题,有些干部和教师脚步已迈入2017年,但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十八大之前,存在着不以为然的糊涂思想、“涛声依旧”的惯性思维和事不关己的麻痹心态,违规办学、违规补课、滥发教辅材料、克扣食堂伙食等现象仍然存在,基建和物资采购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有的还比较严重。全省教育系统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正风肃纪力度,努力营造风清气朗的良好局面。
正确认识教育发展新阶段。总体来看,我省已基本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步入了解决“上好学”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这是一个历史性跨越,教育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矛盾和工作任务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教育的主要矛盾是总量性矛盾,因而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外延式发展、规模上的扩张。今天,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质量和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农村中小学校舍大量闲置,另一方面是城镇大班额问题十分突出;一方面是部分中职学校和农村高中招生困难,另一方面是优质高中挤破门槛,家长和社会“择校”焦虑十分严重;一方面是企业招工难、用工荒,另一方面是部分新建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解决这些矛盾,要靠发展优质增量,扩大有效供给,提高整个教育供给的质量,增强教育供给对人民群众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灵活性。因此,今后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优化结构。
正确认识人民群众新需求。当前,人们的消费结构已由生存型转向发展型,老百姓通过接受良好教育来提升自身素质、获得发展机会、改善生活品质的愿望愈加迫切。优质化、个性化教育成为全社会的迫切需要,学习者对学校、教师、专业、课程的选择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必须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为每个人提供合适的、优质的教育。自主化、多样化教育成为主流模式,学习者对学习时间、场所、方式、节奏的自主性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更加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让教育资源更为丰富、形式更为灵活、途径更为便捷。全民化、终身化教育已是大势所趋,我们不能再固守学校教育“一亩三分地”,而要在提高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程度的基础上,向着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方向延伸,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多元化、碎片化教育评价普遍存在,人人心中有一本教育学,人人心中有一个教育梦,人人心中有一套度量衡。我们既不能听之任之、自说自话,也不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而是要理性引导、深化改革。要借鉴吸收合理意见,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的教育模式;要保持办学自信和办学定力,坚持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正确做法;要理性引导社会舆论和群众预期,主动抵制杂音、噪音。
正确认识对象群体新特点。当前,教育对象群体结构上复杂多样,空间上快速流动,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独生子女群体。与多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成长环境、性格特质不同,对教育模式、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的要求也不一样。今天教育所发生的许多问题,都与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我们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流动学生群体。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大规模迁徙,加之不少农村家庭为了追求优质教育资源而把子女送到城镇读书,从农村流向城镇的学生规模十分庞大,学龄人口区域分布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城区学位需求急剧增长,导致大班额问题十分突出;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学龄人口减少,农村中小学校生源逐步萎缩,不少农村学校被弱化,甚至被撤并。我们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留守儿童群体。目前,我省有81万名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家庭结构和亲情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教育和成长。留守儿童特殊的成长环境、心理特征和教育需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们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网络原住民”群体。今天的孩子“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处不网”,网络改变了孩子的思维模式、生活习性、人际交往方式,也突破了课堂的边界、学校的边界、求知的边界。如何应对“万维空间”对“三尺讲台”提出的挑战,促进线上与线下正向融合、虚拟与现实良性互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科学把握教育发展整体原则和思路
面对教育发展新阶段、新特征,我们要深入研究,把握整体原则,理清工作思路,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
把握教育工作基本定位,坚持以“四个服务”为根本方针。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对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强调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为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坚持为人民服务。这是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体现。教育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服务全体人民,服务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满足他们多樣化的教育需求。坚持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我们的教育是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治国理政这个大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奠定学生一生的思想基础。要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广大师生和知识分子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坚持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要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对中国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信念,保持对中华文化和中国价值的自信,增强爱国报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坚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这是教育发展的外部规律。特别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提高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服务社会中赢得广泛支持,拓展发展空间。
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不可能超越其政治体制而存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一所高校一旦在办学方向上走错了,在培养人的问题上走偏了,就会像一株歪脖子树,无论如何都长不成参天大树。这是对高校的根本要求,也是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是教育系统最大的政治。要坚持德育为先,把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核心价值观作为首要任务。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和决定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把德育摆在首位,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坚持全面发展,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基本要求。把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生动、活泼地发展。要坚持知行合一,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要任务。切实改变传统“闭门读书”的习惯,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密切结合,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贯穿到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
把握稳中求进总体原则,坚持以内涵发展为根本路径。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方法论。行稳才能致远,进取方可保稳。坚持稳中求进,前提在于稳,关键在于进,做到以稳促进,以进保稳。稳中求进不是无所作为,不是不敢作为,而是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稳,就是要做到教育大局稳定、改革稳步实施、政策衔接连贯、工作有序推进。进,就是要实现关键领域改革有新突破,重大工程项目有新进展,化解热点难点问题有新成效,人民群众获得感有新提升。
走内涵发展道路,是教育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我们花了不少精力和财力用于扩大办学规模,建新校区、盖新大楼、买新设备,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经阶段。当前,教育发展主要任务已经由“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这就要求我们把工作思路、政策措施、条件资源从外延扩张转到内涵发展上来。不同学段和类型的教育,其内涵发展任务也不尽相同。学前教育要在继续提高普及程度的基础上,花更多的精力用于抓普惠性和提高保教质量;义务教育要着重解决农村学校薄弱和城镇大班额等突出问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高位优质均衡;普通高中教育要抓好质量,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把高考“指挥棒”指向素质教育;职业教育要一手抓优化结构,一手抓提高质量,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长期来看,高等教育仍然要继续稳步发展,但当前更突出的任务是提高质量和水平。近几年,全省高考录取率都在85%左右,扣除弃考和复读的考生,有升学意愿的考生几乎都可以上大学,近期基本上没有规模扩张空间了。如果再盲目铺摊子、扩规模,忽视结构和质量,就有可能面临发展困境。希望大家切实把工作重心转到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上来,静心办学、潜心育人,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把握教育发展价值取向,坚持以共享发展为根本遵循。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教育是民生之基,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应该坚持共享发展。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坚持以人民期待为出发点,以人民受益为着力点,以人民满意为归宿点,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这既是教育的使命所系,也是赢得人民支持的关键所在。要始终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要求。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稳步提高教育公平的层次,在全面保障入学机会公平的基础上,向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的更高层次迈进,既扩展“量”的维度,又拓展“质”的深度,让老百姓平等享受到更有质量的教育。要切实兜住教育民生底线。贫困学生、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残疾儿童等困难群体都渴望接受好的教育,渴望通过教育来改变个人及家庭命运,渴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我们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加大对困难群体的精准帮扶力度,让他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把握人才成长基本规律,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根本要求。提高质量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要转变教育质量观念。摒弃以分数和升学率衡量教育质量的片面观点,坚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根本标准,促进学生提升学业水平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遵循人才成长基本规律。学生的成长是分阶段、有规律的。学前教育阶段是认知萌芽期,要注重保教结合,避免小教化;小学阶段是认知起步期,要重视培养基本的行为习惯,解决认知的基本问题;初中阶段是认知奠基期,也是青春叛逆期,要重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正确认识自身的成长进步;高中阶段是认知决定期,身心趋于成熟,对知识有更深的了解,要充分发挥高中学生的主动性和拓展性;大学阶段是身心成熟的关键期,好比小麦的灌浆期,要重视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准确把握不同阶段的不同规律,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特点精准施教,做好前后学段的衔接,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要持之以恒抓教育质量。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大致可分为认知教育、职业教育和科学教育三大阶段,不同阶段教育的质量内涵和要求不同。认知教育对应小学到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其教育质量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上。这个阶段我们要理直气壮地抓认知教育,让学生掌握人生所必备的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认知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而认知教育是人才成长需要什么就教什么。职业教育对应中职、高职、本科以及硕士教育阶段,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增强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科学教育对应博士研究生教育阶段,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提高科学素养,提升创新能力。总之,教育是潜绩,是一项长周期的事业,抓教育质量一定要专注一心、久久为功。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做好2017年各项教育工作,我们要在“谋”字上动脑筋。善谋事才能干成事。领导干部尤其是书记、校长、局长,要把谋事作为主要任务,多些思考、少些事务,多些宏观、少些微观,切实增强工作前瞻性、整体性、协调性。要在“争”字上求主动,多争取理解、多争取支持。要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为事业去争,为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振兴去争,聚八方之力办教育。要在“实”字上下功夫。为政之要,贵在务实。要强化责任担当,突出问题导向,扑下身子抓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文節选自肖国安厅长在2017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