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探讨

2017-05-19 09:06徐燕
青苹果 2017年3期
关键词:导语化学课堂教学

文/徐燕

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探讨

文/徐燕

高中是培养和巩固化学知识的重要阶段,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引课导语,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兴趣,提出关键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总结,使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高中是培养和巩固化学知识的重要阶段,现代的课堂教学提倡的是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讨论,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有效问题的设计,既能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又能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科学地安排课堂教学结构,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则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如何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追求,这与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教学中教师布置疑问,是打开知识之锁的钥匙,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恰到好处地创设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产生“愤”和“悱”的感觉,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增强求知欲望。

1 精心设计引课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要设法使学生一开始就产生学习兴趣;而新颖的引言,巧妙的导语,是使学生进入学习意境的重要手段,也是每节课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导语,采取有趣、形象的导入手段,使学生沉浸在趣味的欢悦之中;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兴趣。引课的方法很多,要根据不同的课题来设计不同的方法;如猜谜法、故事法、实验法、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法、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法等等。

2 提出问题,探讨解决方法

出示教学课题后,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和知识内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提出一些有针对性、难度适中、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欲望,探索欲望,创造欲望和竞争欲望。引导学生定向思维,带着问题边看书边独立思考,自觉地进入认识过程,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展开讨论打下基础。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促使学生看书释疑或直接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使问题不断地推进深入;这样学生既可独立思考,又能相互启发,互相解惑,集思广益;通过讨论解决交流中出现的新问题;讨论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同桌讨论,分组讨论,或者集体讨论,也可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进行;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发言,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这样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3 概括总结,使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知识

归纳总结是把解疑释疑阶段所获得的知识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和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它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指出当堂所受知识的关系;(2)导出新旧知识的类比与联系;(3)归纳知识的网络结构;这样,就能使学生获得一个十分清晰的知识链条。针对现阶段比较突出的化学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反思,发现可以通过问题化教学方式来解决;问题化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渐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得到提高。

反馈是与知识遗忘做斗争的有效方法,它将渗透在各教学环节之中,尤其要做好课堂即将结束时的“终末”反馈;其方法有笔答、口答、实验法等;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反馈考核,从而达到矫正知识的缺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知识的转化率,巩固率和应用率。教师根据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和学生一起给予客观的评价;评价要坚持有效性、激发性、深入性,使学习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结构化。在教学实践中得出结论并提出反思,说明了构建问题情境教学,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很好地优化中学化学课堂教学。

由此可见,化学可以说是贯穿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接触到化学的东西,所以化学对我们来说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学好化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学生接触化学,兴趣很重要。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中,让师生间的同感产生共鸣,从根本上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徐燕(1883-),女,山东人,大学本科,中教一级,化学教育专业,工作于内蒙古牙克石市林业第一中学。获奖情况:1.撰写教案《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在“伯乐杯”2010全国中小学教师学术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撰写论文《浅谈对高中化学新教材的认识》在“伯乐杯”2010全国中小学教师学术作品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猜你喜欢
导语化学课堂教学
导语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