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尚佳
构建探究互助模式 成就精彩数学课堂
文/尚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互助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小学生正值想象力、好奇心和求知欲高度发展的阶段,淮阴区教学研究室推广的“探究互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孩子的天性。在充满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指导学生探究互助学习,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互助合作的意识,亦有利于实现数学课堂灵动焕彩。
1.1 教学内容生活化
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数学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生活。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环境,把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互助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过程探究化
提高教学有效性一直都是教师追求的目标,而有效的数学教学不能仅仅依赖于机械的记忆和单纯的模仿,这样会严重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而这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吸引学生参与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主或是合作学习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实验操作和交流最终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获得探究新知识的经历和体验,发展学生个性,加快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方式。通过这样学习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而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又能促进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发展。
2.1 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变化
2.1.1 由知识的灌输者向学习的促进者的转变
以往,教师认为学生就应当在课堂上机械地接受训练。参加“探究互助”模式研究之后,老师们逐渐认识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孩子们主动相互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不是被动接收的容器。现在老师们认识到,在课堂教学及知识传授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
2.1.2 由知识传授的操纵者向组织者转变
开展模式研究以前,教师是按照自己的意思“一厢情愿”地设计学生的学习,让他们亦步亦趋,“步步就范”。殊不知教师过多的“规范”,过细的“设计”是对学生的压制。
2.1.3 由评判者向合作者转变
在教学模式研讨活动中,许多老师谈到教室的讲台问题,大家感觉到高高的讲台不仅从空间上隔开了教师与学生,还在师生的心灵之间设下了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在新模式下,教师走下高高在上的讲台,与孩子一起去探究、去发现、去思考、去体验,在交流互动中也融洽了师生情感。
2.2 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
2.2.1 学会合作探究
以往,老师们发现,学生们对于知识学习总是被动接受,老师怎么要求学生怎么学,没有求知欲望,缺乏提出问题的能力,探究互助更是无从谈起。开展模式研究以来,经过老师的示范、引导、激励,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协作,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内容的选择,学生策略的制定,学习过程的监控等方面通过互助活动去质疑、探究基本都能实现自我管理,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2.2.2 彰显个性思维
在探究互助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把目光聚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用自己的目光去观察,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用自己的双手去实践,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他们不再为标准答案所囿,而是自由放飞自己,张扬个性,步入了色彩缤纷的探究世界。
3.1 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强调探究互助并不是削弱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是对教师教育素养及其主导作出提出了更高要求。“探究互助”教学模式是要求教师要具备民主的教育思想、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多元的知识结构、高超的驾驭技巧。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点拔。为避免学生盲目探究,教师要适时引导点拔,提升学生的感受力,联想力和创造力;二是激活。要构筑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关系,促进多向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三是参与。教学中,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搞放羊,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灵活教学。
3.2 要正确处理依凭教材与开发课程资源的关系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离不开课程资源。教材是重要课程资源,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凭借。然而探究互助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而应建立在广阔的资源平台之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学生五彩缤纷的生活,宽广的社会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学就为学生的扬帆远航推波助澜,突破各种教学藩篱桎梏,带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探究互助”教学模式,解放了学生头脑,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构建起多元开放、充满合作与交流的小组集体文化,形成了有利于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具有内在凝聚力和群体个性的、生动活泼的良好环境,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益。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互助”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在实施过程中既要体现生活化,又要十分关注探究过程,辅以有效的评价,促使学生不断提升数学学习的能力,把每个孩子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西宋集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