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运用与实践

2017-05-19 10:37程思雨
关键词:中国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程思雨

摘 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学科上来讲,是理论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从阶级属性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它无疑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遵循并发展其中的理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实践对比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的理论。当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我们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流地位,以阻止其被边缘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F09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4-0039-04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是为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之后的追随者不断对其进行论证,发展其科学理论体系,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科学理论和指导思想,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的学说。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逐步壮大,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资本主义内部的基本矛盾日趋严重化,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马克思、恩格斯虽身为资产阶级,却积极投身到工人革命运动中,他们的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来源。他们从实践中得出的理论,到在实践中又得到运用和发展,工人运动的实践使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不断趋于成熟与完善。

从字面上看,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交叉学科,它最早产生于手工业时代。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手工业逐渐被机器大工业所替代。在这一历史的转折期,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直接威胁到了资本主义的利益。资本主义需要从上层建筑出发为其做制度上的辩护,这就促使了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到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并趋于稳定发展的态势,这期间出现了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小资产阶级受到大资产阶级的压迫,且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他们率先站出来抨击资本主义制度,揭露资本主义矛盾。但小资产阶级是站在维护自己私有制的立场上反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他们并未深刻了解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或者说他们根本不想认清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本性和固有矛盾,因为他们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那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社会经济制度。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在某种程度上唤发出人们对未来社会美好的期望,期望达到一定值便诞生了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应用政治经济学剖析了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制度和经济发展所做的辩护,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做了猛烈的抨击。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没有清楚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他们的思维终究没能摆脱社会形态的束缚,没能找寻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反击资本主义,没有发现改变社会的坚实力量,所以他们的思想只停留在乌托邦式的空想上。

马克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理论内容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1}甚至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中居于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理论中具有如此的地位是因为它主要研究生产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对整个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很大的指导意义。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之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预示着政治经济学史上的一次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时代的产物,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来理解经济现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规律。它洞悉社会的整个发展趋势和必然变迁,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有了重新的认识,对未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向也有了新的路标。

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所创立的阐述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的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他主要分析的是帝国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他拓展了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新途径,并提出了符合俄国经济规律的新经济政策。本文所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广义范畴的,它包括了列宁对马恩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丰富和发展的成果。

《资本论》全称是《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它是马克思最为重要的一部经济学巨著。书中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物质资料的生产及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一系列经济规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2}经济规律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是客观的,无论人们是否真正了解它,它都会发挥自己的作用。第一,人们可以研究和利用规律,按规律办事。第二,研究当下经济条件和状况,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正确的实现途径。经济规律揭示的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关系,正确利用规律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消除社会矛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种科学理论,但它不是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万金油,它没有具体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我们要做的是去认识研究它,它给我们的是总体的指导思想,并不是一本说明书。社会主义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运用过程中,走了弯路(如苏联解体和中国的大跃进等),但这不能说明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造导致的结果。任何社会体制、任何市场经济制度都会和当时所采取的经济形式有矛盾的一面,没有任何一个经济学家能够给出一个万能的钥匙解决所有的经济问题。用辩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在实践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寻求解决矛盾之道,这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真谛。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社会的体现与应用

(一)历史上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我国在奴隶社会末期,商品之间开始出现简单的交换,这在今天看似简单的第一次商品交换却使社会经济的发展迈出了一大步。到战国时期,随着商品交换日益频繁,货币开始作为商品间交换的介质出现,体现了最初的商品与生产者的关系。从此,货币更加紧密地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恩格斯曾指出:“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3}历史上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物与物之间的交流,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的是货币的作用,这些交流最终促进的是中外民族经济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到的商品和货币的作用是一致的。

辛亥革命的胜利使得资本主义在中国获得了发展,但是在封建思想的禁锢和西方列强的压迫之下,资本主义发展曲折艰难。没有任何生产资料的劳苦大众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维持生存,他们成为中国社会的新生阶级。资本主义的实质是要尽可能多地榨取剩余价值,中国的官僚资本主义为了获取剩余价值,将目光投放在劳动力商品上,采取各种手段加强对劳动力的剥削。中国的工人阶级奋起反抗,揭露大资产阶级黑暗的本质。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不仅面临着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还面临着逐步消除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任务。我国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同苏联初期的情形相类似。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帮助俄国度过了艰难,它大胆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的经济观念,使一度高度集中的苏联经济焕发了活力,它反映的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经济规律。邓小平曾评价新经济政策是一种思路比较好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实行之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为它适应了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新经济政策突破了固有观念的限制,既坚持了根本的原则性,又不失灵活性。我国经历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过渡时期,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是对列宁经济政策的一种借鉴。通过这一政策,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经济成分向社会主义经济逐步过渡,资本主义成分在中国慢慢消失,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建立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但是,1958年以后,社会主义经济道路出现了曲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年自然灾害,党内的左倾错误泛滥,同苏联关系的破裂,尽管中间有过调整,也认识到一些错误,但总体上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符合当时的国情。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出现了重大失误,而后有发起了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破坏。不能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违背社会发展与经济规律,遭受挫折是必然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政治经济学的运用

直到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改革开放路线确立,将指导思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由此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第一,关于生产关系如何适应生产力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论断是,在任何经济社会中,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所以邓小平下定决心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所有制改革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城市所有制改革包括大力发展国有经济和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二,关于分配问题,公有制范围内实行按劳分配制度,在非公有制范围内,不同的所有制形式采取不同的分配方式。党十分重视要建立与所有制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因为只有确立合适的分配制度,才能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分配制度是否公平合理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与否。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阐明了资本主义是怎样利用市场机制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的,一般的商品关系同资本主义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不能混淆二者,坚持市场经济就是坚持资本主义这是一种狭隘的阶级观。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站在时代的前沿,敏锐察觉出,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可否借鉴,也利用市场来发展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实践,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理论是经得住实践考验的正确理论。

(四)深化改革须对政治经济学有正确态度

中国政治经济发展正反两反面的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正确的,是中国的主流经济学,这一地位是不允許被其他经济学说所取缔的。当前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武器,认识并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这一要求是具有全局意义的。

第一,纠正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认识误区。受当前一些西方错误思潮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偶有遭到诟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先学好它,理解它。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干部学好政治经济学是英明决定,学好理论是用好理论的前提,我们只有弄懂弄通它才用它指导我们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坚持政治经济学,它是人类政治经济发展规律的总结,绝不是马恩个人的主观设计和主观臆断,它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与合理推断。政治经济学涉及的一系列科学的经济学原理以及研究方法,是被中国实践证明的可以用于指导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力思想武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处理错综复杂的各种利益矛盾关系,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但不能陷入教条主义。

第二,不断创新政治经济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具体实践,探索新时期的新特点和新规律,不断提炼出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成果,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党和政府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对于西方经济学理论,拿来主义是要不得的,全盘否定也是不正确的。对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合理成分,我们要加以吸收,用来丰富补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因为它本身就是开放着的发展着的经济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必须要有理论自信,如果失去理论自信而去迷信于西方经济学就可能会犯颠覆性的错误。

总之,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对其进行创新发展,才能有效推进“四个全面”的建设,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 释: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37,4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11.

参考文献:

〔1〕胡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J].甘肃社会科学,2007,(01).

〔2〕蒋南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运用及经验总结[J].经济学动态,2013,(07).

〔3〕洪远朋.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07).

〔4〕马敬然.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的主流地位[D].上海师范大学,2008.

〔5〕阎占定.从发展的角度认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3).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猜你喜欢
中国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