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与柏拉图人性论思想的比较

2017-05-19 10:17王冰杰
关键词:人性论董仲舒柏拉图

王冰杰

摘 要:本文将董仲舒与柏拉图人性论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从二者人性论的理论基石出发,通过对“天赋善恶论”、“性三品说”与“善”的理念进行阐释解读,进一步对两人的政治主张--“王道教化”与“哲学王”等思想比较研究,以期得出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的启示性意义的思想精髓。而在当今全球化态势下,如何以正确姿态拥抱世界文化,并且建立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开放性文化,是一个相当现实性的问题。对比发现,两位先哲在教育观、用人观、政治观上具有明显相似性。正是基于这些相似性,本文试图为中西文化比较、融合找到新的切入点。

关键词:董仲舒;柏拉图;人性论

中图分类号:B2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4-0036-03

一、董仲舒与柏拉图人性论理论基础的比较

(一)“天赋善恶论”

“性相近,习相远也”,孔子指出人的后天习性差别很大,但天性是相近的。他认为通过教育,使人认识自己,可以为善成仁,但亦有可能为恶不仁。可见孔子认为人性是亦善亦恶的。儒家弟子继承了这一思想并加以发展。孟子从“四心”出发,引出“四端”,他认为人具有仁义礼智的“四端”,“犹其有四体也”,由此提出性善论,主张由“本心”论“本性”,从“尽心”、“知性”从而达到“知天”。荀子则从人的自然禀性出发,认为“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主张“化性起伪”,“明分使群”和“隆礼重法”。

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是在对先秦人性思想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春秋繁露》讲:“人之受气苟无恶者,心何栣哉?吾以心之名,得人之诚。人之诚,有贪有仁。仁贪二气,两在于身。”人在接受气之初就有恶性,要不然人心怎么软弱,受限。因此具有仁爱,贪婪两种性质,并且共存于一身。“人受命于天,有善善恶恶之性,可养而不可改,可豫而不可去,若形体之肥臞而不可得革也”。人副天数,那么人性也受于天,就像是人能改变胖瘦,却不能完全革除作为人的形体。但是人性可“养”,即通过向善的仁义养性。“天之为人性命,使行仁义而羞可恥,非若鸟兽然,苟为生,苟为利而已”。强调了人性是人之本质所在,是区别于禽兽,优越于禽兽的原因。但他同时又指出人趋恶的可能性:“栣众恶于内,弗使得发于外者,心也。故心之为名,栣也。”接着,他明确的指出人具有善恶两种因子:“身之名取诸天,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天有阴阳禁,身有情欲栣,与天道一也。”可见董仲舒的人性论是异于“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他的仁之性可以说是对孟子性善的继承,而贪之性可以说是对荀子趋恶性恶论的继承。由此,可把他的人性论归结为为“天赋善恶伦”。董仲舒对先秦人性论思想进行批判继承,并加以发展,提出“性三品说”。他认为人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分为三个阶段,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董仲舒主张“性三品说”,但他的人性论重点却是“中民之性”。他在《春秋繁露·实性》指出:“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孵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缫以涫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圣人之性,在他看来就是:“循三纲五纪,通八端之理,忠信而博爱,敦厚而好礼。”在董仲舒看来,人性之中虽有善性,但不能说人性就善了。就像禾虽出米,而禾未谓米,茧能缫丝,而茧不可谓丝一样。人性之中具有善质,这为成善提供了可能,但需要建立在王道教化的基础之上。

(二)“善”的理念

柏拉图认为关于“理念”的知识是先天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的,“理念”是不变的、永恒的、是第一性的,而可感事物则是不完善的复制品。在他看来,现实世界即是可感世界。每一个事物都有一个理念,各种事物的各种理念又构成了可知世界。可感世界是虚幻的、不真实的,那么就有了让我们追求“理念”的要求。柏拉图认为,“善”的理念是最高等级的,它也是其他理念所追求的最高目的。各种理念在“善”的理念的引领之下,形成一个有序、完善、真实的世界。因此,在现实社会中,只要按照“善”的理念模式建立国家,就会实现国家的有序、安定、繁荣。“理想国”是一个由“哲学王”所管理的国度,柏拉图认为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真正的接近、认识“善”的理念。按照万物向“善”的这种结构,现实社会也会有一种自上而下的、不同阶层存在的国家制度,这是和谐社会的要求。根据这种自上而下的层级秩序,并对每个公民进行美德教育,是柏拉图提出的治国安邦之道。这种有序的社会秩序,存在着三种分工者——统治者、守护者、劳动者;又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品德——智慧、勇敢、节制,三种不同的人性——理智、意志、欲望。这也正是“善”的理念存在的目的。“善”的理念成为万物的目的,使万事万物向它靠拢。在人身上同样适用,柏拉图认为,正是因为有了“善”的理念的存在,才体现了人性有不完美,让人去追求“善”。

二、董仲舒与柏拉图人性论的政治目的比较

(一)“王道教化”

“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他认为圣人之性和斗筲之性是不普遍的,真正普遍的人性乃是中民之性,而这也是广大民众所具有的人性。董仲舒的中民之性指介于圣人之性与斗筲之性之间的普遍人性。它不同于圣人之性的天生之善,无需教化,亦不同于斗筲之性的天生之恶,教之无用,它强调的是百姓人民的可教化,指出人人都有一个向善、懂礼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通过他的神化体系得以实现。

董仲舒把“天”看作是至高无上的神灵,是有意志、有人格的造物主,人只有敬事上天才能得到赐福。天能感应人之敬,人能得到天之赐,原因在于“为人者天”、“人副天数”的天人感应论。而王是天联系人的中间者,代表天意行事。总之,董仲舒的这些思想核心目的就是要实现政治的“大一统”,更重要的是思想的“大一统”。这是封建统治所需要的集权思想,目的就是使统治者高于人民,让人民接受王道教化。董仲舒人性论把人民人性置于中民之性,既肯定了人民的人民人性中的不足,又赋予人民得到教化的权利。

(二)“哲学王”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不灭,具有追求美好世界的本能,但它却被禁锢于人的肉体之中,因此需要净化。柏拉图表面是对灵魂的认识进行阐述,本质上却是对人性理论的深层探析——人们对真实、永恒理念世界的一种向往和追求。他肯定了理性对激情、欲望的节制和引导作用,并指出德行正是在这种作用下产生的,并把理性灵魂作为人性论的思想核心。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分为三个等级,即理性、激情和欲望。在这三个等级中,灵魂在人性中的作用不同。他认为政体可以划分为五种,每一种政体都是关于人的制度,而最理想的政体就是王政。在王政里,城邦正义根据柏拉图思想把人性划分三个等级:各尽其力、各司其职、实现社会稳定、有序的发展。个体正义是公民个人通过教育实现个人德、智、体、美、劳的均衡发展的结果。但是保卫者、劳动者之上却是必须有一个领导者,这样才能使人履行职责,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三个等级的灵魂之间也才能和谐相处。这就是他对理想国家的要求,从不一致的灵魂中找到“哲学王”,带领人民走向和谐幸福。

三、董仲舒与柏拉图教育、人才观比较

(一)全面培养的教育观

在培养人才方面,董仲舒坚持的是比较全面的教育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内容的多,另一个是划分多个层次。在教学内容方面,为了适应大一统的需要,董仲舒主张独尊儒术,即:“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天人三策》)对其他各家是“绝其道”,但并不是消灭,而是不给其发展的条件,让主流思想始终是儒家思想。董仲舒还强调教育要全面,即教授六科之艺,主张进行儒家思想的全面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在各学校中要开设,主张良才要全面发展。在关于教学层次上,董仲舒十分强调兴办太学,这是“贤士之所关”,“教化之本原”。他指出,在兴办太学的同时,还要注重地方教化,地方教化针对百姓,使他们不起祸患。因此,他建议“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义,节民以礼”,从而达到“教化行而习俗美”的目的。相比于董仲舒,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更为细致、全面。从教育层次上看,他十分重视学前教育的思想,认为初始教育很重要,对儿童的教育越早越好。柏拉图认为一个人儿时受到教育指导,对这个人的一生会产生深远影响。他还提出终身教育说,他认为教育应该伴随人的一生。从教育内容看,柏拉图提出了体育和“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教育。柏拉图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教育,一是用体操来锻炼形体,二是用音乐来陶冶情操。柏拉图教育观一个重要特征是着眼于国家,“教育的总目标就是为了实现城邦的正义”,他认可教育兴国,加强教育可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综合两人关于教育的观点,我们不难看出,二者都重视教育,关注教育的内容和层次。

(二)任人唯才的选拔制度

董仲舒选才上首先主张废除“任子”、“赀选”制;其次,求才要合理。做好人才的选拔、培训、甄别以及优抚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法规。把人才的推举作为一项国家层面的工作,对地方推举的贤才进行检验。柏拉图的“理想国”强调有真正哲学思想的人的领导,他十分强调对社会贤才的任用,治国者必须是精英之才。他指出,在有些人身上加入黄金,就是统治者;在有些人身上加入白银,就是卫国者;而在农民身上加入的是铜,显然这是血统论的观点。但接来下,柏拉图指出,如果农民之中有天赋高的人,有才学之士就应该重视他,提高他的地位。最重要的是“哲学王”,即国家领导者。柏拉图至始至终未提及领导者的世袭,他始终认为领导者应该是真正的哲学家,或能够学习哲学、追求知识的人。董仲舒与柏拉图在对待人才上都主张选贤用能,根据不同的能力给予不同的职位,并建立严格、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避免弄虛作假。

(三)以德治国的政治观

董仲舒与柏拉图对德都十分的看重以德治国。从董仲舒来看,儒家向来就有以德治国传统。柏拉图师承于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有“知识即是美德”的名言,因此柏拉图也看重“德”的力量。董仲舒主张行礼仪、施仁政,以德治为主,重视教化,用仁德代替严政。董仲舒认为君王是为民而立,而民非为王而生,因此王必须以仁德之心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否则天就会夺走王的江山。他把德比作阳,刑比作阴,认为阴是辅助阳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讲到,“哲学王”治国,城邦才能安定和谐。他强调,真正的哲学家具有一切良好的品质,且具有正义、勇敢、节制的美德,能够制定出关于“美、正义和善的原则,在需要的时候守护它们”。他认为只有哲学家领导下的城邦才会安宁、和谐。从柏拉图关于“哲学王”的表述我们不难看出,这个领导者是一个具有优秀德行之人,具有最高的正义品德的领导者就必然实行德政,从城邦利益出发,保护人民利益。

参考文献:

〔1〕(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汉)董仲舒.春秋繁露[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冯友兰.中国哲学小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

〔4〕(美)梯利.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责任编辑 孙国军)

猜你喜欢
人性论董仲舒柏拉图
春秋决狱与法律解释——以董仲舒春秋决狱案例为中心的考察
“自然之性”与“性命之常”——王弼人性论的二重向度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研究述评
《董仲舒思想通解》出版
春秋“王鲁”说刍议:以董仲舒为中心
柏拉图之灵魂观
为什么柏拉图强调“几何”
国内近二十年来柏拉图研究综述
奥古斯丁和尼布尔的人性论比较
柏拉图的民主思想及对现当代民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