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蔚
幼儿本身对于新鲜事物有着较高的好奇心,设在幼儿园教育当中培养幼儿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和善于创新的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活动是必然的,但是以往的幼儿活动对于幼儿的成长并没有明显的帮助,只是一些盲目、无序甚至随意的游戏活动。对此,为了真正提高幼儿活动的有效性,本文详细分析幼儿科学活动有效开展策略。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提出,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必须在教育过程中有效的激发幼儿认识和求知的欲望。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应当尽可能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借助科学的活动感受探究的过程和乐趣,从而真正实现活动帮助成长的目的。
1 学会倾听,掌握幼儿心理语言
国外教育学家认为,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和教育方式,倾听代表着接纳和认同,在幼儿活动一开始,就需要对幼儿的问题、评论、语言进行准确的记录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首先,需要有目的性和意识的去倾听。在例如,在《会跳舞的小熊》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应用小熊的跳舞来引入相应的对话,如“小熊贴在纸片上,但是他想要跳舞,怎么才能够跳起来呢”,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幼儿活跃的谈话,促使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促使幼儿热情的参与到活动当中。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在发现某一位幼儿有解决方法时,可以将纸片交给幼儿,让幼儿促使“小熊”跳舞。教师通过有目的性的倾听,可以直接建立一个与幼儿的沟通和掌握幼儿的思维,在幼儿有表现欲望时,给予充足的表现空间,从而真正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其次,在幼儿科学活动时,经常会发现幼儿兴趣高昂,导致教师有些措手不及,甚至导致教师无法耐心的去倾听幼兒说话,最终导致教师的教学有效性不断下降。对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主动提问,让幼儿跟随教师的提问进行思考。例如,在吹泡泡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先提问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理由是什么。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幼儿有计划性的进行思考,从而促使思考的有效性。
2 学会鼓励,推动幼儿身心发展
兴趣是学习、生活甚至是成长最为有力的支撑手段。兴趣对于幼儿而言是广泛的,幼儿对于新鲜事物、话题都有着较高的兴趣。对此,教师便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鼓励幼儿进行探索。生活当中处处都有科学,教师可以从生活当中选择有教育意义的材料,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开展相应的活动。因为幼儿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可以推动幼儿主动探索,促使幼儿从科学活动当中获得乐趣和经验。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观察和认识“蚕”,因为蚕在不同的阶段会呈现不同的形态,所以教师可以养殖几只蚕在教师当中,让幼儿通过长期性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蚕的成长。首先,蚕最初是吃桑叶的,此时便可以让幼儿观察蚕的爬动,然后观察蚕在结茧、破茧等过程。在这一长时间的过程中,幼儿对于蚕宝宝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从而真正理解蚕这一生物。
幼儿理解一个概念或知识并不是借助成人的讲解或教师的说教,而是依靠经历进行了解。对此,教师在教育任何概念的过程中,都需要通过让幼儿经历的方式进行教育。例如,在《圆珠笔的安装和拆卸》教育中,教师可以为每一位幼儿发放一直圆珠笔,让幼儿通过拆装来掌握圆珠笔的基本构造,并学会基本的拆和装的技巧。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提问“为什么圆珠笔按下之后笔尖会弹出来”,通过问题,将幼儿分为多个小组,每一个小组2或3个人,开始研究圆珠笔,并通过拆卸和组装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幼儿可以更好的理解圆珠笔,并且对圆珠笔这一概念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记忆。
3 学会体验,构建科学活动桥梁
幼儿的学习过程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抽象的思维过程,而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体验过程。对此,在科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幼儿是否真正获得体验,幼儿是否能够从体验过程中得到成长和学习,体验的有效性不仅是决定幼儿科学活动是否有效,更是促使幼儿真正实现能力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有效桥梁。
创建幼儿教学情境可以促使幼儿真正实现学思结合,从语言、游戏以及活动等方式着手。首先,应用语言情境,大多数教师在长期教学中会发现,幼儿活动学习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缺乏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虽然生活中会时刻应用汉语,但是这些口语化的交流对幼儿的成长而言并不会起到显著的帮助作用。对此,教师活动开始过程中必须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环境,促使幼儿能够在这一科学活动环境中进行思考,掌握如何思考、如何交流;其次,应用游戏情境。幼儿对于游戏拥有着较高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借助寓教于乐的观念,将教学内容借助游戏的方式进行深化表现。例如,开展“小小工匠”的游戏,教师假设一个场景,请幼儿使用螺丝、钉子、锤子等材料进行组装小椅子、飞机、小车等模型。通过这样游戏的教学形式,促使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学思结合,巩固幼儿对科学活动的记忆以及反映,同时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活动当中开展相应的活动情境来优化课堂氛围,例如采用小组合作或小组竞赛等方式,帮助幼儿发散思维,放松心情。
4 学会体验,体现科学活动作用
对于幼儿园科学活动教育而言,最重要的便是帮助幼儿掌握相应的能力。对于制作相关的科学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借助一些学习工具,将一些材料进行组合或改变,最终构建成为一种形状无,实现创造的目的。幼儿科学活动能够为幼儿提供创造的机会,同时也能够很大程度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例如,在万花筒的游戏活动当中,幼儿可以将万花筒变化出来各种不同颜色和不同形状的图形,然后幼儿会兴奋的与同伴、教师分享,教师对于幼儿的发现需要给予肯定,并在幼儿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借助观察、对比、拆装等技术,让幼儿主动的探索、观察、操作相应的材料和工具,这样既能够解决幼儿玩耍万花筒时呈现的各种疑惑或问题,也可以从中获得娱乐的乐趣。又例如,自然角,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大胆的利用生活当中的废旧物品、材料,通过精心加工、设计和创造,促使他们变为有作用或审美价值种植物品,并从废弃物品当中发现利用价值,从而强化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发现能力,体验借助自己的创造能力将废弃物变为宝物的趣味和喜悦感。帮助幼儿学会创造,不仅可以有效的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可以间接的培养幼儿在合作、分享等方面的意识。除此之外,教师与幼儿可以一起收集废弃物品,应用一些小技巧,开展一些有教学意义的“小发明”、“小实验”。例如,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制作小电风扇,将塑料片剪成风扇的扇叶并安装在小马达上,将马达的电线连接在电池上便可以让风扇转起来。
5 总结
综上所述,幼儿科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帮助幼儿成长、认识世界、主动探索和获取知识与能力的有效措施,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幼儿的能力,设计具备较高操作性和较强想象力培养的游戏活动,促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观察、感知着手,不断的探索、创世、创新和制作,真正促使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观山湖区第一幼儿园)
青苹果·高一版2017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