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文报道中的上海城市形象

2017-05-19 07:35侯可欣刘莹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城市形象上海

侯可欣+刘莹

【摘 要】 本文分析了《BBC》、《华盛顿邮报》等48份英文报道中关于上海城市的内容,综合评述2010年至2016年间的重大英文媒体报道中所呈现的有关上海的经济、社会、城市发展、科技等城市形象。指出,一方面,西方媒体承认上海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也对部分突发性事件和体制不足进行报道和抨击。因此,要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增加世界人民对上海以及中国各大城市的全面客观的了解,从而使世界各国更全面地了解发展变化中的中国,减少文化误读。

【关键词】 城市形象;上海;英文报道

一、研究现状

依据文献来看,国内对上海的城市形象研究主要集中在追溯历史并描述现状。近年来,关于上海城市形象的大讨论已吸引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都市审美与上海形象》[1]从都市形象审美的角度,从三个方面思考上海城市形象,包括中西方工业化城市特色的城市景观、活跃多样的城市文化、彰显上海城市精神的市民形象和素质。

吕超在《海上异托邦·西方文化视野中的上海形象》中,[2]通过游记、小说、诗歌、影视作品等西方文学、文化的透镜,陈述了西方人眼中的“异托邦”。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为“小荷初露”、“容颜百变”、“明珠溢彩”。这三者之间具有变革和传承的关系,讲述了在西方人视角中,上海如何从一个西方人认为的臭名昭著的城市发展到一个繁荣文明的大都市的惊人之变。

还有部分从西方视角描述上海的著作,集中讨论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上海的城市生活的影响。如《上海:一座伟大城市的肖像(1842-2010)》[3]这部著作通过对珍贵的历史照片、全世界最重要的私人收藏以及当代杰出摄影师的作品的分析,既讲述了现代上海如何由各种力量塑造而成的故事,又树立了上海这一座伟大城市的形象,及上海城市形象的塑立。

二、研究对象

本文搜集了近六年来有关上海的英文报道,共计48篇。其中的热门话题包括上海外滩踩踏事故(9篇)、上海迪士尼乐园(13篇)、上海自贸区(9篇)、上海的交通(13篇),以及上海的环境(4篇)。这些报道主要来源于BBC、华盛顿邮报、上海日报(英文报)官网。

三、研究结果

1、报道的主题倾向性

在搜集的48 篇文章中,直接涉及上海主题的报道为34篇,关于北京的12篇。大多数有关上海的报道中,有参照北京等大都市的对比。例如上海的磁悬浮列车与北京的交通比较,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与北京踩踏事故比较,上海世博与北京奥运比较。上海与北京相对比,主要基于大都市的相似性。而这两个大都市也有不同的特点。一个是经济中心,一个是政治中心。上海在科技以及经济方面的关注更多,如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发展、上海自贸区的成立。

所搜集的48篇文章中,西方记者为报道视角的报道占所有收集篇目约60%,比如外滩踩踏事件中,中方报道4篇,约占44%。外媒报道有5篇,占56%。其中4篇是2015年1月1日报道的,约占44%,1篇为1月3日报道的,约占11%,1篇于1月5日报道约占11%,1篇在1月21日报道约占11%,另两篇报道于1月17日,约占22%。大多是篇目集中发布于事发的第二天。自上海自贸区成立,BBC、华盛顿邮报便对自贸区的发展进行关注以及及时的报道,BBC在2014年1月、9月,2015年1月的报道,可见其对自贸区的关注以及对上海的关注。

2、报道的内容特点

(1)上海城市的社会形象。1987年陆家嘴发生踩踏事故时,有66人死亡。2015年的外滩踩踏事故中,有36人死亡。两次踩踏重大事故,各大媒体的报道反映出,除了因为当时的人口密度大,政府对混乱的现场疏于管理。

如《新华日报》报道,“类似外滩踩踏事故的事件在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中国并不少见,2014年9月,云南六名小学生在楼梯被封后发生的踩踏事故中死亡。2014年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踩踏事故中14人死亡10人受伤。2004年,37 人死于北京元宵节灯会的桥上踩踏事故中。”这一报道总结了这些年来发生的踩踏事故,如北京踩踏事故与外滩踩踏事故,均发生在节假日。此类报道提示大家,节假日是人们的出游高峰,尤其在本地人以及外来人口众多的上海,每逢节假日政府都应该加强对事故的防范,必须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

据《上海日报》报道,“踩踏事故中死亡的36人中有25位是女性,除了五人其余的都是25及25岁以下。”BBC新闻报道则描述道,“事故中大多死亡的人都是学生,其中有25个女性。”由此可见,中外媒体关注事故中受伤多数是女性以及年龄较小者。这在其他国家和城市的报道中也如此。比如,2012年11月19日,印度东部比哈尔邦首府巴特那发生一起踩踏事件,造成至少20人死亡,其中大多是妇女儿童;2004年2月5日,北京市密云县灯會踩踏事故造成37人死亡、37人受伤,其中大多为妇女儿童。

BBC报道,“一些官员,包括上海市委书记以及副书记面临着责难,因为当晚他们在死伤事故发生地的附近用公共资金吃奢侈的晚餐。”这样的报道语言反映了社会现实,近年来政府对贪污腐败的问题进行严格审查惩处,但地方官员腐败的问题依旧存在。因此,此次事故严惩相关的官员,对相关领导给予了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

(2)上海城市的经济形象。在外媒的眼中,上海的发展比起香港仍然落后。“上海充满生气的购物街吸引着从香港和世界各地的游客。虽然上海的居民的人均收入在内地最高,但依旧低于香港的人均收入,上海人也依旧嫉妒着比它更富有的香港。萨森说,香港有上海没有的金融复杂性的优势。她称香港为世界性的城市,它的金融市场与全球资本市场的创新更协调。在她看来,香港和纽约更接近,而上海更像是芝加哥—一个作为工业腹地大城市,金融业以及贸易服务为工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近年来,上海不断尝试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自贸区为上海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促进了浦东地区的发展,上海的经济中心有向浦东转移的走势。

2013年8月23日新华网报道,“商务部宣布国务院在周四批准基于保税区的自贸区成立,这作为适应全球经济、贸易发展的远大进步是在利用一个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的战略”,“上海社会科学院的一位经济研究者张友文说‘我们可以不再依靠特惠政策促进商业以及投资环境,而是应该采用非常有效透明的行政服务吸引投资”,上海在不断地摸索经济发展的道路,不断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上海的服务业是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服务业发达是衡量城市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准,上海用服务业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又用整体经济的发展刺激服务完善。

2014年3月10日华盛顿邮报报道,“任何外国公司都不允许在中国交易所发售股票。”2014年4月9日华盛顿邮报报道,“上海自贸区仲裁法规在昨日发布,采用了一些解决纠纷的国际法规。”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不仅仅是对自贸区的调整,也是自贸区已经在运行并且发展的标志。

2014年10月12日据CNN报道,“上海自贸区在放松资本管理和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棘手问题上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在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关注下,上海自贸区并没有像规划中那样蓬勃發展,而是走了下坡路,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也是原因之一。上海自贸区刚开始只是包括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区及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但现在国家有计划扩大其范围,甚至是在别的省市建立自贸区。如果上海自贸区的经济发展一直滞缓落后,那么国家也不会扩大其范围;相反虽然经济成果并不显著,但是在服务业方面也取得一些进展,伴随着经验的积累以及政策的及时调整,总体的经济走势是向上的。

在外媒报道中,上海还是中国与世界相接的枢纽。2009年以来,上海综合保税区以功能创新为重点,着力推进经济功能和商业模式创新突破,满足跨国公司国际化运作需求,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贸易便利化环境。 2014年9月21日BBC新闻指出,“亚马逊在上海的分公司与上海自贸区和上海信息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有这份协议,亚马逊可以将来自全球各地的几百万个电子商务产品直接输入中国。” 亚马逊在上海自贸区设立的国际贸易总部,把全球的商品,无论是美国的、欧洲的、亚太的,都可以进口到中国,同时,也可以将中国的商品卖到全球。产品直接输入中国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既为亚马逊上海分公司提供方便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也为中国直接购买海外商品提供了渠道。

本次搜集的材料中,关于上海自贸区的报道2013年占1篇,比例约为11%;2014年占5篇,约为55%;2015年占2篇,约为22%;2016年占1篇,约为11%,这体现了媒体对上海自贸区的关注度不断减弱,除了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热度的消失,也可以看出上海自贸区并未取得显著成果。

(3)上海城市的科技形象。交通作为城市文明的一大衡量标准之一,是衡量上海发展速度和程度的一根标杆。2001年1月23日BBC报道,“德国铁路磁悬浮列车公司与中国签署合同,建设从上海到机场的未来高速线。”全长为29.863公里,西起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的龙阳路站,东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于2003年1月4日正式开始商业运营,全程只需8分钟,是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营的高架磁悬浮专线;2014年6月15日BBC报道,“到去年,铁路交通第一次向东1000多英里驶向上海然后通过海路到达欧洲。但是现在行程从六周缩短到两周,这些火车直接通向欧洲,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它们会在波兰卸货将其分配到其他地方。”上海的交通多样化,尤其体现在从上海到别的地区的交通更加方便快速。与国外合作促进交通的发展,可以使国际高新技术融入交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飞速发展的交通也并非没有弊端。

2007年1月22日BBC报道,“上海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都市,它快速的成长产生污染、交通拥堵和居住环境挤迫。”“上海买车变得很贵,上海对私人车辆执照的数量有很严格的限制——现在,每年大约需要80000元。”“上海有超过1000条公交线,这些线路都由不同的私人公司运营,但是不同线路间的立交桥系统价格高而且容易让人迷路。”“城市已经禁止大型摩托车,很多通勤的高速公路也禁止自行车通行。建设了180千米的专门的自行车道,尤其是在浦东新区,在这里自行车要与小型摩托车分离。”上海对交通的管控,既是处于对交通拥堵问题的改善,又是对城市环境的维护。改善交通问题以适应上海的高速发展,可以提高社会发展的效率,也可以维护交通安全。

(4)报道呈现的消极语义。2015年12月31日外滩的踩踏事件引起了全国的轰动,《上海日报》中“习近平总书记敦促要尽全力去救治那些在踩踏事故中受伤的人。”“所有地方政府部门、必须从血的教训中学习、深刻反省、立即(immediate)调查”等字眼,说明政府已经意识到事故本身以及其影响的严重性,并对其进行反思和尽力减轻后果。而BBC新闻报道则用“政府尽快(as soon as possible)找出踩踏的原因”,“立即”相较“尽快”,对时间的要求更加紧张,更能凸显政府采取措施的急迫。外媒倾向于客观的叙述,而中方则要凸显政府积极补救的态度。

《华盛顿邮报》中写道:“上海新年前一晚的踩踏事件造成36死49伤,这一事件成为了一个可能动摇政府领导力的政治性丑闻。过去的两周,需要政府的答案的盛怒的民众给了政府很大的压力”,“据中国媒体报道,大约有700位警察在场,但是没有对交通进行管制”。外媒认为中国政府既没有严格的管控,也没有给予人们合理详细的解释,不管事故的发生以及发生后的处理都是失败的。事件的调查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而中方则用“事故仍在调查中”、“加大审查力度”搪塞,但是并没有详细的报道出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以及政府的具体失误的地方。通过“政治性丑闻(scandal)”可得此次外滩踩踏事件被广泛关注、流传甚广并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一位昨日出院的姓张的女士因事故中受到惊吓,暂时无法说话。她父亲说,她一想起那天晚上发生的事就会不停的哭,但他还称赞了医院的工作人员帮助他的女儿康复。”《上海日报》着重讲了事发后政府的善后工作以及社会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呈现的是政府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补救,将人们的视线转移至积极的事件中安抚民众,将事故本身负面影响淡化。而BBC新闻称“环球时报将中国官方的回应描述为老套的说辞,很多网民都对此次新闻发布会不满意。这表明一些政府官员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解释此重大事件中,为的是保住上级官员以及避免自己陷入困境,却忽视了民众。”

外媒直接报道政府事后工作的缺陷,“被调查副市长周博说上海已经向受害者家属致以很深的歉意,并称这次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报道以事发负责人的口吻陈述,使得报道更具客观性。“完全”两字的措辞强调了事故是因政府的疏漏而造成,事件对政治有极其负面的影响。《上海日报》用“近三十万人出现、大量的人、成千上万的人聚集”等描述不断强调人多拥挤,弱化政府的疏漏以及其他的原因。外媒评价中国政府低效以及对事故解释不清晰。针对突发性事故,外媒侧重偏向负面的报道,而中方则弱化消极的一面。

四、启示

讨论西方媒介眼中的城市形象,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化在西方视野中的呈现,以及中国文化经过西方文化的折射后,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媒介報道在城市形象的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有关上海和上海人的消息报道在西方媒体报道中频频出现,这主要源于上海近年来在经济和文化发展中所体现的成绩。西方媒介涉及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现象的报道与中国的主流媒体在具体的描述立场和细节方面相比,有着西方媒体报道的独特的视角和理解,但对于大多数客观事实的关注与描述,中方和西方的报道仍然是相似的。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的今天,全球化促进了上海与全世界各国的紧密联系,上海的国际化战略日趋成熟,也引起了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关注。在西方,人们主要通过BBC等西方媒体了解上海,媒介的宣传建构了对于一个城市以及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方面的综合形象。上海的城市形象不仅和国内的城市形成相互影响的作用,也对国际城市形成相互参照的作用。从搜集的材料显示,一方面,西方媒体承认上海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也对部分突发性事件和体制不足的报道进行抨击。除了正面报道和负面描述,还有一部分报道没有明显的倾向,难以将其绝对地归类为正面、负面或者中性,实事求是地报道也逐渐增多。

从列举的各类热点报道来看,西方媒介对上海的观察,着眼于能体现折射上海大都市形象的经济和文化主题,比如自贸区、迪士尼乐园等等。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近年来的大多数报道都侧重于对上海新发展的报道,来肯定上海各方面的成绩。各种有关西方媒介对上海发展现状的报道既包含了作为主体自我的西方世界对自我的认可,也表达了西方媒介对上海发展现状的赞叹与惊讶,这些报道使上海文化在国际媒介视域下主要保持了一种前进的形象,而这种前进的形象也是被放置在与隐性的西方发达国家相类比、相竞争的大背景中建立起来的。在本次搜集的材料中,这种正面展现占据了近年来新闻报道的主流。另一方面,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事故发生后,媒介对上海城市管理、政府管理也持否定观点的报道,比如对上海踩踏事件的报道。当西方媒介的报道者带着特定的观察视角检视上海的文化发展时,可能产生了略带偏差的描述。

不论西方媒介的描述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我们都无法去阻止他们作为传播媒介从西方的文化观点将上海作为一个相异的文化体系来看。从文化传播来看,无论是正面的呈现还是对社会不足的影射,都是相对于描述对象而言的“他者”的表述,上海在西方媒介视域下的城市形象主要取决于西方媒介宣传的角度和力度。

中国文化主张以和为贵,鼓励文化的多样性。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磨合、交融的过程中,不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相互接纳,也伴随着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想象。本文的分析已经显示,西方媒介眼中的上海在展示中国城市形象的过程中主要是正面的、积极的、有助于宣传中国形象。在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中国的外语报刊有必要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增加世界人民对上海以及中国各大城市的全面客观的了解,从而使世界各国更全面地了解发展变化中的中国,减少文化误读。

【注 释】

[1] 陈超南.都市审美与上海形象[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2] 吕超.海上异托邦·西方文化视野中的上海形象[M].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 刘香成,凯伦·史密斯.上海:一座伟大城市的肖像(1842-2010)[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作者简介】

侯可欣,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英语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城市形象上海
新媒体传播下地铁广告中的城市形象建构
蒙古族传统纹样对地域城市形象塑造的意义
微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植入与传播策略研究
微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植入与传播策略研究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我国城市形象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