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不同意1123年,张觉被金军击败逃至北宋,面对金朝的强大压力,北宋无奈杀张觉并函首送还,传统观点认为至此张觉事件就已结束的观点。本文认为,从张觉事件前后金人的表现,可以窥见金初对外战争中运用的外交手段和战争谋略:外交施压:索要张觉是手段而非目的;谍报战:掌握敌情瓦解敌营;攻心战:女真崛起的另一把利刃;战略布局:战局之外的博弈。
【关键词】 张觉;金朝北宋;战争;外交
张觉事败之后,逃往北宋,宣抚司王安中将其接纳藏于军中,尔后完颜宗望大军压境,王安中敷衍未果,只得杀掉张觉函首送与金国。对于张觉之死,史书记载略有不同,《宋史》的《徽宗本纪》、《王安中传》、《张觉传》和《金史》的《张觉传》、《郭药师传》以及《三朝北盟会编》皆记载张觉被王安中所杀,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张觉被郭药师所杀,关于张觉的死法也有斩杀和缢杀两种说法,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张觉死于公元1123年,宋朝交给金朝的第二颗人头确系张觉无疑。史学界一般认为张觉事件至此已告终,其影响至多是宋朝的一再欺骗加速了两国关系恶化,除此再无别的研究价值。
作为辽金鼎革和宋金对峙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张觉事件对此后宋金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史学界诸多前辈对此已经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张觉事件与金宋爆发战争之间的因果关系方面。赵翼认为“使无纳张觉之事,金人亦难遽起兵端……(纳张觉)果致金兵得以藉口,不惟新得之地尽失之,并至銮驾北狩神州陆沉”。[1]赵永春《金与北宋战争爆发原因初探》[2]认为宋金战争爆发由多方面因素形成合力所导致,张觉事件只是诱因,北宋在双方交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腐朽无能才是更深层次的原因。范寿琨《宋金平州之战试析》认为张觉事件不过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3]没有张觉事件,金朝也会寻找其它借口开战。这些成果对于帮助后来者深刻了解张觉事件及其历史背景起到了莫大的作用,是后人研究相關历史所不可或缺的。
美中不足的是,前辈们没有重视这样一个细节——当时的金人对于王安中所交付的第二颗人头仍心存疑虑,他们怀疑张觉并没有死,仍然被北宋隐匿庇护。当这种怀疑以金朝官方索要的形式表达出来时,就夹杂着更深层的外交考量。
一、外交施压:索要张觉是手段而非目的
1126年完颜宗望大军兵临汴京,金朝再次提出索要张觉的要求。《金史》载“宗望使吴孝民入汴京,问宋取首谋平山者童贯、谭稹、詹度及张觉等”,说明直至此时金人仍然怀疑王安中所献第二颗人头仍非张觉,张觉仍然被宋朝藏匿,毕竟宋人曾在这个问题上严重欺瞒金人。金太宗赐给完颜宗望交给北宋朝廷的诏书要求宋廷“若果能诚心悔罪,重乞欢盟,可囚缚首先谋取平山童贯、詹度,并逆贼张觉、李石、卫甫、赵仁彦等来诣军前,谢天下罪”,这份诏书为前面的猜想提供了旁证。在此形势下,宋朝回书承认“手诏张觉,招纳叛亡,致使欢盟变为兵革”,但并未回应金朝索要张觉的要求,而金朝竟也没有继续追究此事,到此时张觉才逐渐淡出历史记载,当然这只不过是将张觉事件的余波往后稍微推了两年而已,看似并无多大价值。
然而细想之下,此处有一个疑点,金朝国书中明确提出了索要张觉的要求,如此正式的官方文件,宋朝却避而不答,金朝竟也不再追问。金人心存怀疑却不责问到底,似乎也不是追索叛徒该有的态度。参照宣和七年(1125年)宋金太原角力的事例,这一疑点可以得到解释,《宋史》记载“金人以纳张觉为责,且遣使告兴兵……使者劝贯速割两河以谢,贯气褫不能应,谋遁归”,此事件中金朝责问张觉是假,借此要求获得土地才是真。同样宗望汴京城下索要张觉只是借口,张觉只身逃亡北宋后,即使活着也对金朝构不成实质威胁,而金朝之所以在其死后仍向宋朝追讨张觉,除了怀疑宋朝诚意之外,真正的目的恐怕在于利用宋朝理亏从而迫使宋朝在割地问题上让步。《宋史》的相关记载证实了这一推断,“(宗望)以朝廷收归朝官及赐平州张觉手诏为辞,以书求割三镇”。
这两次宋金交涉,反映出金人在外交活动中非常善于利用对方的失德行为,为自己争取谈判优势而谋取实际利益。这一特点还见于金灭辽之际的和谈,辽金谈判过程中,金人多次向辽人索要叛人阿踈,与此多有类似,不同的是,辽人并未将阿踈交出,反将其一直带在军中,直到最后五京皆失,阿踈才被金人擒获。有趣的是,金人对于阿踈的处置仅仅是杖而释之,几乎历次辽金谈判都被金人索要的阿踈就这样被宽恕了,可见金人本意不在阿踈,而在于寻找借口拖延时间或者获得其它利益,因此当辽人败局已定之际,阿踈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怎么处置他就不重要了。
二、谍报战:掌握敌情瓦解敌营
军事行动的成功,往往离不开情报方面的支持。张觉事件中,王安中斩了一个与张觉貌似之人送与金人,企图蒙混过关,结果被金人当场拆穿,“此非觉也,觉匿于王宣抚甲仗库。若不与我,我自以兵取之”。金人事先已经掌握了张觉藏匿地点的情报,宋朝在较量一开始就处于下风,无奈只得杀张觉函首送金。事先宋朝方面为了保密,特意将张觉改名赵秀才,且不许旁人接近,甲仗库也绝非一般人可以进入的区域,但就是这样严密守护的军事机密,还是被金人轻松破获。大胆推测金人破解之法不过此三条,一派人潜入刺探,二收买知情人,三截获宋朝往来官书,无论哪一条都是典型的间谍活动。这仅仅是猜测,但在金人击败张觉的过程中,《宋史》记载了金人这次用间的过程,张觉远离平州迎接宋朝册封使者,“金人谍知,举兵来,觉不得返,同其弟挟被诏勑奔燕”,可见金人平定张觉叛乱过程中,间谍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金人在情报战线上的胜利,极大推动了战局形势朝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反观北宋则因此蒙受巨大损失,可见情报工作对战争的重要性。
三、攻心战:女真崛起的另一把利刃
金朝起兵短短12年,迅速灭掉辽和北宋两个大国,如此崛起速度称得上是一个历史奇迹,在中外历史上都是很罕见的。单纯以金人彪悍善战不足以解释这样的成就,古今中外凶悍善战的民族比比皆是,为什么只有金人取得了这样的奇迹?从张觉事件中还可以看到金人更多战术的运用。
张觉逃宋后,金人立即大兵压境,不得张觉誓不罢休,摆出不容妥协的态度,明确了己方绝不宽恕叛徒的底线,这不仅是人性中对背叛自然的仇恨,更是心理战的一种。迫使宋朝斩杀张觉,金人相信一个叛徒血淋淋的事实足以警示士兵背叛绝没有好下场,大金有能力追杀任何叛逃者,这对于军队的忠诚无疑是有效的保证,另一个效果恐怕是金人也没想到的,张觉之死寒了辽南京降宋士兵的心,郭药师统帅的“常胜军”反应更是明显,他们本是宋朝以出卖燕京大户为代价从金朝换来的,此刻自然会严重怀疑危难时刻宋廷会不会交出他们以讨好金人。《金史》记载,张觉死讯传出,“燕京降将及常胜军皆泣下”,郭药师失望至极,感叹:“若来索药师当奈何?”于是军心涣散,濒临解体。金军南下时,常胜军几乎没做像样战斗就放弃抵抗,此举无疑减少了伤亡并极大加快了战争进程。
四、战略布局:战局之外的博弈
金人除了在戰术层面有良好表现,在战略上的选择也可圈可点。
天会元年(1123年)十一月北宋公然背盟,隐匿叛将张觉,导致宋金关系出现严重危机,一度发展到剑拔弩张的地步,但金人并未立即对虚弱的北宋发动进攻,而是等到两年后才正式对宋开战,期间两国贺正旦使、贺生辰使往来如常,似乎张觉事件并未影响两国关系。其实不然,获悉张觉和宋廷相互勾结的内幕,金统治者内部有相当一部分人主张与宋决裂,比如西南、西北两路都统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就上书太宗要求废弃宋金海上之盟,拒绝将山西郡县割给北宋,毕竟宋人背盟在先,这样做无可厚非。但金太宗力排众议,以不得违背先帝遗命为由,仍令二都统割地与宋,以维持与北宋的友好关系。
金太宗妥协的态度,与宗望索要张觉强硬的态度以及印象中金军凶狠善战的形象形成了强烈反差。考察当时历史背景可知,辽天祚皇帝仍然逃亡在外,耶律大石拥有战马万匹,辽朝残余势力仍有不容小觑的实力,而金军新占领的辽朝故土仍不时发生叛乱,很多城池只是迫于形势归降金朝,城池仍然由辽降将掌控,内心实则持观望态度,平州实力派张觉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仓促与宋开战,大量军力调至南线,后方空虚,难保这些地方实力派不会趁机反戈一击,比如西京、中京就曾降而复叛,如此一来局面将会十分险恶,金人甚至可能重蹈前秦苻坚败亡的覆辙。金朝统治者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们深知潜在的巨大危险,因此不惜妥协退让,在对辽作战的同时,竭力与北宋、西夏和高丽建立友好关系,即使不能如愿交好,也要使其在辽金之间保持中立,避免因四面树敌而分散兵力,给那些暗藏二心之人以可乘之机。尽可能团结可以团结的势力,集中力量优先解决辽朝残余势力,稳固既得战果,而后再解决其它问题,这是金人的总体战略思想,正是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金人得以在短短十二年内迅速崛起,灭辽降宋,雄踞于中国北方。
综上可知,金人精通于外交手段辅助军事,以军事为外交后盾,在谈判桌上以较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金军在作战中,屡屡使用间谍刺探情报,甚至反间从而保障己方内部安全;金人除了兵战,还精通于心战,利用强大的武力震慑敌方,恐吓潜在的敌对者,从而为常规军事行动的展开创造有利条件。事实上以金人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在其击败甚至征服中原王朝的过程中,不仅仅依靠的是强弓良马,也不单是英勇无畏的士兵,其统帅运筹帷幄绝不亚于汉族历代名将,富于远见的战略部署是他们能在文化技术全面落后于中原王朝的情况下,却能在军事上屡屡击败中原王朝的重要原因,对于他们战争谋略的研究,将进一步丰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内容。
【注 释】
[1] [清]赵翼.《廿二史劄记》卷二四《宋史·赵良嗣不应入奸臣传》[M].北京:中华书店,1987.4.一.321.
[2] 赵永春.金与北宋战争爆发原因初探[J].北方文物,1987.2.
[3] 范寿琨.宋金平州之战试析[J].社会科学战线,1992.4.
【参考文献】
[1] [清]赵翼.廿二史劄记.北京:中华书店,1987.4.
[2] [元]脱脱等.金史.中华书局,1975.
[3] [金]佚名.大金吊伐录(金少英校补、李庆善整理),中华书局,2001.
[4] [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
【作者简介】
曹渊启(1993-)男,汉族,现就读于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金史方向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