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在人间的台北

2017-05-18 09:22倪一宁
时代青年(上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私语服装店阿婆

倪一宁

海明威说,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相较之下,台北就没那么辉煌体面。到台北第一晚,当地的朋友带我去逛师大夜市,我站在一堆卤味店和服装店间,身侧是冒着热气的烤鱿鱼和鼎沸的人群。这是台北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溽热的,躁动的,冗杂的,绵延不息的。

我最喜欢黄昏时,趿着拖鞋漫無目的地走。街上有年轻的母亲推着育婴车,一大一小的脸都笑嘻嘻的,有困倦的中年人提着一盒点心急匆匆地掠过我,有缠绵的情侣低头私语,有穿着暗红色花纹上衣的阿婆甩着手往回赶。和傍晚六点钟的上海街头不同,行人走得或快或慢,都不是为了什么大事。没有人通过手机决定一桩大生意,也没有人气急败坏地比画手势。他们活得特别细碎,格局小而稳定,仿佛情侣一路私语就能抵达白头,下班者的家门口也必然有一盏亮起的灯。

台北是一个烟火气浓郁的城市。台北的老房子就是枯燥的老,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既和日式搭不上关系,又缺乏现代感。台北的居民区,不像老上海的弄堂那样,法式圆润的房顶下晒着衣领处磨得薄薄的棉毛衫,它们大多灰扑扑的,它们的沉默不含任何心事的成分。你眺望台北人家的窗口,不会联想到窗帘背后有什么旖旎故事或香粉传奇,你知道那层帘子背后,是一户三代同堂在品评阿婆的手艺,是爸爸在考问姐姐今天的功课,或是妈妈在收拾碗筷时不经意瞥两眼新闻。

他们把全副力气都用在了经营生活上,所以他们的服装店开满了小巷;他们心甘情愿地为一杯陈三鼎奶茶排一个小时的队;他们的咖啡厅永远坐满了人,服务生小心翼翼地问:这一餐合胃口吗?

受公知们影响,台湾人友好、礼貌、有教养的形象深入人心。我初到台北那天问路,就有人载我去目的地,一路还指点哪家水煎包味道最好。街口处不时有炸响的机车声音,却在红灯前齐齐停下,让步行人先行。我捧着一大袋日用品,一路稀里哗啦往外掉时,有50多岁的阿婆帮忙捡起来,还体贴地教我如何打结。

有时我觉得,这种友好很像一层薄纱,覆盖在这个城市上,温情是温情,却也闷气。真正让我对台北生出亲切感的,倒是一次不怎么愉快的经历。我去邮局寄东西,一不小心碰翻了要寄的凤梨酥盒子,那天我不方便弯腰,只能愣在原地,隔着玻璃和一脸别扭的工作人员面面相觑。

“你不捡吗?”

“我弯不下腰,能不能麻烦你捡一下?”

她的嘴角迅速地往下撇了一下,然后绕出来。我也慢慢地蹲下身一同捡。

捡得差不多时,我们几乎是同时地说了一声“谢谢”,也是同步的,脱口而出了“不会”。这样的客套有点落伍,它习惯用客气的言辞包裹情绪,也热衷用平和的口吻荡平激烈。它像一个落破大户的家长,知道好日子是一去不回头了,能留给子孙的只有书香门第的修养和自矜,于是更加做足了姿态,更加教导小辈要遇事和气,不与人争意气。

但台北仍然是憨态可掬的,是适合居住的。随处可见的便利店里提供各式服务,从ATM机到晾衣架,一应俱全。深夜十一点仍然有小贩在卖割包,高热量的食物总给人最踏实的慰藉;走在偏僻的巷子里,会有警察蹿出来劝你不要走远,甚至主动送你回闹市区。

我再一次拎着牛奶、纸巾、羊角面包站在了街头,再一次在窗台上养起了多肉植物,再一次用一小杯葡萄酒哄自己入睡,再一次让音乐充斥房间,再一次和自己的悲喜短兵相接……我迷恋这种状态。

——没什么茂盛的绿色,柏油马路固执地裸露着,像是不设防的台北的心脏。

猜你喜欢
私语服装店阿婆
木樨花
冬日私语
冬日私语
小镇阿婆茶
阿婆
热闹的服装店
摄 影
重阳糕送阿婆
在服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