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敬华
垃圾减量从我做起
——记自然之友“零废弃物大挑战”
◎孙敬华
“垃圾”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人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根治垃圾问题,必须依靠“零废弃”理念,这是全球趋势,也是世界各国努力的方向。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垃圾分类、垃圾减量,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而归根结底,需要从每个个体开始实践。自2013年起,自然之友垃圾减量项目组开启了“零废弃大挑战”活动,针对个人、家庭、中小学生,以挑战赛的形式倡导从自身开始实践垃圾减量,推广零废弃理念,培育绿色公民。四年时间里,总计二百余个家庭、数百名中小学生,在这项活动中验证了“零废弃生活”的可行性。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垃圾问题日益严峻,垃圾总量快速增长,垃圾围城、垃圾围村、垃圾填埋场饱和、垃圾焚烧厂邻避争议、垃圾跨省倾倒等,早已不是新鲜话题。另一方面,各个城市的垃圾分类工作也已做了多年,出台过相当多的地方规定,可惜始终收效不大。民众参与率很低,全社会普遍对垃圾分类没有信心。
2016年底,环保部发布的《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2015年全国246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8564万吨。其中,北京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最大,为790.3万吨,位列其后的是上海、重庆、深圳,均超过570万吨。以北京为例,2015年日均生活垃圾清运量为2.165万吨,按常住人口核算,人均日垃圾清运量约为1千克。而在执行多年垃圾分类政策的中国台湾地区的台北市,2012年人均日垃圾清运量仅为0.37千克,数字之悬殊显而易见。因此,力求垃圾减量,迈向“零废弃”,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目前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开展“零废弃运动”, 采取各种行动和措施去努力实现零废弃这一环境管理目标。零废弃(Zero Waste),就是要让产品从设计、生产、包装、使用,直至最终废弃处置的全过程,都得到妥善管理,使得最终被废弃的剩余物(即垃圾)接近于零或基本无害。
2008年,欧盟委员会出台了“垃圾指令”,提出了“优先次序原则”,即要以预防垃圾产生、重复使用、分类和循环利用(包括堆肥)为优选,严格控制焚烧和填埋。这一“优先次序原则”,呈现“倒三角”状态。即,要重视前端的减量、循环利用,而不是把关注点都放在末端处理(焚烧填埋)上。“零废弃”是一个远大的目标,却也必须是从脚下、从即刻开始实施的。对于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是如此,对于个人、家庭,也是如此。所以,自然之友的“零废弃大挑战”,就是要引导公众,从自己做起,发现自己的减量空间,证明一个个小的动作也是有意义的,也能带来超出预期的效果。
自2013年起,每一期参与“零废弃大挑战”的志愿者和志愿家庭,首先要通过课程和参观了解身边的垃圾现状,之后进入最重要的理论部分的学习,包括垃圾怎样才能减量?“零废弃”的秘诀到底是什么?答案就是“3R原则”。
第一个R:Reduce,源头减量。即在垃圾形成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垃圾的产生。
第二个R:Reuse,重复使用。物尽其用,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使其更晚变成垃圾。
第三个R:Recycle,回收利用。通过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使之再次变成资源。
在课堂上,志愿者们不仅要了解“3R原则”的理论知识,而且通过纪录片、案例分享、讨论会等途径逐渐对“3R原则”的具体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制定出更可行的方案。同时,自然之友也为志愿者们安排了相关的技术指导,比如家庭厨余垃圾堆肥课、旧衣和布艺改造课、旧物再生手工坊等。尤其是志愿者们各有所长、互相指导互相学习,丰富了学习内容,让垃圾循环利用变得更加可操作。
(一)了解自身
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若想制定垃圾减量计划,首先要做的是必须了解垃圾现状,只有先了解自身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家庭和个人的垃圾减量也是如此。“零废弃大挑战”第一周的任务,就是要统计出家庭或个人一周内产生了多少垃圾、有哪些类别、哪些垃圾可以再利用、哪些垃圾可以从源头避免产生等等,甚至这些垃圾的最终去向,都有必要进行统计和调研。
统计表要求按各类垃圾的数量或重量分别记录一周的垃圾产生量。一份外带早餐产生七八件垃圾;两次网购带来纸箱胶带泡沫等包装物;食堂午餐出现剩余食物,餐巾纸用了几张;菜市场购物,塑料袋有十余个……短短一周内,表格里画满了“正”字。统计表让志愿者切实地感受到,正是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不经意间制造出太多垃圾。找出问题之后,接下来就是反思。哪些行为导致了不必要的垃圾产生?全家的消费习惯是否该做调整?废品卖不出价钱是否就有理由放弃分类?(见文章结尾第一阶段案例附表)
(二)挑战自己
第一周后“零废弃大挑战”正式进入为期三周的“挑战”环节,“3R”原则,是每位志愿者的法宝。而每一次努力尝试带来的减量效果,都会带来非同一般的满足感。
1.源头减量
(1)水杯。只需随身携带一个水杯,就能减少一次性杯子、饮料瓶、易拉罐等许多垃圾。
(2)便携式筷子。不只外卖,目前许多餐馆连食堂也只提供一次性筷子,用量惊人。所以几乎所有志愿者都配置了自己专用的便携式筷子,再看到泛滥的一次性餐具,志愿者也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3)饭盒。带上它,常可应付不时之需。如在餐馆用餐没能“光盘”,打包会消耗一次性餐盒,随身携带的饭盒就能解决这一困扰。另外,临时购买一些散装食品:豆腐、熟食、面点……饭盒都能代替塑料袋。
(4)手帕。在第一周的统计表里,绝大多数志愿者产生量最大的垃圾就是纸巾。因为在生活中,纸巾已全面替代了手帕的功能。而顶着“消毒”名义的湿巾,由于其“石油副产品”的身份,更是难以降解的垃圾。“随手一抽”这一习以为常的动作,改变起来真需要坚持。
(5)购物袋。“限塑令”颁布多年,却成效不大:菜市场塑料袋免费,超市除了收银台塑料袋需付费,分装袋也是免费。一个家庭一天消耗十几个塑料袋很正常。志愿者们几乎全都以此为重要的垃圾减量突破口:随身携带几个购物袋,力争购物时不再消耗塑料袋。
2.随手可做的垃圾减量小动作
(1)在办公室装订文件从原来的两个钉减少为一个钉;单面废纸收集起来继续用;打印机设置成双面打印,缩小字号减小页边距。另外,有志愿者发现办公室每人身边有一个垃圾桶,即使没装多少垃圾,保洁人员每天也要按物业规定连垃圾袋一起清空。于是征求同事意见、进行合并,减少了垃圾袋的消耗。
(2)在家里也可以处处减量。比如,吃鱼时改用可重复使用的空盒子放鱼刺而不是放在纸上,干净的纸就能回收;用酸奶包装箱代替收纳盒,分隔抽屉空间,酸奶塑料盒、速冻饺子包装盒、牛奶包等卖不掉的废物可洗干净,积攒到一定数量后放到小区垃圾桶旁,等待回收;喝啤酒之后退瓶等等方式。对于网购产生的大量纸箱和泡沫,志愿者寄还给店家,或把箱子送给自己家附近的淘宝店主重新使用,甚至在网购时要求卖家尽量减少包装物。
(3)外出时也不忘垃圾减量。志愿者出差自带洗漱用品避免消耗酒店小包装一次性用品,在外就餐不仅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还谢绝托盘纸、纸巾以及套餐内过量的餐食,郊游时也会选择产生垃圾量少的食物。
(4)选择二手物品交易,通过小区论坛、专门的APP,进行闲置物品的买卖,包括旧儿童床和童车。有孩子的家庭,利用童装和玩具图书的传承,既省钱又节约了社会资源。去年,更有志愿者挑头建立起二手交换微信群,熟人间成交更可靠。
(5)针对市政没有分类回收的厨余垃圾,一部分志愿者尝试了家庭厨余堆肥,把厨余垃圾变成花肥和清洁剂,虽然有一定难度,却实实在在地实现了垃圾减量目标。
3.开展亲子垃圾课堂教育
带孩子一起关注垃圾,也是教育的一部分,能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体会到环保的意义。在志愿家庭中,家长与孩子一起通过多种方式避免垃圾产生。如:学期末把用过一半的作业本的空白页撕下来钉成草稿本用,连订书钉也拆下攒起来;用钢笔代替一次性签字笔;用废广告纸包书皮;有的学校要求用塑料封套做书皮,家长和孩子把每学期的旧塑料书皮用酒精消毒后重复使用。
低幼的孩子产生垃圾更多,需要家长带着小朋友从一点一滴做起。如:养成随手盖笔帽、玩具及时归位的习惯,减少无效消耗;玩具要少而精,尽量不买贴纸、廉价塑料玩具等易坏的物品;用可充电电池代替普通电池,重复使用,减少污染。
孩子们更喜欢变废为宝和垃圾分类等活动。利用亲子时光,蛋糕盒子变成一棵树,废纸箱变成会活动的小人儿,塑料瓶上画上画,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爱不释手;而妈妈用破牛仔裤亲手缝制的沙包、废弃餐盒做成的小钟表,则成为最好的玩具。
4.垃圾减量习惯贵在坚持
有一种说法是:一个人如果连续21天坚持做一件事情,就会养成习惯。“零废弃大挑战”为期三周的垃圾减量实践期,刚好与此理论重合。虽然挑战过程很难,但坚持下来,才发现能突破许多“极限”;虽然没有了规则限制,志愿者却已习惯了在各种细节上减少垃圾。若不是把垃圾量化并持续记录,确实很难如此深刻地触动志愿者,并促使他们发自内心地去积极尝试。实践是一个长期过程,尽管人们现在还无法立刻抛弃当前便利的生活方式,但既然有了意识,就一定会在行动中有所改变。
自然之友有一门针对中小学生的垃圾减量环境教育课程,叫做《废弃物与生命》。其中的实践部分也包括“零废弃大挑战”。目前已有许多学校,以个人、家庭、班级为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挑战赛或主题活动,将垃圾减量实践渗透进师生们的生活中。
例如北京五中就曾针对午餐食物浪费,开展了持续一个多月的“思前食后厉行节约——光盘挑战赛”,同学们自发组织了调研、讨论、宣传,设计了光盘竞赛的执行规则,优胜者不仅有荣誉鼓励,还有比较可观的奖金激励。在成都市西安路小学,“成都根与芽”的老师们则把垃圾减量课程汇编成“循乐童年”系列活动,并在一个学期的课程结束后,布置了“家庭零废弃挑战赛”的暑假作业,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家庭中实践零废弃,并用图表、文字、照片做记录;开学后评选出优胜者并向全校师生介绍垃圾减量经验;继而逐步在校园内推广更多的垃圾减量措施,建设“零废弃校园”。
截至目前,通过网络招募、环境教育志愿者定向培训、中小学课程实践等渠道,已有二百余个家庭、数百名中小学生参与“零废弃大挑战”活动;活动积累的零废弃实践经验,也通过微信等媒介传播,每个家庭的故事都是很棒的宣传案例。未来本项目将进一步开拓社区、企事业单位、大学生社团等渠道,影响到更多人群。
与此同时,“零废弃大挑战”这个项目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因为垃圾问题是个宏观的系统性的社会问题,仅仅通过宣导和教育,并不可能实现全社会垃圾减量的共同行动。就像每个志愿者都面临过的现实困境:市政垃圾车并没实现分类运输;积攒的可回收物没有地方接收;有毒有害的电池、灯管、过期药品没有回收渠道;以及产品的过度包装等。当垃圾分类只是一句口号,而没有相应的规则去监督和引导时,大众是很难仅凭“道德宣教”就自愿去做垃圾分类和减量的。
所以,垃圾问题最终一定需要更高屋建瓴的政策制定、产业调整、社会动员、奖惩机制、细节落实,这些改变究竟哪一天能够到来?2016年1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
2017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部署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并且明确“部分范围内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预计未来各地将会出台一系列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政策。如果这些政策都能得到贯彻、良好运行,我国的垃圾问题将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2017年全国两会,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问题答记者问时提到,“提高环保公众的参与度是环保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表示要在部署2017年环保工作时,“专门把环保的宣传教育作为我们环保工作的核心工作”,要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引导和支持非政府组织健康有序地参加环保工作,推动环保教育进学校、进社区。
自然之友的工作目标是“培育绿色公民”,也就是通过多种形式,引导更多公众参与环保、践行绿色生活,这与陈部长所说的“提高环保公众的参与度”不谋而合。从开展的垃圾减量项目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是垃圾问题的制造者,每个人也是垃圾问题的受害者,每个人更可以是垃圾问题的解决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零废弃大挑战,验证了垃圾减量“3R原则”的可操作性和可观的效果,也激励更多人:只要坚持“真心实意,身体力行”, 实现零废弃目标离每个人其实并不遥远。
(责任编辑 陈莹)
表格:“零废弃大挑战”垃圾观察记录表
●孙敬华,自然之友城市固废项目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