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相似思维,可以说是求同思维的一种分支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本文主要从相似思维的现象分析、概念,相似思维本质规律的认识、理论准备以及它的地位和作用方面进行了简单的阐述。通过鲜活而具体的事例使这一抽象的理论变得可感可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类生活。
关键词:相似思维;认识;地位;作用
作者简介:周春燕(1991.2-),女,山西省忻州市人,山西师范大学2016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写作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2-0-02
一、相似思维的提出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思维科学研究所张光鉴,较早地提出了“相似思维”这一概念。张光鉴先生认为:“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相似的普遍性。”[1]并进而对“相似性”的内涵、分类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相似性”规律作了简要的说明。
张先生认为“相似”的内涵是:“在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同和变异,只有同,事物之间才能有所继承;只有变异,事物才能向前发展。所谓相似,是客观事物中同与变异的矛盾统一。相似现象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和谐协调的组合形式”[2]。
从分类的角度,张光鉴先生对“相似”性进行了简单的划分,将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分为:静态相似和动态相似、现象相似和本质规律相似、宏观相似和微观相似、横向相似和纵向相似等。
在定义、分类的基础上,张光鉴先生对“相似规律”也作了简要的阐述,他把相似规律大至归为三类:
首先,先生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似的单元、层次所组成,它们的发展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排列组合、优化的过程”[3]。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由猿到人的发展进化就是这样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繁杂、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人类能够制造并熟练地使用工具正是猿进化为人的标志性体现。
其次,先生认为“有了相似的‘基因、环境和条件才可能产生相似的结果”[4]。我国水稻之父袁隆平,根据水稻的特性,在水稻杂交原理的基础之上不断进行试验和研究,利用相似思维的方法改良和培育新品种,从而实现了水稻的优质和高产。
再次,先生认为:“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似功能越多,作用就越大,应用就越广”[5]。例如在互联网信息方面,由简单地打电话、发送信息,到QQ空间,QQ小游戏,进而发展到微博……而一系列的发展变化,明显地表现出由模仿到创新的递进过程。由此可见,“相似论”既是一种认识论,又是一种方法论,同时还是思维科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相似思维的再认识
1、相似思维的现象分析
一般而言,相似思维是指将特定的思维对象和与之有联系的其他的客观事物联系起来,然后发现二者(或几者)之间的相似性(比如在形态方面、结构方面、功能方面、性质方面……);从而获得某种启发或启示,进而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或实现某种创新、创造、发明的目的。
具体而言,相似思维还可以如此表述:
相似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首先把思维对象(人物、事件、客观事物等)中的相似点寻找出来,然后加以比较和分析,并在不断的相似思维运动中,激发思维主体自身的智能素养,进而有所发现和创造。
从思维方式的分类角度进行透视,相似思维虽然属于求同思维范畴,同时还兼有求异思维的特点;从哲理的角度分析,相似思维是建立在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哲理基础之上的。相似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在社会生活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所高校曾經做过一次问卷调查,某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然后问下面的学生:这是什么?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知道画的是圆,但没有人敢主动站起来回答,因为怕答错。这也是中国人的一种习惯:爱面子。正如鲁迅先生在《说“面子”》一文中所说的“谁都要‘面子,当然也可以说是好事情,但‘面子这东西,却实在有些怪”[6]。
2、相似思维的本质分析
正如前所述,相似思维基本上属于求同思维。它的基本方法是:要寻找出相似事物之间的一些“相似点”和“连接点”。
然而相似思维同时也存在着“求异思维”的一面,即“反相似”。这一思维模式最大特点的是:“从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中发现和找到不同”和“从不同事物中找到相同或相近的成分”。相似思维也是诸多思维方式中最基本的思维模式之一。如数学中的推理、英语中的词根法、语文中的联想与想象、物理中的力学体系规律、化学中元素周期表的创造规律等。
三、相似思维的理论准备
理论联系实际,是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命题。相似思维不仅适用于文学、艺术、哲学……而且还适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任何一种新事物或新理论,我们总会首先从宏观上掌握整体理论框架,然后形成相应体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相似思维理论体系的掌握程度娴熟与否必然会影响到思维主体的创新能力。
简言之,相似思维理论的掌握,必然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二者的关系可以描述为: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互补。
写作文体之间具有相通性,这也是相似思维的内在特点。比如魏朝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一个重要论断,即“本同末异”论。对此论断,许多学者提出不同看法,而我更倾向于“本末是不能断然割裂开来的观点”,二者是有内在联系的。
南北朝时期的大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通变说”论断,在后代文化发展中也引起诸多争议,但是多数学者更加赞成“通变论”的核心观点是事物之间存在着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即事物是在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地变化。不论古代的文章写作,还是今天的文章写作,抑或是文学创作,无不需要不断地继承、发展和创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隐含着对相似思维的借鉴和运用。
人类作为一种高级动物,思维是区别人与动物的本质特征。人类的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思维具有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和可变性。
记得去年暑假,我在一个辅导机构代小学作文课,课上我让孩子们写一篇关于“大树”的作文,我问他们由树能想到什么,孩子们或想到树根、想到果实;或想到雨伞,或想到房子;或想到年轮,或想到纸……有的孩子想到父亲、想到父母的庇护、想到奉献;还有的孩子想到鲜活的生命、想到人生经历,想到教育;想到森林,想到绿色环保……孩子们之所能想到许许多多东西,这与他们与生俱来的思维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相似思维的地位和作用
1、相似思维,是人类思维的起点
人类最初的思维方式实质上是求同、模仿。
如模仿同类: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故事。神农氏炎帝,为了帮助老百姓治病,整天上山四处采摘药物,然后自己亲自去品尝,发现了植物具有酸甜苦辣等多种不同味道。然后把各种味道的药物分给不同的人,结果病人服药以后立即见效。经过多年的积累,根据植物相似原理,神农氏制定了人体的十二经络和《本草经》。不幸的是,神农氏因为吃了一种草药,中毒而死。所以,后人就把那种草叫做断肠草。神农氏虽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给后人却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模仿自然界:如后稷的传说。后稷是母亲无意间踩了个脚印,然后感动了上天意外怀孕所生的。后稷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种植谷物,对种植庄稼很感兴趣,在农业领域不断积累农耕经验,长大后非常精通农业生产,掌握了多种相关生产技术,然后教民稼穑。后稷模仿自然界的事例,不仅造福了古代劳动人民,而且也有利于今天农耕业的发展。
2、相似思维,是人类艺术的起源
论及人类艺术的起源,往往有两种说法:一为“模仿说”,二为“游戏说”。
(1)“模仿说”
“模仿说”一词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艺术学说,是以现实主义为底本,它的本质在于模仿和反映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例如《子恺漫画全集》虽然是一部漫画书,但它通过相似思维的方法把生活中的细节描摹得淋漓尽致。
(2)“游戏说”
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最早提出“游戏说”一词,后来席勒、斯宾塞等人进行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他们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一种游戏,艺术就是在游戏中产生的。因为他们认为,游戏和艺术都有虚构的成分和相似之处,而且二者一旦投入其中都是非常忘我的。
3、相似思维,是文章写作——文学创作思维的基础
近年来,我们在媒体或微博上经常会发现有好多关于回忆录的文章。回忆录的出现与流行,与相似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究其根源,自传的写作与回忆录写作有许多想通和相似的地方。如自传写作,叙述的对象主要是人,一般会以人物生平和主要事迹为主,为了更好地让后人了解先人的情况,传主往往会把一些重要事情写得很详细。
在回忆录写作中,人们借鉴自传写作的方法,不仅忆人,而且忆事,进一步扩大了写作的素材范围。更有意义的是,回忆录通过对自传的模仿和创新,实现了体式的灵活多变,可长可短。所以说,不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章写作,相似思维对作者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
4、相似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石
相似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石。举凡创造、创新均离不开相似思维。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外星东方红一号顺利升天,引起了全世界的热烈关注。
钱学森老先生,曾经荣获美国麻省理工的终身教授,衣食无忧。但他依然心系祖国,一心想想要为祖国做点贡献。尽管多次被美方诬陷,甚至加上“间谍”的名号,但是钱老仍然百折不挠,坚持回国。自身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以及同事和我国领导人的帮助,1955年8月,终于胜利回到了祖國母亲的怀抱。后来,在钱老的领导和指挥下,对外国先进的核心技术进行吸收、借鉴和创新,从而使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重大进步。实现了神舟一号、二号、三号……太空飞船的顺利升天。
从相似思维的提出到简要的理论分析,可以看出相似思维不仅体现在文学想象和写作中,还广泛地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对相似思维的阐释、理解和应用是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
注释:
[1]《相似论》张光鉴等著,江苏科技出版社,1992年。
[2]《“相似”简论》,张光鉴、梁衡、朱新民,登载于1984年9月17日,光明日报第三版。
[3]《“相似”简论》,张光鉴、梁衡、朱新民,登载于1984年9月17日,光明日报第三版。
[4]《“相似”简论》,张光鉴、梁衡、朱新民,登载于1984年9月17日,光明日报第三版。
[5]《“相似”简论》,张光鉴、梁衡、朱新民,登载于1984年9月17日,光明日报第三版。
[6]鲁迅,《说“面子”》选自《且介亭杂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00页。
参考文献:
[1]《试谈相似学》,张光鉴、梁衡,1981年第4期《潜科学》杂志。
[2]《写作思维学》,谢志礼,语文出版社,1998年。
[3]《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马正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01。
[4]《创造性思维学概论》,胡珍生、刘奎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02.01。
[5]《自传与生平回忆录关系初论》——与《现代传记学》作者杨正润教授(商榷。作者:李亚男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9月第39卷第5期。)
[6]《文心雕龙札记》,黄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