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巧
被欧洲商人点赞的清朝“世界首富”
李晓巧
潘振承
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开始“一口通商”后,广州十三行垄断对外贸易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旧外贸制度的重要标志,而根据行商们的经济实力和威望选拔出的“十三行”领袖,称之为“商总”。第一位“商总”叫潘振承,因为经商重诚信而成为18世纪富可敌国的“世界首富”。
潘振承(1714—1788),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早年家贫,学习做生意。后来,潘振承在广州为一位陈姓行商“打工”,因为诚实稳重,深受信任,被委以全权。乾隆七年(1742),28岁的潘振承创办同文行号,向政府申请成为一家专做外贸生意的行商。乾隆二十五年(1760),潘振承被选为广州十三行的“商总”。
通过自学,潘振承通晓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英语等多种外语,能用闽南口音的外国话同外国人交流,交涉经商能力超强,尤其注重商业诚信。一个最经典的例子是他慨然接受了英国商人退回的1402箱出口茶叶。
乾隆四十八年(1783)夏季,英国商人从广州行商手中购买了1402箱茶叶,因运输匆忙以及技术原因,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进行防潮处理,经过几个月的海上航行,到达英国港口开仓时,发现茶叶已发霉变质。茶叶是当时英国人生活中的奢侈品,一船茶叶价值巨大,英国商人沮丧至极,怀着试试看的心态,将茶叶运回了广州。
广州行商接到英国人要退茶的消息后,议论纷纷,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啊,再说货物已经离岸了,是英国人自己运输的,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应由英国人自己承担。但是,“商总”潘振承却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其一,英国人远道来进行贸易,也不容易,这并不是他们恶意退货,这批茶叶损失,他们承受不起,很有可能会破产;再者,如果这些英国茶商破产了的话,中国茶商将少了熟悉可靠的贸易伙伴,势必影响以后的茶叶生意,培养一个好的贸易伙伴可不是个容易的事,适当地帮助贸易伙伴也就是帮助自己;第三,事已至此,如果不退赔英国商人的话,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弄得鸡飞狗跳,到处败坏中国茶商的声誉,甚至引来官府的干涉,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这一说,行商们都信服了。于是,在潘振承的力主之下,中国茶商形成了决议,如果确是茶叶问题的话,除了退茶,别无二话。
潘振承一面与粤海关监督沟通免除了这批返港茶叶的进口税,一面派人上船检查茶叶情况,并通知英国船长,以后再有废茶的话,在船只进入内河之前将它们直接扔下水,英国商人提供坏茶斤两,中国茶商照价赔付。这让久经商场的英国商人大为惊讶,没想到中国商人做生意这么讲信誉、如此大手笔。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外商圈里都对当时的广州十三行竖起了大拇指。
这次退赔废茶事件,给当时的对外贸易开了个好头,自那时起,如发现外销茶叶中有损坏、劣质、掺假的茶叶,甚至装箱技术不合格,行商都无条件赔偿。虽然华商们失去了一笔数目不小的商款,但是却为当时的中国茶叶出口、为中国商人赢得了国际声誉。在当时的欧洲,只要贴有潘家“同文行”字样的茶叶,就是品质的象征,可以卖出高价。
金杯银杯不如顾客口碑,当时外商们对潘振承评价极高:“夷人到粤必见潘启官”“他是公行中有大才干的人物,是行商中的巨头”“在整个贸易过程中,潘启官从未有过掺杂欺骗行为,他的作为是诚实的。”——当时的外商称潘振承为“潘启官”。
由于潘振承诚信经商、经营有方、敢为人先,积累了雄厚资本,成为清代洋行界第一位具有财力和手腕的领袖人物,他的商业实力在18世纪80年代达到了巅峰,被法国杂志评为18世纪“世界首富”。
(责任编辑:楚文)
(邮箱:zhouwenji030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