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实现“地铁梦”
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辉
记者:您觉得要想培育出成功的企业工匠,它必须要有哪些要素?
董辉:我想谈三个“加”。一是顶层设计加实践,二是责任心加技术,三是复制加推广。
先说顶层设计加实践。我们配套申通集团的顶层设计,陆续编制了《十三五高技能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首席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十三五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等文件,并各司其职,分阶段实施。制度保驾护航下,我们更容易施展拳脚。从实践层面来说,实践出真知。无论何种方案,确定了,就要敢于尝试。我们在过程中,也遇到过不少问题,所幸都得到了一一化解。
其次是责任心加技术。责任心就是好的人品,充满正能量。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技术就是在本职工作的岗位上,有超强的能力。我们维保技术为本,专业为魂,要提高岗位能力,懂得和掌握本职工作规律性,要善于和敢于解决和化解工作中的困难和瓶颈。既要有理论基础,又要有实践能力,还要善于沟通、协调等等。
最后是复制加推广。我们鼓励把做得好的地方,尽快固化下来,在企业内树立示范样板,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战略服务。都说三类企业卖产品,二类企业出标准、出规范,一类输出文化。我想,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把这项工作精心呵护好。
记者:据您所知,我们维保工匠这个品牌在职工中的认可度如何?
董辉:首先我要说的是,我们一直很关注我们的工匠外在形象的树立和内在实质的塑造。我们集团提出,要注重“两个意识”——企业战略意识和企业形象意识。我们的工匠培育工作,和“两个意识”是步调一致的。
战略意识层面,我们有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分散在各个基地、各条线路、各个班组的工匠们开展宣传。他们本身就是企业战略意识层面的重要一环,企业的五年计划、远期目标等,细化到他们每一天的工作中,就是带动身边职工一起学习、讨论和分析,降本增效,开拓创新。
形象意识层面,我先举个例子。5年前,当我们的员工第一次站在市级范围的工人发明家“PK台”上时,他们很紧张,表达起来是插碗里装饺子。从台上讲完下来,后背的衬衫都湿光了。经过这几年的锻炼,这个群体的精神面貌大不一样,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笔头书写能力等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维保人留给别人的印象是实干家,但同时,他们也越来越睿智洒脱、沉稳老练。他们内心清楚地知道,自己走上社会,代表的是整个维保,整个地铁,象征着整个设施设备维修队伍的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