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进
【摘要】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急救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内科2013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病因、治疗方法、预后情况等。结果:100例昏迷患者的病因:心脑血管病变42例(42.0%),糖尿病并发症13例(13.0%),急性中毒25例(25.0%),代谢性脑病18例(18.0%),其他2例(2.0%);治疗后,急性中毒、代谢性脑病、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并发症、其他疾病患者的GC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针对性治疗,100例患者中共82例抢救成功,18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82.0%,死亡率为18.0%。结论:心脑血管疾病、中毒、代谢性脑病、糖尿病并发症等是导致急诊内科患者昏迷的主要原因,明确病因后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针对性急救措施,可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 昏迷; 急诊内科; 临床分析
doi:10.14033/j.cnki.cfmr.2017.9.0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9-0133-03
昏迷是临床内科急诊室非常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进行内科急诊和治疗时,患者因为昏迷而安全丧失了意志,无法配合进行查体,再加上不明原因导致的昏迷前或昏迷中行为异常的情况,临床诊疗工作无法获取充足的信息,从而大大增加了诊疗工作的难度。所以,为更好的救治急诊内科昏迷患者,首先要明确其病因构成,早期进行诊断和治疗,以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1]。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100例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内科2013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入选病例均存在相关性外伤病史,并符合GC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中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2],GCS评分在8分以下。将癔症性昏迷、一过性晕厥患者排除。其中男58例,女42例,患者最小年龄9岁,最大年龄84岁,平均(54.3±6.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2 min~63 h,平均(115.5±30.7)min。其中轻度昏迷36例,中度昏迷38例,重度昏迷26例。
1.2 方法
1.2.1 具体临床诊断方法 医护人员接待患者入院时要对其发病原因、发病状况及曾有病史等进行仔细询问,对患者是否为昏迷状态进行判断,同时对其昏迷程度进行判断。实施细致全面的体格检查,如果患者病情允许,可选择其他辅助检查设备进行深度检查,以更好的判定病因和评价机体各重要脏器受损情况。针对曾有脑血管病史或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要予以头部CT检查;针对存在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要立即查看其血糖情况;若患者具有长期慢性疾病史,则需要在血、尿常规基础上予以其他影像学诊断。必要的情况下可给予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血生化等检查。分析急性中毒患者的呕吐物,如果怀疑患者存在心脏损害的可能,则予以心肌酶谱检查,并对其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根据检查得到的结果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以明确病因。诊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辅助检查和急救措施要一并实施。
1.2.2 具体临床治疗方法 将患者呼吸道中的痰液和异物及时清理干净,维持其呼吸道畅通无阻;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组织灌注、补充血容量等基础治疗。急性中毒引起昏迷的患者在入院后要立即采取洗胃、利尿、导泻等相应的对症治疗,中毒情况严重者可采取血液透析,确定中毒类型后予以针对性解毒药。若患者为头颅受损且头颅CT确诊后,立即进行降颅内压、降血压等药物,同时予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改善的药物。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对酸中毒、水电解质予以纠正。采用100 ml浓度为50%的葡萄糖静脉注射的方式治疗糖尿病低血糖昏迷者,对患者血糖浓度进行密切监测,间隔1 h进行1次测量,然后持续静脉滴注浓度为5%的葡萄糖,直到血糖恢复正常水平、患者恢复正常意识为止。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为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待患者相关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标准后,可将其转入相应科室继续接受其他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将此次试验涉及到的数据均录入SPSS 21.0统计学软件中,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具体病因分析
100例昏迷患者的病因:心脑血管病变42例,糖尿病并发症13例,急性中毒25例,代谢性脑病18例,其他2例,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不同疾病类型的GCS评分
治疗后,急性中毒、代谢性脑病、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并发症、其他疾病患者的GC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预后及转归
经过针对性治疗,100例患者中共82例抢救成功,18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82.0%,死亡率为18.0%。
3 讨论
昏迷是临床急诊内科常见病,其发病原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无典型临床症状,根据患者不同的昏迷程度可分为四种情况,即轻度昏迷、中度昏迷、重度昏迷和脑死亡。在实际的临床诊疗工作中,昏迷患者即使尚未得到检查结果之前,就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尽量避免误诊情况出现,临床救治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第一步就是如此,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3]。
根据临床实践可知,为提高昏迷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必须尽可能缩短就诊前的间隔时间,因为间隔时间太长,患者的病情会更加严重甚至恶化,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诊疗工作的困难[4]。初步查询急诊昏迷患者病因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若脑膜刺激征呈现阳性,同时存在神经系统局灶的定位相关特征,则必须高度警惕脑炎或SHA(蛛网膜下腔出血);(2)存在神经系统局灶的相应定位体征,或者同时伴随脑膜刺激征情况,则需要警惕中枢神经疾病的可能性;(3)既不存在腦膜刺激征也不存在神经系统局灶的相关定位体征,则需要警惕内环境紊乱或脑外器官功能障碍[5-6]。
由本组研究得到的结果可知,100例昏迷患者的病因:心脑血管病变42例(42.0%),糖尿病并发症13例(13.0%),急性中毒25例(25.0%),代谢性脑病18例(18.0%),其他2例(2.0%),这充分说明心脑血管疾病、急性中毒、糖尿病并发症、代谢性脑病等是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主要病因所在。其中脑出血、脑梗死等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一氧化碳中毒是最常见的急性中毒。明确病因后要及时采取抢救措施,若患者颅内压明显升高,则需要尽快采取降低颅内压的药物或措施,先给予对症治疗,然后在根据病因采取对应治疗方案[7-8]。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人体脑内容量并不多,再加上脑组织低能量的耐受能力有限,得到生化检查结果后再决定有无提供能量的必要,患者极有可能因为脑组织功能明显不足而死亡。对急诊昏迷患者进行抢救时,必须及时予以糖原和三磷酸腺苷等,以防止脑部发生严重缺氧导致能量不足,引起脑死亡。春冬季是一氧化碳急性中毒高发时期,如果患者之前接触过煤气,那么他的口唇会出现樱桃红色改变,有机磷中毒患者呼出的气体中存在大蒜的味道,明确患者中毒原因后,要立即进行洗胃、利尿等治疗,并采用解毒药缓解毒性。积极有效的急救措施是提高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治疗成功率的关键所在,其可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在实际的救治过程中,临床方面应综合本院急诊救治能力及患者的具体情况,以便更好的为患者实施救治,促使医院急诊科抢救能力得以提升[9-10]。本组研究中的100例患者经过科学有效的急诊救治,所有患者的GC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共82例抢救成功,18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82.0%,死亡率为18.0%。
综上所述,脑血管疾病、中毒、代谢性脑病、糖尿病并发症等是导致急诊内科患者昏迷的主要原因,明确病因后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针对性急救措施,可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蔡莉,张海英,李菲,等.急诊内科昏迷患者54例临床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8(4):337-339.
[2]努尔兰·阿合西塔依,阿妮瓦西·赛依提汗.268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临床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7):1000-1001.
[3]喻朝旗.12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5):65-66.
[4]许军,曹赋韬,万方,等.急诊内科昏迷患者8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3):66-67.
[5]肖建军.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分析[EB/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35(9):1675.
[6]孙军杰.12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24):52-54.
[7]郭朝輝.急诊内科治疗昏迷患者的临床分析与研究[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7):116,118.
[8]王丹红.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分析[J].现代养生,2014,30(6):158.
[9]李立功.急诊内科昏迷患者64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25(17):2239-2240.
[10]何君杰.8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3,48(21):152.
(收稿日期:201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