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媛
摘要:中国—东盟音乐周在广西艺术学院成功举办五届,“东盟元素”不仅在高峰论坛中展现,在数场音乐会中亦有不凡的表现。梳理音乐会中的“东盟元素”,并对东盟音乐周进行大胆设想,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中国-东盟音乐周 东盟元素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5-0013-03
2012-2016年在广西艺术学院成功举办五届的中国-东盟音乐周,吸引了国内外大师云集,其中来自东盟的音乐家让音乐周颇富特色,关于高峰论坛中的“东盟元素”本人另有文章阐述,本文主要梳理音乐会中的“东盟元素”。
音乐会中的“东盟元素”。每届中国—东盟音乐周都会举办数场音乐会,“东盟元素”闪烁于音乐会中。将其风格进行分类:第一类是作曲手法新颖,极具特色的现代作品:2013年余家和(马来西亚)创作的The Green Walk (又译为《和平之路》),在开幕式上演。2013年那荣(泰国)创作的Vedana,在中国、越南、泰国室内乐作品音乐会上演。2013年罗伟伦(新加坡)2005年创作的《海路》(民族交响诗《海上第一人——郑和》第一乐章),在闭幕式上演。2013年江赐良(马来西亚)2012年创作的《捕风掠影》,在闭幕式上演。2014年Jonas Baes (菲律宾)创作的Ripieno,在开幕式上演。2014年那荣(泰国)创作的Tri—Sattawat(《第三世纪》),在开幕式上演。2014年何仲实(新加坡)创作小提琴独奏《斋》,在上海当代音乐周新音乐团专场音乐会。2014年余家和(马来西亚)创作的《开台》,在闭幕式上演。2014年何志光(新加坡)创作的《通过幻想——大提琴与民族管弦乐队》在闭幕式上演。2014年Maria Christine Muyco(菲律宾)创作的Bu(u)Kot,在中国东盟交响乐作品专场音乐会上演。2015年邓有福(越南)创作的《宴请》,在开幕式上演。2015年余家和(马来西亚)创作的《孙不二功内丹次第诗》,在日本ADOK三重奏专场音乐会上演。2016年张彤芬(上海音乐学院)创作的《划落在海上的猎户座》,由Dr.Nicholas Ong(马来西亚)演奏,在中国—东盟音乐周钢琴独奏作品比赛获奖作品音乐会上演。2016年余家和(马来西亚)创作的《赤道雨林》,在美国WSU木管五重奏团专场音乐会II上演。2016年那荣(泰国)创作的《影子》,在美国WSU木管五重奏团专场音乐会II上演。2016年那荣(泰国)创作的《天地之间》(长笛与钢琴),在日本新古乐器三重奏团、大祐长笛独奏音乐会上演。第二类是演绎本国元素,民族风味的音乐作品:2013年越南弦乐四重奏红河乐团演奏《西原组曲》《月圆之夜》,在中国、越南、泰国室内乐作品音乐会上演。2015年Him Sophy(苏菲)(柬埔寨)创作的《吴哥窟和长城》,在中国东盟交响乐作品专场音乐会上演。2016年阮德郑(越南)创作的《匿名的墓碑》(第二乐章),在开幕式上演。第三类是传承中华瑰宝,清新淡雅的中国华乐:2013年马来西亚兰陵琴社陈雯古琴独奏《梧叶舞秋风》——《春草堂琴谱》[清]庄臻凤曲。琴歌弹唱(琴:陈雯,歌:陈海朋)《阳关三叠》——[唐]王维原诗【研易习琴齐琴谱】取自【兴古齐琴谱】,在马来西亚、台湾、香港室内乐团音乐会上演。第四类是谱写东盟新韵,东南亚风情的华人作品:2014年吴远雄(中国)创作的《第一东盟随想曲》,在中国东盟交响乐作品专场音乐会上演。2015年陆培(美籍华人)创作的《云之南》,在闭幕式上演。
在对这些作品分类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纠结的想法,在第一类与第二类作品的归类中,有两个特征同时交织于一个作品中,产生归类的困难。东盟作曲家受生长环境的影响,骨髓里浸润着民族的音乐养分,在其学习作曲的成长中接受现代作曲技法,作品中现代性与民族性并存的情况并不鲜见,但如果将其笼统归为一类,它们又显得各有侧重,并不尽相同。在此笔者只能以其特征更为明顯的一面为准,分成两类。
整片森林,一览全貌。在每届中国—东盟音乐周上都会有几场专场音乐会,由一个室内乐团独立举办整场音乐会,也会举办某个作曲家的专题讲座。专场音乐会、专题讲座可以让观众对该乐团、该国音乐文化有较为完整的了解。在精彩纷呈的各专场音乐会中,“东盟元素”专题亦是其中的“闪光之所在”。
2013年泰国作曲家那荣专题讲座,讲述了他的创作经验,讲述他的作品既汲取泰国本国的传统音乐和文化营养,也受东南亚其他国家和欧美音乐文化的熏陶。通过专场讲座,听众对那荣个人音乐风格有了更理性和概貌的了解,当在音乐会上聆听到他的作品时,就更能理解其中多种元素交织融合的风格。
东盟专场音乐会多姿多彩。第一类传统音乐原型展示,原汁原味:2013年泰国文化部艺术发展学院音乐舞蹈晚会,泰国舞蹈具有乐舞性质,由7人小型乐队演奏泰国特有乐器,舞者随着音乐起舞。2014年柬埔寨Tray So室内乐团专场音乐会,这是泰国传统音乐专场。邀请了三位泰国传统音乐家演奏地道泰国音乐:KEO Sophy,柬埔寨打击乐器和弦乐器演奏中最知名的音乐家之一;HIM Savy,柬埔寨著名的歌唱家之一,长笛演奏家;KEO Dorivan,目前柬埔寨传统管乐器的知名专家。2015年泰国布拉帕大学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表演了泰国乐舞的精神和情感专场音乐会,仍是传统的原型景观,展示了传统的乐器演奏,并采用歌舞乐一体的古老形式讲述泰国神话故事以及表演中频繁出现标志性的泰国舞蹈动作。第二类中国民乐东盟传播,技艺高超:2013新加坡鼎艺团音乐会,由新加坡指挥泰斗郑朝吉博士,著名指挥家郭勇德带领乐团,演绎了中国作曲家作品、新加坡本土的作品,选曲风格多元的特点符合该国多元种族的特色,演奏技艺高超,可与中国国内顶尖民族乐团媲美。第三类西欧东盟音乐融合,碰撞出新:2014年新西兰NZTrio与柬埔寨Tray So室内乐团音乐会,下半场三首作品由两个乐团共同演出,作品是新西兰和柬埔寨作曲家分别创作而成,都是以柬埔寨的事件和音乐素材来创作,作曲技术前卫,作品风格既现代又混杂着传统的元素,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第四类东盟现代音乐创作,彰显摩登:2015年中国东盟青年管弦乐团专场音乐会,指挥:C.Mekara(泰国),团长:钟峻程,副团长:余家和,乐团成员分别来自于中国、加拿大、越南、泰国等8个国家。上演的作品有半场是东盟国家作曲家运用现代作曲技术而创作。2016年越南军队文化艺术大学爵士乐专场音乐会,音乐会由越南军队文化艺术大学红叶乐团担任,乐团成立于2007年,是由军队文化艺术大学的优秀的青年讲师及留学生(在广艺的)组成,表演以流行、摇滚、爵士等为主,风格多样时尚。本场音乐会带来炫彩的越南和中国原创“爵士风”作品。2016年东盟多国联合室内乐团专场音乐会,指挥:钟启荣(马来西亚),乐团成员由东盟国家、中国台湾、亚洲、欧洲国家乐手组成,由马来西亚作曲家宗基勇组建。乐团的特点是拥有在亚洲居住的西方和东方音乐家,为东盟和亚洲的作曲家和音乐家提供交流机会。该专场除了两位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其余皆为东盟作曲家的现代风格作品。第五类古典与现代相遇,风格交织:2014年马来西亚High Winds Ensembl室内乐团专场乐团是马来西亚成立的第一个古典风格合奏乐团,成员主要是马来西亚人,以培养新人为己任,尤其重视木管演奏员的培养。该场音乐会演出三首马来西亚作曲家作品,一首印度尼西亚作曲家作品和四首中国作曲家作品,作品多采用现代技法进行创作,古典配置的乐团演绎现代风格的作品,旧壶装新酒,风味别致。2015年越南国家音乐学院“红河”、Hanoian(河内)室内乐专场音乐会,上半场“红河”乐团完美诠释肖斯塔科维奇的《钢琴五重奏》彰显其作为越南最优秀演奏团队的风姿,下半场“河内”乐团表现越南当代室内乐作品三部,体现越南现代音乐的实力。第六类东盟国家学生乐团,小荷初露:2016年泰国玛希隆大学专场音乐会,由泰国玛希隆大学音乐学院交响管乐团担任,该乐团由该学院50名本科生组成,是东南亚杰出管乐团之一,乐团的保留曲目涵盖了从16世纪到当代的作品,曲目之丰富、风格跨度之广,令人不容小觑。当晚演出的两名指挥让乐团展示不同气质的音响色彩,演绎的作品以现代风格居多。
专题讲座、专场音乐会的形式让观众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作曲家、了解某种音乐文化。从时间上可以更从容;从内容上可以更丰富;从精神上可以更理解,;从记忆上可以更深刻。
天马行空,大胆设想。笔者作为年年关注中国—东盟音乐周,每场音乐每场讲座会都不想放过的“铁杆粉丝”,在观看的同时冒出些许大胆的设想,遂将其记录下来,当作“引玉之石”。
专题研究,设立国家主题。中国外交部在2016年5月27日推出“广西日”,把“广西”作为一个专题,全方位向全世界推介“广西”。东博会每年也会由一个东盟国家担任“主题国”,重点对该国进行推介。于是,笔者设想中国—东盟音乐周是否可以每届推出一个东盟国家专题,设立“x国主题周”,在音乐周一周的时间里,每天都安排该国家的各层面专题:一是请专家讲述该国传统民间音乐。可以是东盟国家的专家,也可以是中国国内对该国有深刻研究的知名学者。二是请该国卓有成就的当今作曲家,谈自己的创作,谈如何把本国传统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术的结合运用。三是其他一些有意思的主题,可以从历年“高峰论坛”中发现好题目,挖掘可以做大的题目,邀请来做专题讲座。四是举办传统民间民俗的原型音乐会。五是举办现代作品的音乐会。六是举办作曲家个人作品音乐会。七是开设该国特色乐器“工作坊”。讲解乐器的相关知识,并可以让人们亲自尝试演奏,方便作曲家了解乐器,可以在创作中运用。同时让演奏家也可以相互交流,同类、不同类乐器之间演奏方法的相互借鉴。还提供特色乐器、书籍、音像制品的购买平台,让感兴趣的人们可以将所需资料、乐器带回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雁过留声,成果编辑成册。国家主题音乐周结束后,中国—东盟音乐周组委会将采取指定约稿和自由创作两种方式发出邀请,邀请专家学者、作曲家、愿意参与的教师和同学们对本届音乐周所开设主题撰写研究论文和作曲。研究创作出来的成果将在下一届音乐周上以展示宣读、举办音乐会、编辑成小册等形式进行展示。这些成果不拘泥于作者的国籍、工作单位,都将成为中国—东盟音乐周的成就,每年有一个主题,有一个小册,经过若干年的积累,小册可以集成东盟十国理论研究、创作作品系列,中国—东盟音乐周将有一批有分量、有特色的“东盟元素”成果,成為研究“东盟音乐”之前沿。
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地区,其传统音乐有上千种之多,颇为丰富。“东南亚地区又是东西方文化的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分别受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欧美文化等多种文化的影响。所以这里也是世界上音乐文化最丰富、最多元化的地区之一。①东盟音乐有着无穷的魅力,东盟音乐有着无限挖掘的潜力,期待着中国—东盟音乐周更好的明天。
注释:
①王升日:《广西高校东盟音乐课程探究》,《艺术教育》,2013年第5期,第22页。
参考文献:
[1]钟峻程,刘睿.2012中国—东盟(南宁)音乐周综述[J].艺术探索,2013,(02):66-68.
[2]刘睿.“2013中国—东盟(南宁)音乐周”圆满结束[J].人民音乐,2013,(07):75.
[3]张小梅.2014中国—东盟音乐周综述[J].艺术探索,2014,(04):44-47.
[4]潘林紫.跨域对话 多样传播——第四届“中国—东盟音乐周”述评[J].人民音乐,2015,(1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