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约25%的职场人士是出生于1981-1997年的新生代员工,在某些国家这个数字甚至接近50%。到2025年,他们会占全部劳动力人口的75%。
随着这些新生代员工人数的日益增长,全世界很多的组织意识到它们在应对现在和未来的需求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领导梯队问题。最新的世界经济论坛调查数据表明,今天的世界存在着严重的领导力危机,大多数公司都担心它们的领导人才后备不足。全球经济重心转移对卓越领导者的需求超越了现有的供给。
如果领导力发展很重要,为什么领导梯队却供不应求?
一方面,是由于培训和经历不足,很多人都是未接受系统的学习训练,就已经从事领导工作多年了;另一方面,是全球范围的人们对领导者的信任度在降低。而这本书恰好可以就领导力缺失这个问题提供一些方法论指导。
从最初开设Leadership(领导力)类的课程开始,我就打定主意,认真地称呼它为“领导之道”。倒不是为了简单的省“力”求异,而是包含了一些自己的念想。
一是想突出“To be”(是)与“To do”(做)的不同。听者习者,是想有些即刻好用的法子、技艺,能够克敌制胜。那些送他们来参加领导力培训的法人、老板,也有不少对此抱有期待,希望自己能收获更趁手的兵器。
为什么要省“力”呢?“力”掌握于个体,服务于集體,可以度量,可以培养,还可收可发。但正当,不代表是正确。那些后缀写着“ship”的名堂,常常忘怀了知识,超越了技能,融进了品性。你所变成的,你所就是的,于他人可以发现、欣赏,但却不那么容易迁移。“成为领导者”,“作为领导者”,与“具备领导力”“谙熟领导学”,其不同。所以,我想先从不用“力”做起。
二是想坦陈“坐而论道”的局限。如果将“领导力”看成是本事,提高得靠实践、历练;如果看成是心性,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淀。开个诗歌课多难?诗歌鉴赏课上的七嘴八舌,或朗读几句,然后走心呆坐,但还没有逼到要叫人“写出诗句”或“活出诗意”。也就是自说自话的说道(也最好别布道),不敢轻易说有多少科学,但经过了组织与梳理,遵从逻辑,建立体系,不怕人说是“well organized common sense”(精装常识)。总有“听者有心”并愿意起而行之,反求诸己,自我修炼,把看到听到的“常识道”,与本身的使命内化调制为自己的“非常道”。
如果说领导像爱情一样,是世界上最容易观察又最不容易理解的现象的话,卓越则更是多维多样。甚至,很多时候领导者之所以卓越,与你“纯朴真挚、劝人向善”的意识形态是相矛盾的。所以,我特意选择了“卓越领导之道”书系中的这本书,希望你通过阅读而享受思考,通过领导而获得解放。无论你是刚刚崭露头角的领导者,还是渴望成为领导者的人,或是刚开始领导他人,希望通过影响力开展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完成任务的领导者,这本书都值得一看。
无心插柳的边缘意识,也许正合了这不确定时代的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