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昕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铁路运输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与此同时运输能力的供不应求开始在社会矛盾中愈发明显。截止2016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4万公里,客货运输量大幅增长。为打造中国高铁品牌,实现高铁经济与高铁品牌交相辉映,我国不断提高铁路建造技术及运营技术。但是铁路造价和运营成本都很昂贵,资金回收周期较长,因此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补充国家财政出现的缺口。在这样的环境下,PPP融资模式成为了利用社会资本解决铁路建造资金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铁路建设;PPP融资模式
我国的铁路建设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在里程上获得较好的成绩,还取得了突出的创新技术和科研成果,从原本的中国制造变成了中国创造走向了全世界。截止至2016年底,我国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4万公里,高速铁路2.2万公里,但是由于我国资金的储蓄率比较高,而发展铁路建设的资金多是以国债资金和财政收入为主,铁路本身的造价还比较昂贵,资金回流的周期还比较长,运营期长、维修及护理费用高造成资金缺口,对我国铁路运输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影响。为解决这一矛盾,PPP模式应运而生。
1铁路建设中PPP融资模式的研究背景
与PPP相关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法国在公共服务领域开始实施使用者付费的模式,随后1984年土耳其首次提出了BOT模式。然而对现代PPP影响最大的是1992年英国提出的由政府付费购买服务的PFI模式。在字面上,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泛指公共部门与私人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合作关系。在PPP融资模式的实践过程中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美国学者将PPP融资模式的应用定义进行归纳总结并延续至今,即政府的公共部门有权利将公共设施的经营许可权转让给私营企业或部门,由私营企业来负责整体项目的开发、融资、运行和维护的全过程,合同终止后,私营企业需要按照合同中的约定方式和时间将项目转交还政府部门。
2000年以后,联合国、世界银行等组织大力推广PPP模式。2014年北京召开的APEC会议上为未来的亚太前景描绘了美好的蓝图,同时也在本次的财长会议中审议并通过了《APEC区域内PPP设施落实的规划路线》,这也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公共设施建设融资渠道的改变,形成了以区域内的互通互联,为开拓良好的资金前景和行业领域奠定了基础。据调查截止至2014年中旬,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数量已达到了近十亿美元,这样的财政债务为PPP的融资模式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全球化的经济形势让民间资本有了更好的积累,同时也影响了其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我国铁路部门长期以来都是行业垄断的形势,建设周期也是影响其投资回报和收益周期长短的主要原因,因此使用PPP的融资形式切实有效地解决项目建设期的资金问题。PPP融资模式可以有效打破铁路部门的行业垄断形式,不仅可以促进民营企业进入到原本难以涉及的领域,也开拓了民营资本的投资空间和与之相关的行业。对铁路的竞争能力和先进技术带来活力,也让铁路在建设质量和施工周期等领域得到保障,对铁路的组网运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铁路建设中PPP融资模式的运行启示
2.1国外铁路建设中PPP融资模式运行成功案例
建成高速铁路最早的国家是日本,最初建设新干线的主要投资是来源于国家和银行的资助,在1987年日本出现了建设项目民营化,就此改变了原有的铁路投资结构形成了以海外资本和社会资本为代表的替代政府资金成为高铁建设的主要投资来源。日本出台的不同项目有地方、铁路和国家三方按比例分担的政策,为提升铁路的运行效率和价格竞争做出了贡献。当时美国的技术和经济发展都在世界一流的水平上,但是在铁路建设方面还是较为滞后,因此在1998年的交通协会年会上呼吁了社会各界需要提高对铁路建设的重视,并针对铁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若干指导意见的发表,因此形成了美国以项目融资为建设资金主要来源的筹资方式,其中PPP融资模式为期间出现的路网分离和经营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2.2铁路建设中PPP融资模式案例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发达国家铁路建设中PPP融资模式的应用情况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国家之所以能够使用PPP融资模式得到如此好的效果,得益于国家提供了适合运作PPP融资模式的环境和条件,因此我国需要在这些方面逐渐提升,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成绩。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PPP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新模式的实践都是必不可少的。
2.2.1完善法律建设
PPP融资模式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对政府部门、社会资本企业以及其他相关者的利益进行合理的分配,由于参与者的身份地位不同其代表的权益也不同。从政府部门的角度出发更加关注项目实施进度、安全及施工后的经济效益,而合作方则需要考虑如何降低项目整体成本使得利益最大化。为保证多方面的共赢,必须实行有法可依的完整制度体系。法国于上个世纪出台了《公共设施经营基本法》、《基础设施也许经营管理法》、《融资許可法》等,从政策的角度对社会资本的利用和集中提供了基本依据,也规范了私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铁路项目的融资方式。这些融资政策的落实为PPP融资模式的落实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为项目投资参与者的参与过程及形式实现了有法可依的原则,进而有效推动了PPP融资模式的法律完善。我国目前的法规更多的是从建筑施工部门的角度出台的,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将PPP融资模式的合法性加入调整市场经济的政策中,将准入标准、特许资格以及纠纷解决办法分门别类的进行规范,积极开展对发达国家立法方面的借鉴工作,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和创新,尽快填补好政策在该领域的发展空白。
2.2.2开展多种渠道
铁路建设由于成本过高和需求量大等特点,融资成为建设过程中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对PPP运行成果显著的国家情况来看,PPP融资运行成功的原因来源于融资多样化渠道的通畅和运行环境的开放。日本的融资模式主要以实行由政府担保的铁路债券为主,结合以社会资金进行融资,同时使用融资租赁的方式将设备的融资方式进行创新;法国则是从资本风险的角度增加投资者的数量,降低铁路项目中出现风险的几率和保障建设融资的可持续性。从发达国家不同的PPP融资模式的尝试过程可以看出,明确相关的法律政策以及根据国家自身的金融特点进行项目开展,才能为铁路建设融资项目实现有效的改革和突破。
通过梳理我国目前的铁路建设项目的融资方式,主要的渠道和方式都是来自于国家的财政资金,借款也是以国家债券的形式以及银行贷款的方式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这种融资方式源自于我国以国家为融资主体的长期体制,是比较明确的政府性债务融资形式。虽然也有设立专门的铁路建设资金,但是从整体来讲该基金的能力还是很有限。间接金融的缺陷首先是在于容易受到国家货币等经济政策的影响,特别是在银行贷款方面尤为明显;其次铁路部门贷款过高的情况很难在额度上再有提升的空间。截止到2013年,我国铁路部门的资产负债率超过了百分之六十五,这样的单一铁路建设融资模式对其资金的增长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对PPP融资模式的推广也形成了阻碍。而与社会资本合作时,又因企业信誉及出资能力极大的限制了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及社会投资方创新和改革当下的铁道建设融资方式,开拓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完善企业信誉评价网络,投融资模式创新,尽可能的和国际融资环境接轨获得低成本高安全系数的资金,从而打破社会资本进入铁路建设融资的壁垒。
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路建设中的PPP融资模式是利用社会资本解决铁路建造资金的有效方式,为铁路在建设质量和施工周期等领域得到保障,同时对铁路的组网运营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PPP在我国仍处于实践摸索阶段,需要打破传统融资模式,政策支持及完善法律法规以支持PPP模式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威妮.我国高铁建设中PPP融资模式借鉴及推广应用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5.
[2]王新征,贺萍.PPP融资模式在我国铁路建设中的应用研究[A].武汉大学、美国JamesMadison大学、美国科研出版社.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gineeringandBusinessManagement(EBM2010)[C].武汉大学、美国JamesMadison大学、美国科研出版社:,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