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基
摘 要:青海三江的源头历史久远,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远古时代,这里就已经有人类的男耕女织,遗留下了很多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其文化艺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本文通過查阅文献和走访调查的基础上,就社火曲艺的特点、演变、融合、发展、价值为研究点,以青海社火曲艺为例,寻求本土曲艺文化在信息社会中的变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之道路的研究,并对社火的并对社火的历史,内容,等等进行分析。重点进行了对社火传统文化研究应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符号;亭子;海东
青海是一个对向往自由的人来说是一个完美天堂,这里有碧水蓝天,广袤的草原,漫天的鸟儿,策马奔腾,是一个美丽的省份。青海花儿等艺术形式一样,也是高原上流传了千百年的一枝奇葩。压在延续过程中,柔和了青海其他民族的一些民族文化和艺术形式,形成了丰富多彩且独具高原特色。2014年年初,青海省文史研究馆向省政府提出打造丝绸之路重要通道,关键节点口号的建议。丝绸之路青海道在一定历史时期享有与河西走廊同等重要枢纽地位。
一、丰富多彩的海东社火
海东地处华夏摇篮?┈黄河上游湟水河之间,青海省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悠久的城市。
(一)海东社火的历史渊源
说起亭子大家可能认为是用来乘凉用的,不是的,今天说的亭子是青海社火的一部分。社”,古指土地神。《白虎通义?社稷》记载:“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一一敬也,故封土立社。”郑玄作注:“后土,社也。”以后为便于祭祀土地神,又称谓社为地域区划小的单位。是指在祭祀或节日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的表演。它随着古老的祭祀活动逐渐形成的。推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先民们对人类的生死,及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如对日月、灾荒等即只能幻想不能抗拒也不能理解。只能幻想超自然的力量它,于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
(二)社火主要内容
青海社火,是青海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下社火就闹开了。社火的明目很多,整个社火包括音乐,舞蹈,曲艺,戏曲,杂艺在内容的综合性文艺演出。节目繁多,包面广,有秧歌,龙灯,狮子,牦牛,旱船,骑驴,高台,高跷,大头罗汉,胖婆娘等。仅舞蹈就有道具舞(旱船,舞狮子,舞龙)。情趣舞(八大光棍,拉花姐,抬花轿,小姑嫌)。哑剧舞(拉牦牛,打哈熊)。鼓舞(花鼓,腰鼓,太平鼓)。杂艺舞(亭子,高跷,低跷)。表演精彩,引人入胜。打外场的还有唱秧歌、官老爷、大哑巴、胖婆娘、傻公子、大头娃娃等。每一位“身子”都表尽情表演,城乡笼罩在欢乐之中。将欢腾的正月气氛渲染的异常热闹红火,将春节变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狂欢节”。
二、传统文化符号:亭子的表演形式和内容
亭子——又称:“高台”、“抬阁”、“高会”是一种民间社火艺术,因其峻高、玄妙、含蓄、优雅、惊险,表演形式独特、题材广泛,民间素有“空间戏剧”、“空中舞蹈”,“空中杂技”等美称。
亭子的演员都是七八岁左右的小男孩,他们扮演的内容有传统戏剧中的英雄人物,如杨宗保、穆桂英、许仙、白蛇、岳飞等,也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神灵,比如孙悟空、哪吒、姜太公、西王母等,有现代历史故事人物,如扬志荣、白毛女等……题材之广几乎无所不有。只见这些人物有的手举长剑,而闪闪发光的剑尖上却立着一个人物。有的手托花瓶,一个“仙女”却踩着鲜艳的花朵正在翩翩起舞。有的两脚悬空,脚下完全没有支撑物。有的离地面足有四米多,有的摇摇欲坠……亭子表演虽不舞不歌,但是却把观众的心悬悬地揪了起来,随着亭子的晃动而晃动,手心一直捏了一把汗。比如,《许仙借伞》亭子中,一儿童饰许仙手举雨伞,伞上端居然立着姿态各异的八仙,铁拐李手持一把铁杖,铁杖顶端又是牛郎织女。观众看到的是人物被悬悬地挑在雨伞和铁杖顶端,却不知从那把雨伞和铁杖中穿过去的正是支撑上一层演员的支架,因此演出时,人们看到的只是悬在半空中的人物,却看不到用来支撑演员的支架,不禁令人赞叹称奇。这就是高台的绝妙之处,也是民间艺人们的聪明之处。
三、亭子研究的价值
(一) 教育价值
由于亭子的背景音乐具有平铺直叙、“口语化”的特点,内容也比较贴切民众的日常生活,形式也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因此他对广大民众的教育作用是最直接,最方便,也是最快捷的。尤其是里面的一些历史传说神话故事,不仅未成年人所钟爱,更能引发孩童们的浓烈兴趣。其中关于其解、播种、劳作的科普知识,教育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而亭子的背景词曲以简练的语言,富于节奏的词调神经股东活泼的形式恰恰能弥补枯燥的书面语的不足,对普及大众文化有非常积极深刻的影响。
(二) 艺术价值
青海亭子主要流行在青海海东,海西等地区。亭子从美学角度看,“亭子”作为社火的重要表现形式,既是一种空间艺术,却又介入光、动等时间过程因素:它既是一种时间艺术,却又强调了具、象等空间造型因素。静态的“亭子”(道具)可谓地道的彩扎雕塑,但是,这种凝定的空间效果并不是人们所期待的,他必须点亮烛光,还得游动鼓舞起来,于是雕塑向舞蹈一端滑去;动态的“亭子”(玩耍)可谓地道的广场舞蹈,但是人们关心的并不是舞者的运动姿势,他必须兴动全体并使之有传说人物一般的造型意象。于是舞蹈又向雕塑返归。
四、研究的独创性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结构的多元化,过去那种以演亭子为荣而全民竞相参与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了,青海亭子正面临者严峻的考验。其中,八大光棍,拉花姐,拉牦牛,打哈熊,大头娃娃,抬花轿,小姑嫌等,已经失传。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现代的人们,尤其是亭子广为流传的农村,已经进入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人们接受文化信息的渠道已经是多种多样了,内容也丰富多彩了。青海亭子中许多表演形式都是多年来一成不变的,比如,社火中的“八大光棍”,原来是过去马步芳在正月里为了稳定军心,在军营中演出的一种社火形式,后来马步芳将这种社火形式推向街头后受到了老百姓的喜爱,于是各地社火便纷纷模仿,并流传至今。“八大光棍”流传了几十年,但仍然延续的是那个时代的表演形式和内容。
组织一个至少有200人的亭子演出队很不容易,没有了经费的保障,亭子根本谈不上创新和一些道具的更新,所以,一些相当优秀的社火演出形式,这几年也专门缺少专门从事社火研究、收集整理和创作的人员,仅靠农村民间艺人的创作已经远远不够。所以,社火中出现道具陈旧、形式单一的现象就在所难免了。
加上在现代文化、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人们逐渐淡忘了名俗文化的不少内容,致使亭子中的一些古代事故、传说、典故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很多人不知道“灯官”帽子上的“糟头新旺”是何义,不知道“黑脸哑巴”“胖婆娘”以及“身子”的来历,甚至一些地方的社火演出人员并不理解唱词中的含义,结果以讹传讹,出现了不伦不类的演出形式,这些现象令许多从事民俗研究的专家感到十分担忧。社火词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活文物、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不能轻易删改。此次项目也正是为了那些即将消失和已经消失的传统文化做出相应的号召,保留祖辈留下来的传统。为此本人作出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