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的编写、使用与管理

2017-05-16 12:16阳世雄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学案知识点教材

阳世雄

一、导学案界定

1. 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导学案是生态课堂实施的抓手,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学步车。 “导”是“引导”,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学”主要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感受,实现部分教学目标。还有一部分学习目标需要通过教师的讲授、点拨,学生接受性学习完成。

它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经验、具体文本、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教学资源而制定的学生的学习方案。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导学案是生态课堂实施的抓手和关键(好的导学案等于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了80%),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读、导听、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导学案以引导学生学习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来设计。要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等。

2. 导学案的主要特点

从导学案的内涵看,导学案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探索性、引导性。

从导学案的实施看,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知识结构的梳理是导学案的重点;阅读思考、质疑释疑是导学案的特色;巩固、练习、反思是导学案的着力点。

3. 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导学案在目标要求、课堂角色、教学方式等方面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教学过程案例,它着眼于教师讲什么、如何讲,侧重使学生“学会”。而导学案则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探索,由学生直接参与,并主动求知的学习活动的案例,它着眼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

二、怎样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是生态课堂实施的抓手。编写高質量的导学案是一节课成败的基础。编写好导学案的关键是教师要了解学生、熟透教材、吃透课标。

(一)编写程序:阅读教材——分析教材(象语文课分析段落大意一样分析)—做课后练习——做资料——思索流程(教材编写意图、应该补充的内容、分析本节内容的知识结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关键——思索教学方法——思索教学程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后做什么,一定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和学生的可接受度,符合学生的最近思维、能力发展区。)——借鉴参考(教参、别人的教案)——分析学生——编写提纲——形成初稿

备课应备学生、备教材、备引入、备过渡、备连接、备变式、备引申、备个别辅导、备评价等。边写边给自己讲,自然会明白先后顺序是否对,过渡是否自然,知识点与点的连接是否恰当等。

(二)基本结构(导案和学案)

第一部分:页眉(前三行)

第二部分:前言:包含课题、学习目标、重难点预见、学法指导。

▲学习目标——要求有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具体而明确(用什么具体方式来学,学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

▲重点难点——把握要准确(基于学生的学情和认知规律,表述到位,不能泛泛而谈);

▲学法指导——精到而适用(学法指导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手段 ,即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对某个内容学习时会出现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走最短的路、最有效,学法指导的实质就是告诉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需要注意的方法或使用说明,也可以说是对学生的一种温馨提示。)

第三部分:主体部分,包括【激趣导学·链接案】、【自主学习·独学案】【合作学习·探究案】、【过关检测·评价案】四部分,按学案、导案两个序列编写。

▲学案序列:学生学习流程。要挖掘教材或课题情感因素,并且自然、贴切;应用知识,能联系学生思想、生产、生活、科学实际;重视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渗透基本学科思想。

“学生活动”应有读书、思考、答问、讨论、操作、做练习等动口、动手、动脑的学习行为及思维活动。

▲导案序列:主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用于教师二次备课。导操作流程、导思路、导方法、导思想、导目的意图、导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等。“教师活动”应有复习、提问、引入;实验演示、举例、设问、解释、课堂练习、思想教育;分析、归纳、小结;诊断、核查、矫正;作业等词语。

要求体现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采用启发式、探索式、发现式等各种恰当、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创新意识、创新习惯、创新能力。

【激趣导学?链接案】创设情境、知识链接两部分

说明一:两部分顺序可以调整。说明二:可能只需要一个部分。

▲创设情境:设计问题情景,激趣引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识链接:复习回顾相关旧知识,积累学习经验和基础。简明并相关(目的性强、提升性强)

【自主学习?独学案】

该部分应精心设置基础性练习、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问题,起点要低、坡度要缓、台阶要密,让学生能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与本节课有关的复习题,然后循序渐进引出新知识、新问题,也可以直接是预习提纲或预习题。该部份主要达成基础性目标。

问题探究——编写要精心(启发学生思维;问题不宜太多太碎;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问题设计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具体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也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即让学生通过问题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合作学习?探究案】结合文本,把知识问题话,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共同完成。归纳小结,教师组织学习小组展示合作学习成果,精当点评,归纳总结知识、规律方法。该部分内容主要达成能力性目标和拓展性目标。

说明1:该合作学习才合作,不要为合作而合作。简单的基础性问题能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的就自主完成。

说明2: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两大块是核心,哪个篇幅多,要根据内容来确定。

说明3:上课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两大块可以交互进行。因此编写时也可以按【自主学习?独学案】【合作学习?探究案】【自主学习?独学案】【合作学习?探究案】循环编写。

【过关检测?评价案】教师应根据文本内容,结合学习目标,设置巩固性、提高性、延伸性、能力性试题,由学生在课内独立完成,并在下课前给全班同学讲解或展示或由老师面批。

过关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如果是重点或难点章节,可以在反馈课上,以分层的方式进行加强训练。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比如练习的形式、竞赛的形式、演讲的形式……可以由教师主导,因学生掌握情况设计,也可以让学生相互测试。

(三)导学案设计的原则

1.课时化原则:分课时处理学习内容,防止几个小专题的内容只写成一个导学案。

2.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依据学情,精心构造导学问题链。问题设置要科学、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并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3.参与化原则:在导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通过导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学习是主体,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主动求知而设计的学习活动案例,所以教师在设计导演案时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做到心中的‘人”,备课时,不仅要备课标、教师,了解教学目标,教材重难点,知识编排及设计等,更重要的是要各学生,了解学性,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使设计的导学案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还要考虑学法指导的参透,使学生懂得如何学。

4.方法化原则: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导学案教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为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

5.层次化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的学习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6.生活化原则:尽可能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四)导学案编制的要求

从“教案”到“导学案”的转变,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订出一整套学生自学的导学案。其特点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要具有预先性和指导性。

各科的导学案设计和编写的一般要求。

1. 教师要熟透教材、吃透课标、准确把握中考或会考考纲。导学案必须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给出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2.导学案一定要体现“导”的功能,导方法、导思路、导思维、导情感体验.导学案实现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学会的统一,使导学案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

4.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导学案的编写应该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导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要做到“六策略”:目标细、起点低、坡度缓、台阶密、勤反复,重情感,符合教育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导学案一般要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記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5.导学案要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1)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举例说明)

思考:怎样设计问题?

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

②问题不易太多,太碎;

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④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⑤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等等。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2)问题层次化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认真研究导学案的层次性。

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6.多一些激励的话语、学法指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三、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一) 对学生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学生使用導学案的流程:

学生围绕导学案自学(独学)→自我发现问题(试用双色笔标出自己的学习困惑)→自主解决问题(对学、群学)→展示解决方案(组内展示与全班展示结合)→学生或教师归纳提升(师生生成)→学生或教师反馈(对子互评检测)→评价(及时给予小组评价打分)→学生整理学案(对残缺知识修补)→课后分层训练(画知识树或者完成计时训练或其他训练)

2.对学生的要求

(1)教师需要在提前一天或在课堂地导学案发给学生并组织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学生根据导演案的内容认真进行课本练习。所有学生必须在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拓展题,即每个学生通过预习要自主学会50%的新知,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用双色笔做好标记,并做好预习笔记,课堂上与同学交流或向老师质疑。

(2)课堂上注意使用双色笔做好纠错记录,养成标注重点内容的习惯,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记录出自己对一些易错点知识的分析。

(3)每一周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二)对教师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要弄清“导学案”、教案、课件的异同。要根据四模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合理使用“导学案”,把“导学案”转化成课件,在上课前,要在导学案右侧空白处备出教学流程,预设知识的关键点、学生思维的关键处、引导、点拨、讲解语。教师要清楚何时点拨、点拨什么内容(易错知识点、易混知识点、方法、规律、知识结构、注意事项、拓展等)

2.要善于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预习时,学生用红色笔标出疑难点,并将问题写在导学案相应的知识板块处,以便于老师的学情调查和在课堂上合作学习。要抽批部分学案,了解学生情况。

3.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抽学、对学、群学将新知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思考、讨论、解答、归纳、展示中学会学习、学会知识、培养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教师要努力“放手”,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要关注待优生。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加强对待优生的指导。实行50分的学生教30分的学生,若50分的学生不懂,再去找70分的学生教,用较好生教较次的学生,形成梯度学生传递教。课后重点辅导,检查待优生的学习效果,提出改进意见。

4.上课过程一般可分为五大环节:预习质疑、认定目标、交流探究、梳理小结、达标反馈,预习质疑和认定目标的环节,可以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交流探究需要教师口述或以任务条的形式将本书学习任务平均分到小组内,一般情况下每组只完成其中一项即可,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自己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并指导学生做好班级大展示;梳理小结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发挥好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点拔到位,产指导学生建构和完善知识体系;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或纸条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5.课后反思要不断完善

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况。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就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单独解决,如果是大面积上的问题,则下阶段要强化训练此知识点(变式训练)。

②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③知识点的训练程度与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是否匹配。

④某个教学环节失误的原因是重、难点把握力度不当,还是对学生的指导、点拔不到位。

⑤某个教学环节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等。

四、导学案的管理

(一)编写与印制管理

导学案编写中必须落实好集体备课要求,要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共享。学科组教师对课时任务的分配可结合组内实际情况,提倡寒暑假的提前备课。具体过程为:寒暑假备课→主备教师备课→备课组备课→课前备课→课后备课。

1.寒暑假备课,由考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将一册书的内容分别划分给本年级的任课老师每个老师根据教材、大纲、学情编写好指定内容的导学案初稿,每一课时编写一个导学案。

2.个体备课:教师提前一周根据课标和教材体系以及学生情况对下周即将上课的内容在初稿的基础上进行查漏补缺。

3.集体备课:备课组长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意见将“导学案”修改,教研组(备课组)长审核,学科行政(各教研组或备课组蹲点干部)审批后才能统一印制。

4.个人细备:上课前一天,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在导学案的导案处加注个人备课内容。

(二)导学案的保管:任课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每一单元或章节结束后,要求学生装订,形成复习资料。如有遗失,应督促学生复印。学生每科应准备一个笔记本,记录主要知识点、典型例题、问题、错题等。

(三)导学案的检查

1.定时检查。定时由教导处、教科室对老师使用的导学案进行检查

2.检查项目:各教研组可以根据学科特点,拟定不同课型的栏目,检查人根据教研组拟定的栏目检查。导学案是否有符合班级特点的适当增删。

3.检查情况反馈:

检查人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教研组(备课组);分管校长不定期在教职工大会上通报导学案检查的情况。

4. 检查结果应用:

将导学案的检查结果,与教研组(备课组)考核挂钩,纳入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考核。

猜你喜欢
学案知识点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乡愁导学案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