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三言”中的男性形象较明代之前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男性由豪爽、阳刚型向柔弱、美貌型转变,并且这一形象的转变对后世的才子佳人小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小说中男性形象不仅在外貌上而且在性格上都发生了变化,男性形象弱化这一现象出现的成因与民族文化和时代审美密切相关。
【关键词】男性形象;基本类型;成因
“三言”中女性形象的描写比以往小说更加光彩夺目,作者描写女性,不再仅仅对她们进行容貌的描写而是在作品中塑造个性格鲜明、形象突出的女性人物。但是,男性形象相较以往小说中的形象却形成巨大的反差。明清小说中男性形象的逐渐女性化成为小说的一个突出特征,一改《三国演义》、《水滸传》里读者对于众多男性粗犷与豪迈的审美,三言中的男主人公向读者展示了柔弱的“美男子”型的审美。
一、男性形象的基本类型
(一)男性容貌的女性化
在明代前期的作品中对于男性形象的描写大都是以展现独特的男性魅力以阳刚的一面作为“主流”。例如《三国演义》中对于关羽的描写: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又如《水浒传》中对于李逵的描写: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杀下云梯。李逵真勇悍,人号铁牛儿。从上述男性外貌的描写我们可以发现:男性以他独特粗犷的外貌区别于女性,具有鲜明的形象,使读者印象深刻。但是在三言中众多的男性人物外貌描写却不再如此转而走向了模式化的男性容貌女性化。在《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中作者写:钱青出落唇红齿白,生成眼秀眉清,风流不在着衣新,俊俏行中首领。在《陈多寿生死夫妻》中对于陈多寿的长相描写是:那学生怎生模样?面如傅粉,唇若涂朱,光着靛一般的青光,露着玉一样的嫩手,仪容清雅,步履端详。《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写蒋兴哥小时候的模样:这孩子虽则年少,生得眉清目秀,唇白齿红,步行端庄,言辞敏捷。作品中男性的形象女性化,外貌俊美更受到女主人公的喜爱,成为一种普遍的审美。
对于外表的审美把传统中对于女性的美放在男性身上,因而“俊俏”、“唇红齿白”等成为三言中男性的外貌特征。作者所描写的男主人公都是“美人”的样子,反倒是具有男性阳刚外貌的人却不受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男性外貌女性化成为当时的审美趣味。
(二)男性性格的被动化
三言中男性形象外貌的女性化只是一个表面现象,男性的弱化更深层次却是男性的性格由主动进取转变为被动。他们面对困难,面对爱情都是毫无主张的甚至有些畏畏缩缩,有时会像女人一样哭哭啼啼。在《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中女主人李莺莺大胆,热情主动,但是张浩却软弱无能,为季父所逼迫另定亲于孙氏。浩素畏季父赋性刚暴,不敢抗拒,又不敢明言李氏之事,遂通媒妁,与孙氏议姻。在《崔待诏生死冤家》中秀秀作为一个女性敢于追求自己的心上人,她对崔宁步步逼近想两人做夫妻,但是崔宁却只敢回答“喏喏”退缩。当秀秀说:今夜成婚。他登时更吓得说岂敢,没有一点男子汉的勇气。《李玉英狱中诉冤》中, 李承祖生病被奴才抛下,他暗想道: “一定着狗才料我病势渐凶, 懒得扶持, 逃走去了。如今教我进退两难, 怎么是好?”禁不住眼中流泪, 放声啼哭。这些作品中的男性形象相比较女性而言反而没有突出的闪光点,性格更加软弱。
三言中的男性角色由问题的“解决者”开始向“求助者”发生了转换。他们的性格被动、软弱,面对困难他们不知所措,寄希望于别人的帮助依赖于他人。相较于女性的大胆、热情,他们退缩不前显示得软弱。但是明代之前作品中男性是智慧、勇气的,他们所展现的魅力正是他们敢于抗争,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
二、男性形象弱化的成因
“三言”中男性弱化形象的出现并非偶然的现象,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民族文化与时代审美。在小说创作中作者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总是受到民族的文化和审美因素影响。所以,在探讨“三言”中男性形象弱化的成因时,重要的一个角度是从民族文化与审美角度进行。
(一)时代审美趣味
明代后期以来,作品中身长力大,腰阔膀开的“英雄豪杰”式男性形象逐渐让步于唇红齿白的“美男子”的形象,并且开始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在《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写未来的女婿潘华:那潘华生得粉脸朱唇,如美女一般,人都称玉孩童。《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中写孙寡妇的儿子跟女儿一样美,“那珠姨、玉郎都生得一般美貌,就如良玉碾成,白粉团就一般。”并且正是这些性格软弱、外表美貌的男子,他们获得女性的垂青,最终结局团圆,过上夫妻和睦的幸福生活。女性化的外貌美,成为当时人们对于男性审美的一个标尺。相较于以往作品中具有阳刚之美的男性受欢迎,“美男子”更是迎合了大多数人的审美,成为当时女性的追求对象,作者也给他们一个美满的结局,说明这是一个普遍的审美现象,对于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女性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明代李贽批判了男女不平等的偏见,提出“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人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岂可乎?”倡导男女平等。女性意识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冲破礼教束缚,大胆、主动地追求爱情。作品中的她们大多是平民女人或者落难的风尘女子,这些女性从性情、个性、行为举止方面以及担当的性别角色上都比男性更具光彩,她们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男性本体意义上人格理想的载体。一方面女性大放异彩,另一方面对于男性的批判,人们把目光更多的放在女性的身上。自古以来,女性外表的美貌始终是对女性审美的一个重要因素。明代后期更是把对于女性的美投射到男性身上,因此对于男性的审美趋于女性化。
(二)传统文化的影响
从汉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儒家文化倡导“仁”和“礼”,要求“克己”。在《论语·颜渊》中孔子也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孔子教育自己的学生颜渊如何克己复礼,那就是不合礼教的现象不看,不合礼教的声音不听,不合礼教的话不说,不合礼教的事不做。于是读书人被束缚在封建正统道德规范中,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必须遵守传统的礼教,言行举止受到了限制。“君子”一词更是儒家极为重视的,代表了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规范和道德人格。君子不仅要重视内在的道德品质的修养,外在的处事更要做到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是“平淡若水”、“文质彬彬”。外在形体作为载体是内在思想的表现,男性那种强烈突出的外貌不符合传统文化的要求,他们逐渐弱化以达到内外形象的统一。男性的标志力量、气势逐渐被读书人所抛弃,形体也与内在思想相统一,于是外在的形象表现出“温文尔雅”、“遵德守礼”。这些君子形象被大多数的读书人所认可,成为文学作品中的男性形象。
儒家思想文化对于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他对于文人的束缚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与接受,“美男子”的形象符合传统文化的要求。自古以来,这一形象就不断出现在作品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甚至专立《容止》一门,描绘了士族中一大批美男子的风貌。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潘安妙有姿容,好神情;卫玠是当时最有名的美男子,世称“璧人”。这些美男子姿容优美不仅能抬高在士林的地位,甚至会引起当时人们的狂热崇拜。《世说新语》中的“美男子”外貌都具有女子才有的俊美,潘安更是美貌“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以致于后世对于男性形象只用一词“貌若潘安”便可窥见男子的美貌。因此男性形象在明代后期更是进一步弱化,男性容貌的清秀,性格的软弱、被动化在当时成为女性追求的对象。
作者简介:孙文花(1992.6-),女,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天津师范大学,2015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
参考文献:
[1]林如敏.《明清小说男性形象弱化现象研究》[D].广东:暨南大学,2005.
[2]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3]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4]刘义庆.《世说新语》[M].上海:中华书局,2014.
[5]冯梦龙.《喻世明言》[M].上海:中华书局,2014.
[6]冯梦龙.《醒世恒言》[M].上海:中华书局,2014.
[7]冯梦龙.《警世通言》[M].上海:中华书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