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决定去支教

2017-05-16 01:29梁盛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失魂教导处笑意

梁盛

我决定去支教,到离城里百多里,极偏僻、宁静的大山脚下的中学去任教。

我把申请书送抵教育局人事科时, 压抑多年的心结顿云开烟散。科长接过我郑重而严肃呈上的请缨, 脸上瞬间报以笑意, 随后便有着素末的热情和赞许, 那些话令我面上热辣不已。谁都明白:“谁去支教, 一直是该科头痛而又无奈的事, 毛遂自荐这是可遇不可求啊!”因而, 科长说的话, 不但有着让我静候佳音之意, 并在强调此事不能当儿戏。我也表明日后绝不会反悔。其实, 三年弹指可数的支教, 旁人怎去理解, 而生活在穷乡僻岭并不陌生的我, 心一橫就了何足挂齿之事。

我的决定就是想摆脱耿耿于怀的事实。前几年的那天傍晚, 校长急召我到教导处, 当见到其气喘吁吁、目无表情样, 我顿悟到不祥征兆。校长直言局里有意派我去支教。听着真是晴天霹雳, 逢表彰偕不擦肩而过的我, 工作踏实的程度是难以衡量, 怎竟会沦入“落草” 之徒?但事实面前总得必须面对:理论与现实总有着差距, 没谁地球就不会转, 这种处世态度现证明是错误, 此时的孔孟之道因陈守旧得那么的软弱无力。

我没有支教的准备, 这迫在眼睫的事令我一筹莫展。看着印有校名的信封, 看着校长手里大叠的钞票, 那刻我真敀心酸楚楚, 那时校长也在叹息, 彼此都有着苦衷啊?事至于此, 这是唯一解决不去支教的办法;无须深思、别无选择——局长家里定要有你的脚印。

抵达局长公寓前, 周围的人气摆明我们迟到了, 可校长绝不认输, 于是信封又增了重量, 这斗志无疑令我沉痛无比, 我想这不就是在自欺欺人吗?直到深夜, 那信封才终于“遗失” 掉。这事后来证实能如愿以偿, 但日久我便会抠心自问:“那事该不该这样”, 这不想吿人的事便有了心结—那是给自已抹黑的事啊!

面对现实, 换个环境是需要, 更是种摆脫。乡村也没啥不好啊!朴素的民风是对传统的继承;乡间的鸟语花香是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成全。人们的哲学并不复杂, 诚信和道德就是永恒的论理;人们的生活习惯就是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大脑尚末发达到斤斤计较的程度。

眨眼间, 支教的都己尘埃落地, 而我仍杳无音讯, 这我便有了不祥的预感,于是就去问究竟怎样。科长获息后面带笑意地去见局长, 这无疑可见他的工作有着疏怱, 可其返回时却无精打采而心事重重样, 那倒使人惊呀不已。他的失魂落泊状态, 我瞬間不寒而粟。随后, 我被吿知:“支教该事局长让你先缓一缓再作打算。”我听着这难以理解的话虽是缄默, 但心里很纳闷, 绝不考竟这话其中有着多重的份量, 只有赶紧消失吿退。

开学后, 我还是执教毕业班, 没授课时校长和主任总是教室的常客。这很意外——齐抓共管的教学方式, 显然对我责无旁贷的班主任工作是在分担, 我又何乐而不为, 自然不以为焉。

一日, 我在整理学校与家长合订的安全责任书时, 偶然见到笔迹与众不同的签字, 细看时瞬那目瞪口呆——究是局长的大名。我顿言不由哀, 如何是好——没半点头绪, 脑里一片空白。

猜你喜欢
失魂教导处笑意
对“慢孩子”,评价更应柔情
鹧鸪天·落叶
对“慢孩子”,评价更应柔情
教导处在哪儿
绽放纯真的笑意
摄影作品
叫人
党 魂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