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以食为天”,深切地表示了中华人民对吃的看重,其实在全世界“吃”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现如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种文化交流频繁,共同发展。中国饮食文化如此源远流长的原因,其中当然有中华民族的包容性。从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生成环境,演进历程及构成来看,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收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仅有自身环境的影响,也有外来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各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影响方面
一、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书籍
陈芬森先生所著的《西方饮食在中国》中以散文的形式,讲述了西食东渐的过程,从改革开放开始,西食东渐风气算是正式开始,陈先生在书中描写了西餐的礼仪,风味和各式西餐在中国的发展,或者说是在中国如何“入乡随俗”,写得生动有趣。都大明所著的《中华饮食文化》中,作者用历史和学术性的角度,系统地说明了中国饮食文化行成的多种因素,在书中作者用历史的实证来指出中华名族的饮食习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列举了地域,文化,自产作物和外来作物,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也阐述了中国的茶酒文化。王学泰所著的《中国饮食文化简史》(2010年3月)用时间做主线,阐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四个时代,分别是——蒙昧时代,萌芽时代,昌明时代和昌盛时代。在这条主线中穿插了影响中国饮食文化形成的各种因素,也有国人对饮食的哲学思考。而在杨柳所著的《中国清真饮食文化》中,主讲传承伊斯兰文化的清真特色饮食文化的形成,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饮食文化现状分析
中国饮食文化从夏商周时代正式开始,同时也是个过度时期。在现如今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善,自称特色。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八大菜系,在历史的舞台上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同时,通过丝绸之路,香药之路,唐朝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以及改革开放等途径,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包容性,取精华弃糟粕,进一步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在现时既表现了各国饮食文化的结合,同时又能体现出明显的中国菜的“中国味”。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国民收入增长迅速,居民消费升级,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餐饮业同是。现代人因为工作的繁忙,外出饮食者越来越多,加速快餐业的发展;而因为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增高,旅游业也发展起来,又带动了旅游餐饮业的发展。放眼望去,中国餐饮业发展一片繁荣,各类食品都丰富多样,可是却在发展的同时,带来了食品安全问题。国民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与怀疑感越来越重,是不得不在意的一个问题,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道大坎。
三、西食东渐的历史背景
早在秦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開始,中华民族就开始引进食品原料的品种,张骞通西域,引进了茄子,扁豆,黄瓜,西瓜,大蒜,苜蓿,胡麻等蔬菜,也引进了葡萄、胡桃等水果。而在唐时期,与日本和朝鲜保持了和谐友好的联系;宋朝则是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元朝统一中国时,带来了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明朝开发野生动植物品种,郑和七下西洋使得饮食文化达到成熟时期。而真正的饮食文化交流,是在清朝后期,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也是由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中列强用洋枪大炮轰开国门,强制开放了更多的通商口岸,强制灌输西方文化。此时外国人开始在中国经营西餐馆,大多是服务于越来越多的侵略者和外籍侨民,但是由于生意的兴隆,本地商人也开始开办“番菜馆”,由此拉开了西餐正式在中国站立的序幕。改革开放后,洋快餐也正式落户——麦当劳,肯德基。现如今已成为中国快餐业的巨头。受其影响,中国快餐业也发展起来,大多融合了西式的方便迅速,但是仍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以中国菜为主。
四、各国影响下的中国饮食文化
以上提到各国饮食习惯影响中国饮食文化的背景,现在我们来细说如何影响以及影响后的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
(一)西餐
最初的西餐,多是带着“中式西餐”的味道。西餐的传入,其实影响最大的是食材的丰富精致,西餐的礼仪和食物营养学。西餐多为牛排,各种海鱼海产,奶酪,肉冻,酱类(鹅肝酱,鱼子酱等),沙拉,菜汤组成。传入中国后,牛排又被延伸为猪排,鱼排,鸡排等。奶酪也开始在中国生产,各种酱的制作技艺也开始被传入,一些西餐元素在中国不仅为西餐服务,国人也把它们融合起来,放在中国餐饮中。还有就是“洋快餐”在中国的兴起,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快餐业在中国迅速发展,在餐饮业中很快占据一席之地,影响了中国饮食结构。受其影响,中国快餐业也发展起来,许多地方风味小吃也开始改革营业路线,走进了快餐行业。例如上海的荣华鸡,台湾的永和豆浆,新疆的兰州拉面,,山西的刀削面等。
(二)其他
关于日韩料理,相对于西餐是比较容易吸收贯通的。日本和中国因是临近国,所以很多文化共同点。如日式料理的生鱼片比较闻名,但其实生鱼片起源于中国。日式料理主要为寿司,刺身,饭团,炸物和石烧。日式料理以注重食物原本的味道著名,这种精神对我国饮食起到重要启发作用。日式料理的做法也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饮食文化。韩国料理的制作方法和酱料方面,也一定程度影响了中国饮食。东南亚的其他国家例如印度,咖喱的传入又为我国增加了一种新香料。最后是酒品方面的传入,西方的啤酒,烈酒,葡萄酒;日本的清酒,韩国的烧酒。在中国也有自己的市场,这些酒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餐桌上的配酒种类,也使客人们得到了更好的餐桌体验,是中国饮食文化行成不可缺少的一环。
五、结语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至此,源远流长,繁荣兴旺。对我国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饮食文化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有精神层面的含义,从饮食文化的角度也可窥探到中国的历史发展。但是,繁荣兴旺的背后,仍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食品安全,饮食卫生,传统的丧失等,中国饮食文化发展任重而道远。为了中国饮食文化更好的发展,应共同努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5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一般项目“各国饮食习惯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的影响因素调研”(项目编号:Y15C08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文妍(1995.12-),女,广东河源人,本科,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