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2017-05-16 23:14张卫卫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转移劳动力城镇化

张卫卫

【摘 要】本文从协调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角度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在分析我国在1978年-2014年三产就业人数,发现第一,第二产业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转移是现代化进程中必然现象与规律。在协调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通过制度和政策调整深入推进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扩大就业为目标,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提高城镇的人口和产业密度;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从城乡两方面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出路;真正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劳动力市民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全方位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各项福利。

【关键词】城镇化;劳动力;转移

一、引言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过了一条以工业化带动经济增长为主的发展道路,在较短时期内迅速实现了向工业化中期阶段的迈进,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成为产业工人,实现了职业转换,但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农民家庭迁移滞后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这种劳动力流动模式的最大结果在于把工业化的成本向农业农村转嫁,短时期内迅速增加经济总量,但却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工业化、城镇化的脱节。目前,中国低成本工业化和高成本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已难以维持,必须适时调整发展战略,推进制度创新,加快城镇化进程,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改革开放以来的前三十多年,中国主要通过工业化解決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未来则主要通过城镇化解决农村人口市民化问题,以此为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创造条件。

二、文献综述

1.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角度,李培林(2003)重点研究了农民工流动与城市化的关系、农民工进城与就业的关系、农民工形象与社会融合问题[1]。蔡昉(2004)认为,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由农村向城市流动,成为工业化供给劳动力的最主要途径[2]。刘乃全(2005)认为我国劳动力的流动并没有导致区域差异的缩小,由于差距的存在,今后劳动力的跨区流动还有增强的趋势。贾淑军(2012)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利用2010 年农村住户普查数据和2011 年城镇农村籍常住人口普查数据,对唐山市农村居民移居和农民工转户意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受农民自身经济能力较低、农村乡土情结和各种经济利益牵绊、城镇户籍弱吸引力和经济弱吸纳力的多重影响 。

2.从城镇化背景角度,殷江滨,李郇(2012)以区域经济增长、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演进的关系为主线,指出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将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咸怡帆,杨虹(2013)认为,应从认识、主体、社会环境和制度四个层面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吕文静(2014)认为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加快推进,必须采取消除户籍带来的不平等、提高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加强剩余劳动力教育培训等政策措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课题组(2011)本文从协调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角度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数据及其对城镇化影响的基础上认为,当前中国的城镇化与劳动力转移是不同质的,未来需要积极推进城镇化以保持经济持续发展。

3.从定量分析角度,苏芳,周亚雄(2017)从家庭决策的角度出发,以农村非农劳动力流动与城镇流动为对象,结果表明:农村非农劳动力转移与以工资性收入为主的生计策略选择高度相关,累积的农村向城市转移劳动力与以家庭经营性收入为主的生计策略选择高度相关。张毅(2010)以我国1984-2008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对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和金融资源配置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表明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总体上是相宜的,制度,城乡收入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核心,金融是促进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的重要推手[3]。

三、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相关数据的分析

《中国统计年鉴2016》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6.1%,比1978年提高了38.1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由1.72亿增至7.71亿,净增5.99亿人。因此,有必要估算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的转移规模、在城镇落户的数量,以更清楚地认识中国城镇化的实际水平。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类型分为产业转移与空间转移两种,产业转移就是伴随着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的过程,空转移就是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过程。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983年由于知青返城导致农业从业人员的小幅下降;在1990年由于三年治理整顿导致农业从业人员的大幅上升。在1978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从28318万增长至最高峰的1990年的38914万人,然后从1992年开始逐年下降至2014年的22790万。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从1978年的6945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23099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这十几年间快速增长,九十年代后期增速放缓,二十一世纪开始持续快速上升。从1978年到2014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由4890万人增长至31364万人,在2015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已达到42.6%。从1998年开始,第三产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超过第二产业。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在1978年之后,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与城镇化率的变化呈现出同步增长的趋势,说明此时期内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与城镇化进程基本是协调发展的。

四、对农村劳动力更好转移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乡镇第二、三产业

在遵循工业化与城镇化、工业与农业、城镇与乡村协调发展的城镇化规律的前提下,增加整个社会的第二、三产业就业岗位,加快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一是继续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兼顾各产业与信息产业间的融合与促进,在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加强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过程中,但不能忽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推动工业化进程与城镇化进程中的巨大作用。二是以企业和产业集聚推动城镇化,在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人口规模的基础上,在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推动城镇化,进而推动工业化的发展。企业与产业的聚集是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加快引导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合理布局,逐渐改变民营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分散化的局面,有效促进企业的合理集中。加快小城镇的人口聚集和经济聚集大力发展小城镇的第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的二、三产业聚集。经济的提高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力,农民收入的提高是转移劳动力根本目标,提高农村劳动力各项社会保障,有质量的生活是最终目标。

(二)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

第一,应大力改善农村基础教育。政府应对农村教育重点倾斜,保证义务教育实施,改革农村教育内容,增强基本素质教育,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决定了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易程度。其次,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加强对农民工的专项技能培训。通过提高居民专业技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加快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

(三)推进城乡流动政策

首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人口自由流动,由于大中城市严格的户籍管理,大量外来人口被排除在合法的城市人口外。为促进城乡人口的顺利转移,保持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应降低大中城市的入户门槛,对凡是达到一定居住期限,拥有固定工作、固定住所的外来人口给予城市户籍,使这部分人口在城市实现安居乐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应保留农村人口土地使用权。其次建立实行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制度,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关键在于形成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局面,使得农民工在就业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够通过平等竞争获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权利,不再歧视农村户口的就业者,这需要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使得劳动力资源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能够自由合理地流动。

(四)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加快农村土地征用和流转制度改革,解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城镇化是土地用途发生改变、大量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用地的过程。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农村土地使用和流轉的制度规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的有着重要的作用,土地确权已逐步开展,农村劳动力进程务工,必然导致土地的荒置,资源的浪费,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合理利用农用土地。

(五)解决转移到城镇劳动力的社会保障与就业质量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后,是否可以长期稳定,是否可以逐步转变为城镇市民,与这部分农民工的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权益和保障性福利是否可以获得紧密联系。对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提供同等的就业机会和工作待遇,激发农村劳动力就业积极性,促进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在与转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水平下,应将农民工纳入到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住房和基本生活保障等在内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中,保障转移劳动力获得合理的工资收益、休息休假、劳动保护,使得从农村转移来的劳动力在城镇能够长期稳定工作和生活,完全融入城市、城镇的生活,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城镇化。

参考文献:

[1]李培林.中国进程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蔡昉.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猜你喜欢
转移劳动力城镇化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劳动力转移的法治保障
欧美发达国家人力资本转移变化研究与启示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