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宏观上掌握语文习作梯度训练教学,通过对教科书中优秀文章、句子的精讲剖析,让学生掌握其中的技巧和规律,引用到习作中,使学生的写作能够思路清晰、具有创新点。同时,让学生把握训练的技巧,使之乐于学,乐于写,进而写出优质的习作。本文根据学段梯度对不同年级的习作训练技巧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梯度习作;小学语文;训练技巧
写出一篇优质的习作,首先有一个良好的基础作为基底,在良好的基底上加以渲染,方能写出优质的习作。而小学语文习作梯度训练是恰恰就是基础的关键。不同阶段的习作目标在梯度上要有明确的标准,由简到难、循序渐进,有节奏、有梯度。因此,本文笔者把小学语文习作训练总体上分为三个梯度: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特点对习作训练技巧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注意写话训练,寸积铢累,培养兴趣
低年级,这一时期的学生是刚步入小学校园的学生。一、二年级的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不是很好,对于这一阶段学生的基本要求就是把想说的话写下来,而对于孩子写话不要有具体标准和要求。
一年级学生的文字水平还处于一个最初级的阶段,文字掌握不足,所以在学生写话里有一部分学生用汉语拼音代替想写的文字。这个时候,教师主要做的辅导是教会学生认字、书写、组词等。二年级的时候,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字词汇量,老师除了要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要增加一定量的浅显易懂的成语。另外,标点符号是体现文章层次的重要分节符,也是写作的基础,它的正确使用非常重要。老师要全面、系统的讲解每一种符号的具体使用规则、方法,并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训练将其熟练掌握,为以后的写作夯实基础。
低年级梯度习作训练技巧是积累简单的写作元素,在写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词不达意、字不会写、语句不通顺等问题,因此教师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耐心辅导,从一开始要让孩子喜欢上习作,乐于写作,从小开始语言的积累,寸积铢累。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思维开阔,培养学生习作的信心。
二、注意习作讲解,掌握要求,提高能力
中年级,这阶段已经是上过两年小学的三、四年级学生。语言有了一定的积累,是小学阶段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既要进行素材的简单积累,又要同时进行习作基本要求的讲解。这个时候可以让他们尝试从最初的一两句话衍变成一段、两段话,语言能力稍强的学生也可以写一些简短的作文,慢慢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
在这阶段是积累素材、培养兴趣的关键时期,要以引导为主,不能让学生产生逆反或厌烦的心理,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课外的文学书籍,为以后的习作积累文学素材,并要求学生把一些优质的文章与同学分享,对一些具有美感段落整理记录。
这个阶段在习作的内容上就不能和低年级的要求一样,教师需要讲解习作的基本要求,让学生知道作文的基本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六要素:包括三要素和起因、经过、结果。为打开学生的思路,可以给学生一个主题,例如:我的偶像、我的家乡等,也可以给学生一张漫画,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想象对这幅画进行简单描述。总之,这一梯度阶段,要注意循序渐进,主要以学生写的段落或短作文为例进行习文基本要求的解析。
三、注意教材范例,“引经据典”,丰富内容
高年级习作梯度训练技巧是“引经据典”、锦上添花。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教师要以标准的习作规范要求学生作文。教师要给学生系统地讲习作要求,作文的分类,开始进行审题训练,要求学生对于事物的描写要细致,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对句子和段落加以“装饰”,文章的中心思想要明确,思路要清晰,引用之前学习中积累的素材,让作文看起来更具美感。教师不仅要教学生习作的要求,也需要通过课本上课文给学生讲解习作中优质句、优秀写法。学生读思结合,从课文中学习习作技巧,通过阅读文章仔细揣摩作者写作的思路,锻炼学生的阅读和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小学语文出版社S版五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老人与海鸥》的文章,这篇文章中通过对其动态、静态上的细致描写来体现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文章结构清晰、整体可以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写老人生前与海鸥的爱,后半部分是老人死后海鸥对老人的情,文章的内容很容易和高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产生一定的共鸣,依据作者的写作手法,可以引导学生的习作上一个梯度。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分组,先让学生主动学习阅读课文,找出文中主旨和赏析例句,对其进行剖析,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到六年级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再重新梳理一遍整體思路,从主题、句子、段落再到文章,从选题再到选材,这个阶段要提醒学生选取的材料一定实事求是、具有代表性,不要泛泛其词,空谈。教师选取几个题材指导学生写出一篇完整作文,进行最后的辅导。
四、结语
写好作文是需要很长时间去积累经验的过程。一篇优质的习作,一定要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素材储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小学语文梯度习作的训练技巧就是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从组词到造句、从句子到成段、从段落到篇章、从篇章到文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
作者简介:侯红梅(1972-),女(汉),湖南省衡东县吴集镇双园完小,大专学历,从事小学教育二十七年。
参考文献:
[1]失度与失的——从几篇小学生习作的争议性评价说起[J]. 施茂枝.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01)
[2]关于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J].刘绍玲.作文教学研究.2016(01)
[3]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赵东阳.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12)
[4]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作文教学[J]. 王益芬.江苏教育.2016(24)
[5]作文教学问题归因探析[J]. 时金芳.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4)
[6]小学作文教学要实现四个转变[J]. 杨德伦.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