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所谓的环境适应性是指装备的预定功能和性能在应用过程中,在其寿命期内不被影响、不被破坏的能力。这是个体防护装备被广泛应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装备必须具备的特性之一。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个体防护装备的环境适应性测试技术,旨在对个体防护装备的环境适应性能力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关键词:防护装备;环境适应性;个体防护装备的特点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9.212
近些年来,相关人员对个体防护装备环境适应性能力给予高度的重视,也充分的意识到了环境适应性能力,对于个体防护装备的重要意义。但我们也应当意识到,虽然对其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对于防护装备的环境适应性能力却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缺乏明确的标准。在具体的科研活动中,也很难对于装备的环境适应能力进行认定,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本文采取有效措施,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验证方式。
1 个体防护装备环境适应性的概念和内涵
想要进一步提高个体防护装备的环境适应性能力,就必须不断提升产品的设计水平,将实验室的试验同自然环境试验结合在一起,了解个体防护装备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从本质上来说,防护装备环境适应性能力是指在最严苛的环境下,个体防护装备能否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能否达到预防保护的目的。可见装备的环境适应性技术是一门综合的技术,并非独立存在。在环境适应性中,最重要的指标为环境条件,其主要描述的是个体防护装备在其生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最恶劣的环境。笔者认为,之所以提出环境适应性这一概念,且将环境条件设定为最极端的环境,相关研究者的基本输入应该是认为如果能够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下来发挥个体防护装备的积极作用,那么在相对温和的环境下,也能够发挥其作用。
2 个体防护装备环境分析
环境条件对于发挥个体防护装备的积极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深入研究各种环境的特点以及环境条件产生的原因,这样可以为进一步提高个体防护装备环境适应性能奠定基础。通常情况下,个体防护装备所接触的环境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制造业和运输业以及储存环境等等。再制造个体防护装备的过程中,应当全面综合分析各个环境的共同点,并了解环境之间的差异性,避免个体防护装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以一般个体防护装备为例,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防护装备的要求较高,所以生产环境相对比较固定,与防护装备的需求相匹配。在运输过程中,应当着重注意呼吸防护装备,避免这些个体防护装备受到冲击,从而被破坏。在储存过程中,个体防护装备所面临的环境要相对比较复杂,包括一些低温和湿度因素的影响等等。在具体作业过程中,个体防护装备可能受到沙尘和气温以及天气的影响,这就要求防护装备具备更高的水平。
3 提高个体防护装备适应性能力的对策
从上文可以得知,对于个体防护装备来说,适应性能力的高低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因如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个体防护装备的适应性能力。相关科研人员在设计和研发个体防护装备的过程中,应当做到尽可能的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个体防护装备适应性能力,避免环境问题给个体防护装备带来损害。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于个体防护装备适应性能力建立了详细的标准,但大体遵循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为最大设计原则;第二个原则为裁剪适度原则。前者的主要意义在于在生产个体防护装备之前,应当尽可能地将个体防护装备可能面对的环境问题进行最大限度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采用最为精湛的工艺和制造能力进行研发工作,实现个体防护装备的制作。遵循该原则所制作出来的个体防护装备的环境适应性能力在研制时期可以达到最高水平。但我们应当注意到,由于投入的资金和技术处于世界最高水平,大致遵循该种原则设计下的个体防护装备投资巨大,很少有国家会采用这一原则进行设计。后者则是针对个体防护装备应用的特定环境进行了解,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遵循该原则,一方面可以尽可能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投入;另一方面,也可以保障个体防护装备在其适应的环境下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4 加强个体防护装备环境适应性能力的检测
想要对个体防护装备环境适应性能力进行检测,笔者认为,大致可以運用两种方式进行,一是自然环境试验,二是实验室环境试验。通常情况下,仅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试验就可以完全达到我们对个体防护装备环境适应性能力的检测目的。在实验室环境下,对个体防护装备环境适应性能力进行检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高温试验。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个体防护装备,都有可能面对高温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实验环境下,应当对个体防护装备的高温适应性能力进行检测,特别是呼吸防护用品。由于高温环境是个体防护装备普遍会遇到的环境问题,所以防护装备一经研发出来,首先要做的就是个体防护装备高温适应性能力的测试。其次,低温环境。低温环境是与高温环境相对应而存在的,为了确保个体防护装备能够在基础环境中发挥其积极作用,在进行高温环境测试后,还应当对个体防护装备在低温环境下的积极作用进行测试。再次,湿热环境。对于个体防护装备来说,一旦受到湿热环境的影响,那么这种影响往往是不可逆的,则材料有可能会被腐蚀,这就需要我们将湿热环境测试放置在高温环境测试和低温环境测试两个阶段之后。最后是霉菌、沙尘、震动以及冲击试验,在进行这些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要着重注意呼吸装备的环境适应能力。只有经过上述重重把关之后,个体防护装备的环境适应性能力才能够被检测出来,才能够为后续的应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欧泽兵.浅谈个体防护装备的创新[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16(05):24-26.
[2]朱晨瑜.国外个体防护装备领域最新发展应用动向[J].中国安防,2015(13):86-95.
[3]张声明.国内外个体防护装备产业的发展[J].产业用纺织品,2014(06):5-10.
[4]郑春龙.高校实验室个体防护装备配备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
理,2012(07):190-192+214.
作者简介:梁林(1984-),女,工程师,2007年进入中航工业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从事防护救生技术研究和个体防护装备研制工作至今,主管和参与多项重点型号工作。